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78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货架,包括:四个立柱,其首末两端均折弯形成外凸弧形段;多个阶梯横梁,所述阶梯横梁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连接件,所述阶梯横梁的下底面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连接第一搭接部与第二搭接部的焊接部;若干个支撑条;若干个支承面;四个所述立柱矩形分布并共同形成立柱组件,每两个所述阶梯横梁分别连接在所述立柱组件的前后两侧,每两个所述阶梯横梁上均水平放置有所述支承面,所述立柱组件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条。所述外凸弧形段能够提供良好的垫手保护,避免工人被所述立柱的首末两端所割伤;所述焊接部位于阶梯横梁的凹槽内,由于所述凹槽并非安装面,因此可以避免工人被割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货架
本技术涉及仓储
,特别涉及一种货架。
技术介绍
货架一般由立柱、横梁、支承板和支撑条组成,现有的货架由于存在不合理的设置,例如立柱的首末两端过于尖锐,横梁的焊点外露,因此工人在安装货架时,稍有不慎就会被割破皮肤,严重影响工人的工作积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货架,该货架针对现有不合理的设置进行改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货架,包括:由金属坯料滚压折弯而成立柱,所述立柱设有开放的后侧面,所述立柱的前侧面折弯形成第一加强槽,所述第一加强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下分布的多个第一安装孔,所有第一安装孔均位于所述立柱的前侧面上;所述立柱的左右两个侧面均从前往后依次折弯形成第二加强槽和凹平面,两个所述凹平面上均设有上下分布的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立柱的首末两端均折弯形成外凸弧形段,左右两个外凸弧形段的顶面分别与立柱的左右两个侧面对齐;所述立柱的数量设置有四个;由金属坯料滚压折弯而成的阶梯横梁,所述阶梯横梁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连接件;所述阶梯横梁的一端向内折弯形成阶梯状的第一搭接部,所述阶梯横梁的另外一端向内折弯形成阶梯状的第二搭接部,通过所述第一搭接部与所述第二搭接部的搭接,所述阶梯横梁的下底面形成有凹槽,通过所述第一搭接部与所述第二搭接部的焊接,所述阶梯横梁形成闭环,所述第一搭接部与所述第二搭接部之间设有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阶梯横梁的数量设置有多个;支撑条,其首末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匹配使用的第三安装孔;所述支撑条的数量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支承面;四个所述立柱矩形分布并共同形成立柱组件,前后两个立柱的后侧面相对设置;通过所述连接件,每两个所述阶梯横梁分别连接在所述立柱组件的前后两侧;每两个所述阶梯横梁上均水平放置有所述支承面;所述立柱组件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条。进一步,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均为菱形孔,每个所述连接件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匹配使用的连接孔。另外,所述货架还包括多个挂销,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连接孔通过所述挂销进行可拆连接。进一步,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均为蝴蝶孔。另外,每个所述连接件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匹配使用的挂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挂片进行可拆连接。进一步,相邻两个第一安装孔之间的间距相等,相邻两个第二安装孔之间的间距相等。进一步,所述第一搭接部依次折弯形成向内倾斜延伸的第一延伸段以及水平延伸的第一尾段;所述第二搭接部依次折弯形成向内倾斜延伸的第二延伸段以及水平延伸的第二尾段。另外,所述第一尾段搭接在所述第二尾段之上,所述第二尾段与所述第一延伸段之间设有焊接区,所述焊接部位于所述焊接区内。进一步,所述焊接部为多个相互间隔的焊点;或者,所述焊接部为连续的焊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工人在搬动所述立柱或者采用所述立柱进行货架的安装时,所述外凸弧形段能够提供良好的垫手保护,避免工人被所述立柱的首末两端所割伤;除此之外,所述第一搭接部与所述第二搭接部之间的焊接部位于阶梯横梁的凹槽内,由于所述凹槽并非安装面,因此工人在安装阶梯横梁时不会与所述焊接部进行接触,避免工人被割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货架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货架的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货架的一实施例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立柱的截面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阶梯横梁的截面图。附图中:100-立柱、200-阶梯横梁、300-支撑条、400-支承面、110-第一加强槽、120-第一安装孔、130-第二加强槽、140-凹平面、141-第二安装孔、150-外凸弧形段、500-连接件、510-连接孔、210-第一搭接部、220-第二搭接部、211-第一延伸段、212-第一尾段、221-第二延伸段、222-第二尾段、230-凹槽、240-焊接部、231-焊接区、260-定位阶梯、250-第三加强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技术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如文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则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则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图1至图3示出的为一种货架的一个实施例,包括由金属坯料滚压折弯而成立柱100和阶梯横梁200,所述金属坯料可以为卷铁、卷钢或者卷铝,由于钢材的强度高于其他两种材料,因此所述金属坯料优选为卷钢;所述立柱100的数量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立柱100矩形分布在地面上,四个所述立柱100共同形成立柱组件,所述阶梯横梁200的数量设置有多个,每两个所述阶梯横梁200分别连接在所述立柱组件的前后两侧。