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感知碰撞的输尿管支架拔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298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感知碰撞的输尿管支架拔管装置,包括磁吸拔管机构和声音感知模块;磁吸拔管机构包括鞘管、与鞘管尾端连接的握柄、与鞘管前端连接的磁头;声音感知模块包括电池模块以及依次连接的声音感应器、信号处理模块、声音外放模块,声音感应器、信号处理模块、声音外放模块均与电池模块连接;声音感应器设置于鞘管前端内部,信号处理模块、声音外放模块及电池模块均设置于握柄内。通过增设声音感知模块,利用声音感应器感知磁头与输尿管支架上金属头吸附时发生碰撞而发出的声音,并经声音外放模块将声音外放,从而判断磁头是否与输尿管支架上金属头吸附成功,可提高一次性拔管的成功率,降低器械对患者的损伤以及节省手术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感知碰撞的输尿管支架拔管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导管
,尤其涉及一种可感知碰撞的输尿管支架拔管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微创医疗技术的发展,输尿管支架植入术成为了现代泌尿科手术的标准流程,在国内外医院得到广泛应用。植入后的输尿管支架通常在1-6个月后通过膀胱镜进行拔管,刚性的膀胱镜会对尿道(特别是男性的尿道)及膀胱造成的损伤和甚至出血,容易造成创伤感染。临床上针对上述问题,磁吸拔管的方式被提出来,为此,很多技术如授权公告号CN206167594U、CN207666961U和US4790809A等专利提出通过在柔软的导管上安装相应的磁铁,通过磁吸安装在输尿管支架上的金属头或者磁铁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此类方案的拔管装置无法做到感知输尿管支架与拔管装置是否正确磁吸连接,实际通过盲操作一次拔管的成功率并不高,通常需要反复进行操作,不得不反复插入尿道,这无疑加重了对尿道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感知碰撞的输尿管支架拔管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感知输尿管支架与拔管装置是否正确磁吸连接,一次拔管成功率不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感知碰撞的输尿管支架拔管装置,包括磁吸拔管机构和声音感知模块;所述磁吸拔管机构包括鞘管、与所述鞘管尾端连接的握柄、与所述鞘管前端连接的磁头;所述声音感知模块包括电池模块以及依次连接的声音感应器、信号处理模块、声音外放模块,所述声音感应器、信号处理模块、声音外放模块均与所述电池模块连接;所述声音感应器设置于所述鞘管前端内部,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声音外放模块及电池模块均设置于所述握柄内。通过增设了声音感知模块,利用声音感应器感知磁头与输尿管支架上金属头吸附时发生碰撞而发出的声音,并经声音外放模块将感知到的声音外放,使医生听到,从而判断磁头是否与输尿管支架上金属头吸附成功,此方案结合了声音感测技术和磁吸拔管的优势,可提高一次性拔管的成功率,同时减少患者感染的几率以及节省手术时间。进一步地,所述声音感应器固定于所述磁头尾端的平面上。可定向感测磁头上碰撞过程的声信号,减少四周杂音的干扰。进一步地,所述声音感应器通过胶粘或贴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磁头尾端的平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声音感应器为微型拾音器,即微机电麦克风(MEMSMicphone)。进一步地,所述鞘管为内腔结构,所述鞘管上设置有长度标记。长度标记用于在拔管时医生掌握插管的长度,防止插管过深捅伤膀胱壁或过浅没有进入膀胱。进一步地,所述磁头内嵌于所述鞘管管身前端,且所述鞘管管身前端设置有与所述磁头形状匹配的弧形过度部,方便拔管装置插入尿道,减少对尿道的损伤。进一步地,所述鞘管包括鞘管管身和设置于所述鞘管管身一端的尾柄,所述握柄内设置有与所述尾柄匹配的卡槽,所述尾柄卡设于所述卡槽内。便于通过握柄来控制鞘管的旋转或前后移动。进一步地,所述鞘管管身由柔性PVC材料或PU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磁头由钕铁硼或铁氧体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握柄上设置有传声孔,所述声音外放模块设置于所述传声孔内,所述声音外放模块为微型扬声器。工作过程如下:在进行拔管手术时,医生操作拔管装置握柄将柔软的鞘管沿着人体尿道插入膀胱,鞘管管身上的刻度可供医生把握插管的长度。当磁头进入膀胱后,继续前后移动和旋转握柄,带动鞘管前端的磁头运动,接近并吸引输尿管支架尾端上的金属头,当两者发生碰撞,握柄上的传声孔中的声音外放模块将会发出碰撞的金属声,提示操作者拔管装置已经吸住输尿管支架,此时可以进行拔管,将拔管装置后撤,取出输尿管支架。