一种灸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30589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灸疗装置,包括灸柱、灸筒和灸座,灸筒安装在灸座上,灸座的底部设有内腔,内腔的侧壁上开有排烟口,灸座的顶面开有固定孔,固定孔与灸座内腔连通,所述灸柱位于灸筒内,灸柱的下端插入到固定孔中;灸柱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灸柱内的导烟通道与灸座内腔连通。灸座的顶面上镶嵌有穴位磁疗块。灸筒内套装有导热筒,导热筒与灸筒之间设有保温层,导热筒的下端与穴位磁疗块接触。由于导热筒将灸柱燃烧产生的热量传导给穴位磁疗块,穴位磁疗块所吸收的热能与本身的磁能共同作用于人体的穴位,同时通过灸柱的导烟通道引烟雾与皮肤直接接触冷却形成烟雾凝结液,产生了灸疗、磁疗和药疗的共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灸疗装置
本技术涉及灸疗器具领域,具体是一种灸疗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灸疗装置的灸柱都是实心的,灸柱放在灸盒中使用时,灸柱产生的烟,只有很少一部分烟与皮肤接触,大部分烟雾从灸盒顶面的排烟孔排出,所以灸柱产生的烟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影响了灸疗的效果。比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9年4月26日公开了公开号为208785259U的专利文献,一种新式随身艾灸盒,包括由圆柱结构的盒体,盒体包括可分离的底盖和顶盖,底盖上设有通风网;底盖内侧设有艾条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顶盖包括外盖、内盖和调节螺丝和调节弹簧;外盖为上端封闭而下部开口的圆筒结构,外盖的上侧面为圆弧顶结构;内盖为与外盖的上侧面匹配圆弧顶结构;内盖设于外盖的上侧面形成双层盖结构;外盖顶部正中间设有供调节螺丝穿过的调节孔,内盖正中间设有与调节螺丝匹配连接的螺纹孔,调节螺丝包括螺帽和螺杆,螺杆下端设有与内盖的螺纹孔匹配的外螺纹;调节螺丝的螺帽设置于外盖顶部,调节螺丝的螺杆穿过外盖的调节孔与内盖的螺纹孔连接,调节弹簧为套在调节螺丝的螺杆上的管弹簧,管弹簧的上端顶在调节螺丝的螺帽下部,螺帽下端部设有与管弹簧端部匹配的限位环槽;管弹簧的下端顶在外盖上,当下压并旋转调节螺丝时,内盖可在外盖内旋转;外盖顶部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通风调节孔,内盖在通风调节孔相应的位置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组条形调节孔。该专利的排烟就设在外盖顶部,烟雾从外盖顶部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灸疗效果好的灸疗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灸疗装置,包括灸柱、灸筒和灸座,所述灸筒安装在灸座上,所述灸座的底部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侧壁上开有排烟口,灸座的顶面开有固定孔,固定孔与灸座内腔连通,所述灸柱位于灸筒内,灸柱的下端插入到固定孔中;所述灸柱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柱体内的中空部分为导烟通道,所述灸柱内的导烟通道与灸座内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灸座的顶面上镶嵌有穴位磁疗块,所述固定孔设在穴位磁疗块上。穴位磁疗块就是一块永磁铁。进一步地,所述灸筒内套装有导热筒,导热筒与灸筒之间设有保温层,导热筒的下端与所述的穴位磁疗块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筒是由磁吸材料制成,导热筒与穴位磁疗块相吸。进一步地,所述炙筒、炙座和穴位磁疗块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进一步地,所述灸座上设有插接头,穴位磁疗块设在插接头中,所述灸筒插接在插接头上。进一步地,所述灸柱是由沉香或艾叶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排烟缺口至少设有两个。进一步地,所述灸筒和灸座是由纸质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穴位磁疗块离灸座底面的间距为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在灸柱内增设导烟通道,灸柱点燃后,灸柱产生的烟雾能沿着导烟通道向下流动,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改变了烟雾了流向,能使烟雾向下漂移,直接与人体的皮肤接触,冷却形成烟雾凝结液,经穴位处的皮肤吸收,达到药疗的效果;由于在灸座上增设了穴位磁疗块,不仅具有灸疗的功能,还具有磁疗的功能;由于在灸筒内增设了导热筒,导热筒将灸柱燃烧产生的热量传导给穴位磁疗块,穴位磁疗块所吸收的热能与本身的磁能共同作用于人体的穴位,同时通过灸柱的导烟通道引烟雾与皮肤直接接触冷却形成烟雾凝结液,产生了灸疗、磁疗和药疗的共疗效果。