所述货架还包括若干个支撑条300以及若干个支承面400,每两个所述阶梯横梁200上均水平放置有所述支承面400,所述支承面400用以支承货物;所述立柱组件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条300,所述支撑条300用以固定前后两个立柱100,所述支撑条300的数量设置得越多,前后两个立柱100之间的固定效果也越好。本技术并没有对所述支撑条300的设置方向进行限定,所述支撑条300可以是水平设置或者倾斜设置。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立柱100设有开放的后侧面,为了使所述支撑条300的首末两端能够分别插入前后两个立柱100内,前后两个立柱100的后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立柱100的前侧面折弯形成第一加强槽110,所述第一加强槽11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下分布的多个第一安装孔120,所有第一安装孔120均位于所述立柱100的前侧面上。所述立柱100的左右两个侧面均从前往后依次折弯形成第二加强槽130和凹平面140,两个所述凹平面140上均设有上下分布的多个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货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由金属坯料滚压折弯而成立柱(100),所述立柱(100)设有开放的后侧面,所述立柱(100)的前侧面折弯形成第一加强槽(110),所述第一加强槽(11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下分布的多个第一安装孔(120),所有第一安装孔(120)均位于所述立柱(100)的前侧面上;所述立柱(100)的左右两个侧面均从前往后依次折弯形成第二加强槽(130)和凹平面(140),两个所述凹平面(140)上均设有上下分布的多个第二安装孔(141),所述立柱(100)的首末两端均折弯形成外凸弧形段(150),左右两个外凸弧形段(150)的顶面分别与立柱(100)的左右两个侧面对齐;所述立柱(100)的数量设置有四个;/n由金属坯料滚压折弯而成的阶梯横梁(200),所述阶梯横梁(200)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连接件(500);所述阶梯横梁(200)的一端向内折弯形成阶梯状的第一搭接部(210),所述阶梯横梁(200)的另外一端向内折弯形成阶梯状的第二搭接部(220),通过所述第一搭接部(210)与所述第二搭接部(220)的搭接,所述阶梯横梁(200)的下底面形成有凹槽(230),通过所述第一搭接部(210)与所述第二搭接部(220)的焊接,所述阶梯横梁(200)形成闭环,所述第一搭接部(210)与所述第二搭接部(220)之间设有焊接部(240),所述焊接部(240)位于所述凹槽(230)内;所述阶梯横梁(200)的数量设置有多个;/n支撑条(300),其首末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41)匹配使用的第三安装孔;所述支撑条(300)的数量设置有若干个;/n若干个支承面(400);四个所述立柱(100)矩形分布并共同形成立柱组件,前后两个立柱(100)的后侧面相对设置;通过所述连接件(500),每两个所述阶梯横梁(200)分别连接在所述立柱组件的前后两侧;每两个所述阶梯横梁(200)上均水平放置有所述支承面(400);所述立柱组件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条(3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货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金属坯料滚压折弯而成立柱(100),所述立柱(100)设有开放的后侧面,所述立柱(100)的前侧面折弯形成第一加强槽(110),所述第一加强槽(11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下分布的多个第一安装孔(120),所有第一安装孔(120)均位于所述立柱(100)的前侧面上;所述立柱(100)的左右两个侧面均从前往后依次折弯形成第二加强槽(130)和凹平面(140),两个所述凹平面(140)上均设有上下分布的多个第二安装孔(141),所述立柱(100)的首末两端均折弯形成外凸弧形段(150),左右两个外凸弧形段(150)的顶面分别与立柱(100)的左右两个侧面对齐;所述立柱(100)的数量设置有四个;
由金属坯料滚压折弯而成的阶梯横梁(200),所述阶梯横梁(200)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连接件(500);所述阶梯横梁(200)的一端向内折弯形成阶梯状的第一搭接部(210),所述阶梯横梁(200)的另外一端向内折弯形成阶梯状的第二搭接部(220),通过所述第一搭接部(210)与所述第二搭接部(220)的搭接,所述阶梯横梁(200)的下底面形成有凹槽(230),通过所述第一搭接部(210)与所述第二搭接部(220)的焊接,所述阶梯横梁(200)形成闭环,所述第一搭接部(210)与所述第二搭接部(220)之间设有焊接部(240),所述焊接部(240)位于所述凹槽(230)内;所述阶梯横梁(200)的数量设置有多个;
支撑条(300),其首末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41)匹配使用的第三安装孔;所述支撑条(300)的数量设置有若干个;
若干个支承面(400);四个所述立柱(100)矩形分布并共同形成立柱组件,前后两个立柱(100)的后侧面相对设置;通过所述连接件(500),每两个所述阶梯横梁(200)分别连接在所述立柱组件的前后两侧;每两个所述阶梯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连勋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金连硕货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