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864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组件,所述锅体组件内具有烹饪腔;第一盖体组件,所述第一盖体组件可分离地盖设于所述锅体组件,所述第一盖体组件包括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盖体组件和所述锅体组件中的一个具有凸部且另一个具有适于与所述凸部配合的配合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烹饪器具,通过设置凸部和配合部,利用凸部与配合部的配合,实现第一盖体组件在锅体组件上的限位和定位,从而保证第一盖体组件与锅体组件的精准装配,保证烹饪器具可以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组件、锅盖以及具有烘烤功能的烘烤上盖,烘烤上盖与锅体组件的连接方式包括以下几种:一种是烘烤上盖与锅体组件采用不可分拆的活动连接方式,例如通铰链连接的方式,当使用锅盖进行蒸煮烹饪时,烘烤上盖需翻起悬在一侧,不仅占用较大空间,且给用户烹饪操作带来不便;另一种是烘烤上盖与锅体组件采用可分拆的连接方式,但在烘烤上盖与锅体组件的配合过程中,无法快速地实现精准对中,导致用户使用体验差,严重时导致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装配方便,可靠性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组件,所述锅体组件内具有烹饪腔;第一盖体组件,所述第一盖体组件可分离地盖设于所述锅体组件,所述第一盖体组件包括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盖体组件和所述锅体组件中的一个具有凸部且另一个具有适于与所述凸部配合的配合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烹饪器具,通过设置凸部和配合部,利用凸部与配合部的配合,实现第一盖体组件在锅体组件上的限位和定位,从而保证第一盖体组件与锅体组件的精准装配,保证烹饪器具可以正常工作。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盖体组件上的第一凸部,所述配合部包括设于所述锅体组件上的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凸部适于与所述第一配合部插接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形成配合通孔或者配合凹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部的至少一部分朝下延伸,以超出所述第一盖体组件的朝向所述锅体组件的一侧表面。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凸部包括: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设于所述第一盖体组件的侧壁且朝向远离所述第一盖体组件的侧壁的方向延伸;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二延伸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远离所述第一盖体组件的侧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延伸段的另一端朝下延伸,在所述第一盖体组件盖设于所述锅体组件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延伸段与所述第一配合部插接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一配合部分别包括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凸部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配合部一一对应地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锅体组件具有把手,所述第一配合部形成在所述把手上。根据本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锅体组件包括:本体;食物容器,所述食物容器设于所述本体内,所述食物容器限定出所述烹饪腔,其中,所述凸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盖体组件的底部的第二凸部,所述配合部包括设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且靠近其外边沿的凹部,所述第二凸部适于与所述凹部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锅体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凹部的第一检测组件、用于触发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顶杆以及用于对所述烹饪腔内的食物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装置,在所述第一盖体组件与所述锅体组件盖合到位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凸部下压所述顶杆且所述顶杆触发所述第一检测组件,以禁止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工作。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凹部的底壁设有供所述顶杆穿出的穿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二盖体组件,所述第二盖体组件可分离地盖设于所述锅体组件,所述第二盖体组件具有与所述凹部滑动配合的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设有避让部,在所述第二盖体组件与所述锅体组件盖合到位的状态下,所述避让部避开所述顶杆,以允许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工作。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避让部形成设于所述限位凸块一侧的避让槽或者避让斜面。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烹饪器具具有第一烹饪模式和第二烹饪模式,所述第一烹饪模式为烘烤烹饪模式,所述第二烹饪模式为压力烹饪模式,在所述第一盖体组件盖合于所述锅体组件且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工作的状态下,所述烹饪器具处于所述第一烹饪模式;在所述第二盖体组件盖合于所述锅体组件且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工作的状态下,所述烹饪器具处于所述第二烹饪模式。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锅体组件具有下耦合器,所述第一盖体组件具有上耦合器,在所述第一盖体组件与所述锅体组件盖合到位的状态下,所述上耦合器与所述下耦合器连接以允许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工作。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分解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在一个视角的分解图,其中,第一盖体组件与锅体组件配合;图3是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在另一个视角的分解图,其中,第一盖体组件与锅体组件配合;图4是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盖体组件与锅体组件配合;图5是图4中所示的烹饪器具在一个视角的分解图;图6是图4中所示的烹饪器具在另一个视角的分解图;图7是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一个示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示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烹饪器具的烘烤容器与支架、蒸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烹饪器具的烘烤容器与支架、蒸架组装后的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分解图;图13是图12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剖视图;图14是烹饪器具的排风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烹饪器具的第一盖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密封件密封内盖上的过孔;图16是烹饪器具的第一盖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密封件与内盖分离;图17是第一盖体组件内的驱动器、密封件、轴套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第一盖体组件内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烹饪器具的第一盖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隔热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第一盖体组件在一个视角的剖视图;图22是图21中所示的A部的放大图;图23是第一盖体组件在另一个视角的剖视图;图24是图23中所示的B部的放大图;图25是根据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剖视图;图26是图25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分解图;图27是图25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第一盖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8是根据本技术一个示例的烹饪器具的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9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示例的烹饪器具的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烹饪器具100,锅体组件10,下耦合器101,本体11,第二电源接口111,把手112,第一配合部113,凹部114,食物容器12,烹饪腔120,烘烤容器13,第一配合件131,支撑凸起132,避让开口133,把持部134,过风孔135,支架14,第二配合件141,定位部142,承托部143,支撑脚144,蒸架15,通孔151,第一盖体组件20,上耦合器201,第一配合部21,横向筋位211,纵向筋位212,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锅体组件,所述锅体组件内具有烹饪腔;/n第一盖体组件,所述第一盖体组件可分离地盖设于所述锅体组件,所述第一盖体组件包括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盖体组件和所述锅体组件中的一个具有凸部且另一个具有适于与所述凸部配合的配合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组件,所述锅体组件内具有烹饪腔;
第一盖体组件,所述第一盖体组件可分离地盖设于所述锅体组件,所述第一盖体组件包括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盖体组件和所述锅体组件中的一个具有凸部且另一个具有适于与所述凸部配合的配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盖体组件上的第一凸部,所述配合部包括设于所述锅体组件上的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凸部适于与所述第一配合部插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形成配合通孔或者配合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的至少一部分朝下延伸,以超出所述第一盖体组件的朝向所述锅体组件的一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包括:
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设于所述第一盖体组件的侧壁且朝向远离所述第一盖体组件的侧壁的方向延伸;
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二延伸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远离所述第一盖体组件的侧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延伸段的另一端朝下延伸,在所述第一盖体组件盖设于所述锅体组件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延伸段与所述第一配合部插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一配合部分别包括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凸部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配合部一一对应地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组件具有把手,所述第一配合部形成在所述把手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组件包括:
本体;
食物容器,所述食物容器设于所述本体内,所述食物容器限定出所述烹饪腔,
其中,所述凸部包括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荣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