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82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杯子,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盖、瓶身和下盖,所述瓶身的上下部均设有开口,所述瓶身靠近下盖一端的内周上设有一隔层,所述隔层上设有多个能使粉状物体穿过的漏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冲粉方便快速、搅拌均匀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杯子
本技术涉及杯具,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冲粉方便快速、搅拌均匀的杯子。
技术介绍
水杯为一种用途广泛的日常生活用品,一般用于盛装水或者其他液体。当要搅拌蛋白粉、强肌粉等粉状物体时,通常需要加入搅拌球才能把蛋白粉强肌粉等冲散,不过这种方式也容易使杯子底部积粉,以致搅拌不匀,因此使用起来不够方便,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冲粉方便快速、搅拌均匀的杯子。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杯子,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盖、瓶身和下盖,所述瓶身的上下部均设有开口,所述瓶身靠近下盖一端的内周上设有一隔层,所述隔层上设有多个能使粉状物体穿过的漏孔。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隔层位于瓶身下部开口的上方,所述隔层上还设有与漏孔交错分布的接触撞击部。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隔层的上表面设有上凸块,所述隔层的下表面设有下凸块,所述上凸块、下凸块均与漏孔交错分布,所述上凸块的横截面呈梯形,所述下凸块的横截面呈倒梯形,所述上凸块和下凸块交错分布。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隔层向下凹陷形成至少三个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上设有多个能使粉状物体通过的漏孔。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隔层上设有多个与漏孔交错分布的条形孔。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隔层中部设有多个向下伸出的导管,所述导管与瓶身和下盖连通,多个所述导管的下部聚拢成一束,最外周的导管外设有一导管套,所述导管套呈V字形,所述导管套的底部设有与导管下部相对的开口。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隔层上穿设有多个条形柱,多个所述条形柱与漏孔交错分布。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下盖与瓶身螺纹连接,所述下盖与瓶身的接合处设有一防水圈。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盖表面设有与瓶身贯通的饮水口,所述上盖的一端铰接设有一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的内表面相对饮水口设有与饮水口适配的软胶塞。本技术的瓶身设有上下开口,上开口连接有上盖,下开口连接有下盖,瓶身靠近下盖一端的内周上设有隔层,隔层上设有多个能使粉状物体穿过的漏孔,隔层上设有与漏孔交错分布的接触撞击部,从而粉状物体倒入杯子里时因有隔层阻挡不会漏到底,倒水时,水冲下去的同时把粉状物体也带动冲下去同时把粉打散,从而解决了积粉的问题,摇晃杯体,杯子里的液体能与接触撞击部进行更大面积的接触和撞击,从而搅拌更加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至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隔层与瓶身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杯子,参考图1至图7,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盖1、瓶身2和下盖3,所述瓶身2的上下部均设有开口,所述瓶身2靠近下盖3一端的内周上设有一隔层8,所述隔层8位于瓶身2下部开口的上方,所述隔层8上设有多个能使粉状物体穿过的漏孔9,所述隔层8上还设有与漏孔9交错分布的接触撞击部。本杯子的瓶身2设有上下开口,上开口连接有上盖1,下开口连接有下盖3,瓶身2靠近下盖3一端的内周上设有隔层8,隔层8上设有多个能使粉状物体穿过的漏孔9,隔层8上设有与漏孔9交错分布的接触撞击部,从而粉状物体倒入瓶身2时因有隔层8阻挡不会漏到底,倒水时,水冲下去的同时把粉状物体也带动冲下去同时把粉打散,从而解决了积粉的问题,摇晃杯体,杯子里的液体能与接触撞击部进行更大面积的接触和撞击,从而搅拌更加均匀。一实施例的杯子,参考图7,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隔层8的上表面设有上凸块15,隔层8的下表面设有下凸块16,上凸块15、下凸块16均与漏孔9交错分布,上凸块15的横截面呈梯形,下凸块16的横截面呈倒梯形,上凸块15和下凸块16交错分布。从而增大了粉状物体与液体的撞击面积,混合更均匀。一实施例的杯子,参考图3,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隔层8向下凹陷形成至少三个弧形槽10,弧形槽10上设有多个能使粉状物体通过的漏孔9。从而增大了粉状物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混合更均匀。一实施例的杯子,参考图4,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隔层8上设有多个与漏孔9交错分布的条形孔11,具体地来说,条形孔11有四个,四条形孔呈十字形。从而增加了水流量,混合更加快速。一实施例的杯子,参考图6,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隔层8中部设有多个向下伸出的导管13,导管13与瓶身2和下盖3连通,导管13的下部聚拢成一束,最外周的导管13外设有一导管套14,导管套14呈V字形,导管套14的底部设有与导管13下部相对的开口。从而摇动杯体时,残留在杯体内的粉状物体能与液体在导管13内进行二次融合,因此搅拌更均匀。一实施例的杯子,参考图5,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隔层8上穿设有多个条形柱12,多个条形柱12与漏孔9交错分布。从而摇动杯体时,杯内的液体以及未完全溶解的粉末能与多个条形柱撞击,进而加强了搅拌效果,粉状物体搅拌更均匀。一实施例的杯子,参考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下盖3与瓶身2螺纹连接,下盖3与瓶身2的接合处设有防水圈4。从而瓶身2与下盖3连接更加紧密,防漏性能更好。一实施例的杯子,参考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上盖1表面设有与瓶身2贯通的饮水口5,上盖1的一端铰接设有一防尘罩7,防尘罩7的内表面相对饮水口5设有与饮水口5适配的软胶塞6。从而密封性能更好,当杯体内装有液体时,液体不会从饮水口漏出。以上是对本技术杯子进行的阐述,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任何未背离本技术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盖、瓶身和下盖,所述瓶身的上下部均设有开口,所述瓶身靠近下盖一端的内周上设有一隔层,所述隔层上设有多个能使粉状物体穿过的漏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盖、瓶身和下盖,所述瓶身的上下部均设有开口,所述瓶身靠近下盖一端的内周上设有一隔层,所述隔层上设有多个能使粉状物体穿过的漏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位于瓶身下部开口的上方,所述隔层上还设有与漏孔交错分布的接触撞击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的上表面设有上凸块,所述隔层的下表面设有下凸块,所述上凸块、下凸块均与漏孔交错分布,所述上凸块的横截面呈梯形,所述下凸块的横截面呈倒梯形,所述上凸块和下凸块交错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向下凹陷形成至少三个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上设有多个能使粉状物体通过的漏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微笑地球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