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增希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防感染防护结构的新型马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288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感染防护结构的新型马桶装置,包括马桶本体和马桶盖,所述马桶盖包括马桶盖本体和马桶圈,所述马桶圈包括马桶圈本体和位于所述马桶圈本体前部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相对所述马桶圈本体底表面向下延伸,所述防护板内表面用以贴合或即将贴合所述马桶本体外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设置防护板结构,将容易形成细菌滋生区域完成隔离,使得使用者更为卫生、方便,可以有效避免二次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感染防护结构的新型马桶装置
本技术涉及马桶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感染防护结构的新型马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及公共场所都开始使用马桶取代原来的蹲便器,马桶作为现代人生活的一个标志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使用。然而,现有较多的公用卫生间内采用座式马桶,虽然给人们提供方便和舒适,但是也存在易发生细菌交叉传染的问题,同时对使用者而言,还会存在心理上因卫生安全导致存在一定的不适。现有的马桶盖中的马桶圈结构,均是为底表面平放于马桶本体上表面对应的位置,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特别是男士小便时,通常会将马桶盖掀起处于垂直状态,然后完成小便,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个别男士小便时因不慎或其它原因,时常会将小便滴落在马桶本体的表面上,通常位置为外端部或上表面部位,从而极易导致该区域位置容易产生细菌,极为不卫生,当后续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若需要大便或者女士需要将马桶圈放下时,后续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马桶本体外端部处的污渍、尿渍等粘结在使用者衣裤上,甚至时身体上,同时后续使用者若需要将马桶圈重新掀起时,其势必需要将端部提起,而现有的马桶圈的端部通常极易被污染,导致使用者极易被感染。虽然现有较多的智能马桶,其具有电动掀起或盖合的功能,然而智能马桶的生产成本较高,且不太适用于公共场合,及时是家庭用马桶,该类智能马桶中的马桶圈还是存在上述问题,特别是马桶本体前段位置无法避免的因长期使用过程中,会被污渍、尿渍等粘结,从而形成细菌滋生区域,极易导致使用者出现被感染的问题。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感染防护结构的新型马桶装置,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有使用卫生、防护隔离的效果。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防感染防护结构的新型马桶装置,包括马桶本体和马桶盖,所述马桶盖包括马桶盖本体和马桶圈,所述马桶圈包括马桶圈本体和位于所述马桶圈本体前部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相对所述马桶圈本体底表面向下延伸,所述防护板内表面用以贴合或即将贴合所述马桶本体外表面。所述防护板上设有推手。所述防护板上设有提手槽。所述防护板下边沿设有加强筋。所述马桶圈本体为O型、U型或V型中的一种。所述防护板外圆周长度不大于所述马桶圈本体外圆周长度的1/2。所述防护板外表面与所述马桶圈本体叠合部位外表面呈相同面设置。所述防护板高度为10mm~50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优点和效果:本技术采用设置防护板结构,将容易形成细菌滋生区域完成隔离,使得使用者更为卫生、方便,可以有效避免二次感染。本技术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马桶圈本体与防护板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的马桶圈本体与防护板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的马桶圈本体与防护板结构示意图三;图中:1、马桶盖;11、马桶盖本体;12、马桶圈本体;13、防护板;14、提手槽;15、推手;16、加强筋;2、马桶本体;A、易污染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至4所示,一种具有防感染防护结构的新型马桶装置,包括马桶本体2和马桶盖1,马桶盖1包括马桶盖本体11和马桶圈,马桶圈包括马桶圈本体12和位于马桶圈本体12前部的防护板13,防护板13相对马桶圈本体12底表面向下延伸,防护板13内表面用以贴合或即将贴合马桶本体2外表面。通过上述优化设计,采用防护板13结构,利用防护板13相对马桶圈本体12底表面向下延伸结构,其可以将马桶本体2中如图1所示的A区完成覆盖,而A区通常为马桶本体2中最容易受到尿渍、污渍粘结的区域,即为易污染区,其也是细菌的高发区域,同时该位置同时也是使用者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极易接触到的区域;利用防护板实现将该区域进行隔离,使得使用者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可以避免触碰到污染区域,从而实现防护感染的作用。优选的,防护板13上设有推手14,利用推手14结构,可以方便马桶圈的掀起。优选的,防护板13上设有提手槽15,提手槽15可以代替推手14结构,可以方便马桶圈的掀起。优选的,防护板13下边沿设有加强筋16,加强筋16相对防护板13外侧表面向外凸起,呈径向的凸出边沿结构,在起到加强作用的同时还可以便于作为提手,方便使用者掀起马桶圈。优选的,马桶圈本体12为O型、U型或V型中的一种,为现有中常用的规格型号,但不仅限于该类规格型号,其余规格型号同样为等同结构。优选的,防护板13外圆周长度不大于马桶圈本体12外圆周长度的1/2,使用规格依据需求可以进行适当调整,通常不大于一半的规格尺寸,同时也不小于1/4尺寸结构,防护板13的对应规格尺寸,其不仅仅可以将易污染区进行隔离,还可以将马桶圈定位卡于马桶本体2上,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避免马桶圈位置发生偏移,使得马桶圈更为稳固,提高使用体验感。优选的,防护板13外表面与马桶圈本体12叠合部位外表面呈相同面设置,该结构设计便于生产及提高产品美观度。优选的,防护板13高度为10mm~50mm。本技术采用设置防护板13结构,将容易形成细菌滋生区域完成隔离,使得使用者更为卫生、方便,可以有效避免二次感染。由技术常识可知,本技术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技术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技术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感染防护结构的新型马桶装置,包括马桶本体和马桶盖,所述马桶盖包括马桶盖本体和马桶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桶圈包括马桶圈本体和位于所述马桶圈本体前部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相对所述马桶圈本体底表面向下延伸,所述防护板内表面用以贴合或即将贴合所述马桶本体外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感染防护结构的新型马桶装置,包括马桶本体和马桶盖,所述马桶盖包括马桶盖本体和马桶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桶圈包括马桶圈本体和位于所述马桶圈本体前部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相对所述马桶圈本体底表面向下延伸,所述防护板内表面用以贴合或即将贴合所述马桶本体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感染防护结构的新型马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上设有推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感染防护结构的新型马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上设有提手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感染防护结构的新型马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增希侯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侯增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