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感知碰撞的输尿管支架拔管装置,增设了声音感知模块,利用声音感应器感知磁头与输尿管支架上金属头吸附时发生碰撞而发出的声音,并经声音外放模块将感知到的声音外放,使医生听到,从而判断磁头是否与输尿管支架上金属头吸附成功,此方案结合了声音感测技术和磁吸拔管的优势,可提高一次性拔管的成功率,减少或避免反复操作,降低器械对患者的损伤以及节省手术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可感知碰撞的输尿管支架拔管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提供的实施例中该输尿管支架拔管装置头端局部剖视图;图3是图1提供的实施例中该输尿管支架拔管装置的握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提供的实施例中该输尿管支架拔管装置的拔管操作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磁头1,鞘管2,鞘管管身21,尾柄22,握柄3,声音感应器4,声音外放模块5,信号处理模块6,电池模块7,输尿管支架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感知碰撞的输尿管支架拔管装置,包括磁吸拔管机构和声音感知模块;所述磁吸拔管机构包括鞘管2、与所述鞘管2尾端连接的握柄3、与所述鞘管2前端连接的磁头1;所述声音感知模块包括电池模块7以及依次连接的声音感应器4、信号处理模块6、声音外放模块5,所述声音感应器4、信号处理模块6、声音外放模块5均与所述电池模块7连接;所述声音感应器4设置于所述鞘管2前端内部,所述信号处理模块6、声音外放模块5及电池模块7均设置于所述握柄3内。通过增设了声音感知模块,利用声音感应器4感知磁头1与输尿管支架8上金属头吸附时发生碰撞而发出的声音,并经声音外放模块5将感知到的声音外放,使医生听到,从而判断磁头1是否与输尿管支架8上金属头吸附成功,此方案结合了声音感测技术和磁吸拔管的优势,可提高一次性拔管的成功率,同时减少患者感染的几率以及节省手术时间。具体的,所述声音感应器4固定于所述磁头1尾端的平面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声音感应器4可通过胶粘或贴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磁头1尾端的平面上,可定向感测磁头1上碰撞过程的声信号,减少四周杂音的干扰。本实施例中,所述声音感应器4为尺寸微小、精度较高的微型拾音器,即微机电麦克风(MEMSMicphone),微型拾音器上集成有前置放大器和模拟数字转换器,微型拾音器可感知磁头1上发生碰撞发出的声学信号,并直接处理转换输出数字信号。信号处理模块6是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模块,具备将微型拾音器输出的数字信号进行提取、变换、分析等信号处理功能,通过筛选和屏蔽拔管装置与尿道摩擦产生的杂音以及前端磁头1在膀胱尿液中产生的杂音信号,准确的将位于体内的输尿管支架上8金属头与磁头发生碰撞所生产的微弱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感知碰撞的输尿管支架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磁吸拔管机构和声音感知模块;/n所述磁吸拔管机构包括鞘管、与所述鞘管尾端连接的握柄、与所述鞘管前端连接的磁头;/n所述声音感知模块包括电池模块以及依次连接的声音感应器、信号处理模块、声音外放模块,所述声音感应器、信号处理模块、声音外放模块均与所述电池模块连接;/n所述声音感应器设置于所述鞘管前端内部,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声音外放模块及电池模块均设置于所述握柄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感知碰撞的输尿管支架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磁吸拔管机构和声音感知模块;
所述磁吸拔管机构包括鞘管、与所述鞘管尾端连接的握柄、与所述鞘管前端连接的磁头;
所述声音感知模块包括电池模块以及依次连接的声音感应器、信号处理模块、声音外放模块,所述声音感应器、信号处理模块、声音外放模块均与所述电池模块连接;
所述声音感应器设置于所述鞘管前端内部,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声音外放模块及电池模块均设置于所述握柄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感知碰撞的输尿管支架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感应器固定于所述磁头尾端的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感知碰撞的输尿管支架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感应器通过胶粘或贴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磁头尾端的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可感知碰撞的输尿管支架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感应器为微型拾音器。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益民赵志刚杨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瀚德微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