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纵剖图。图中:1、灸柱;2、灸筒;3、灸座;4、灸座内腔;5、排烟口;6、固定孔;7、导烟通道;8、穴位磁疗块;9、插接头;10、导热筒;11、保温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2所示,一种灸疗装置,包括灸柱1、灸筒2和灸座3,所述灸筒2安装在灸座3上,所述灸座3的底部设有灸座内腔4,所述灸座内腔4的侧壁上开有两个排烟口5,灸座3的顶面开有固定孔6,固定孔6与灸座内腔4连通,所述灸柱1位于灸筒2内,灸柱1的下端插入到固定孔6中;所述灸柱1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柱体内的中空部分为导烟通道7,所述灸柱1内的导烟通道7与灸座内腔4连通。所述灸座3的顶面上镶嵌有穴位磁疗块8,所述固定孔6设在穴位磁疗块8上。穴位磁疗块8就是一块永磁铁。具体来说,所述灸座3上设有插接头9,所述的穴位磁疗块镶嵌在插接头9中,所述灸筒2插接在插接头9上。所述灸筒、灸座和穴位磁疗块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灸筒2和灸座3是由纸质材料制成。灸筒2内套装有导热筒10,导热筒10与灸筒2之间设有保温层11,导热筒10的下端与所述的穴位磁疗块8接触,所述导热筒10是由磁吸材料制成,具体为铁,导热筒10与穴位磁疗块8相吸。所述灸柱是由沉香材料或艾叶材料制成,所述灸柱的下端设有倒角,以便于插入到固定孔6中,所述穴位磁疗块8离灸座底面的间距为5mm,也就是说,在实际应用中,穴位磁疗块8离人体皮肤表面的间距为5mm。工作原理:导热筒10将灸柱燃烧产生的热量传导给穴位磁疗块8,穴位磁疗块8的磁场和热能相结合,直接幅射到人体的穴位,增强了磁疗和灸疗的效果。本专利中灸柱是由沉香制成,沉香具有通经活络、止血止痛、安神的功效。灸柱的上端点燃后,灸柱产生的烟雾会顺着导烟通道7下行,进入到灸座3的内腔中,由于灸座下端是扣在人体皮肤上的,烟雾会沿着人体皮肤的表面从灸座下端侧壁上的排烟口5排出,从而实现最佳的灸疗效果。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灸疗装置,包括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灸柱、灸筒和灸座,所述灸筒安装在灸座上,所述灸座的底部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侧壁上开有排烟口,灸座的顶面开有固定孔,固定孔与灸座内腔连通,所述灸柱位于灸筒内,灸柱的下端插入到固定孔中;所述灸柱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柱体内的中空部分为导烟通道,所述灸柱内的导烟通道与灸座内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灸疗装置,包括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灸柱、灸筒和灸座,所述灸筒安装在灸座上,所述灸座的底部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侧壁上开有排烟口,灸座的顶面开有固定孔,固定孔与灸座内腔连通,所述灸柱位于灸筒内,灸柱的下端插入到固定孔中;所述灸柱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柱体内的中空部分为导烟通道,所述灸柱内的导烟通道与灸座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灸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灸座的顶面上镶嵌有穴位磁疗块,所述固定孔设在穴位磁疗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灸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灸筒内套装有导热筒,导热筒与灸筒之间设有保温层,导热筒的下端与所述的穴位磁疗块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灸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筒是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世庚陈日志罗荣琼
申请(专利权)人:湛江健力源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