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检测器、无线通信设备、水分检测系统、尿布、报知系统及电路的制造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12762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57
电路形成于基板上,具备具有互相共通的功能的多个构成部位,所述多个构成部位分别具有示出对水分的响应性的检测部位,所述对水分的响应性在所述多个构成部位之间不同,通过各检测部位的对水分的响应的有无与二值的数字信号相对应,从而输出二值的数字信号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路、检测器、无线通信设备、水分检测系统、尿布、报知系统及电路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检测器、无线通信设备、水分检测系统、尿布、报知系统及电路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检测水分的技术在各种各样的领域中是重要的技术。尤其是,作为重要度正在增长的领域,可以举出需要护理的老年人等被护理者穿着的尿布的领域。在老年人正在增加的社会中,若尿布能够检测因被护理者的排尿等而产生的水分,则能够减轻护理者、被护理者双方的负担。因而,近年,水分检测技术对尿布的领域的适用备受瞩目。从实用性的观点来看,希望尿布不仅能够检测水分的存在还能够检测存在的水分的量,希望测定结果能够通过无线通信而非有线通信送达测定者。作为检测水分的量的技术,有各种技术。例如,存在电极之间被水分相连而利用导通的程度来检测水分的量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对电极之间施加交流电压而根据静电电容的变化来检测水分的量的技术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9602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6-52416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专利文献1、2中公开的技术中,在检测的过程中在检测器发生的变化是模拟数据。因而,为了通过无线的方式发送检测结果,在检测器内,需要用于将变化量从模拟数据向数字数据变换的复杂的电路。由于电路复杂化,存在检测器的尺寸变大、测定装置的制造成本增大这一课题。因而,寻求一种在是简易且经济的构成的同时,不仅能够可靠地检测水分的有无,还能够可靠地检测接触到的水分的量的技术。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内容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是简易且经济的构成的同时,不仅能够可靠地检测水分的有无还能够可靠地检测接触到的水分的量的电路、检测器、无线通信设备、水分检测系统、尿布、报知系统及电路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达成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形成于基板上,具备具有互相共通的功能的多个构成部位,所述多个构成部位分别具有示出对水分的响应性的检测部位,所述对水分的响应性在所述多个构成部位之间不同,通过多个所述检测部位各自的对水分的响应的有无与二值的数字信号相对应,从而输出二值的数字信号串。本专利技术的检测器具备上述的电路。本专利技术的无线通信设备具备:上述的电路;和天线,连接于所述电路,以非接触的方式与收发装置进行信号的收发。本专利技术的水分检测系统具备:上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和收发装置,能够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以非接触的方式进行通信,基于相对于发送至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信号而返回的信号,检测所述无线通信设备有无与水分接触和/或接触到的水分的量。本专利技术的尿布具备吸收并保持水分的吸水材和具有防水功能并外包所述吸水材的防水材,装戴于人体而能够吸收由该人体排出了的水分,该尿布具备上述的无线通信设备。本专利技术的报知系统具备:上述的尿布;和报知所述尿布接触到水分这一情况的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的制造方法,制造上述的电路,该电路的制造方法包括涂布形成所述晶体管的半导体层的工序。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是简易且经济的构成的同时,不仅能够可靠地检测水分的有无,还能够可靠地检测接触到的水分的量。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路的构造的图。图2A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路所具备的晶体管的构成的俯视图。图2B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路所具备的晶体管的构成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检测器的构成的图。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水分检测系统的构成的图。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构成的图。图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尿布的主要部分的构成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电路的主要部分的构成的图。图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电路所具备的晶体管的构成的剖视图。图9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的电路所具备的晶体管的构成的剖视图。图10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电路的主要部分的构成的图。图11是示出顶接触的底栅型的晶体管的构成的剖视图。图12是示出底接触的顶栅型的晶体管的构成的剖视图。图13是示出顶接触的顶栅型的晶体管的构成的剖视图。图1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8的电路的构成的图。图1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9的电路的构成的图。图1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9的变形例的电路的构成的图。图1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0的电路的构成的图。图1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1的电路的构成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以下,称作“实施方式”)。此外,图是示意性的。(实施方式1)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路的构造的图。该图所示的电路1,具备并联配置的作为4个构成部位的晶体管2a~2d、4个电阻3a~3d及逻辑电路4。晶体管2a具有源电极(第1电极)21a、栅电极22a(第3电极)及漏电极23a(第2电极)。源电极21a经由布线连接于电阻3a,并且从布线中的连接点A分支而电连接于逻辑电路4。晶体管2b~2d也具有与晶体管2a同样的构成,分别与电阻3b~3d及逻辑电路4连接。电路1在晶体管2a~2d上具有检测部位。此外,图1所示的晶体管的数量只不过是一例,当然不限定于4个。另外,作为图1的变形例,也可以取代电阻3a~3d,将各自置换为晶体管。晶体管与电阻不同,具有施加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不是比例关系这一特征。关于选择电阻和晶体管中的哪一个来构成电路,根据与构成该电路的其他元件的特性的兼顾来决定即可。晶体管2a~2d与电阻3a~3d之间的布线在连接点A~D处电连接于逻辑电路4。从连接点A~D送来的电流或连接点A~D处的电压,通过逻辑电路4,被作为二值的数字信号即“0”或“1”而被辨识,变换为数字信号串。即,从连接点A~D送来的信号值是互相并列的信号值(并行),被变换为信号串(串行)。该变换由逻辑电路4所具有的触发电路及时钟信号电路来进行。说明晶体管2a的构成。此外,晶体管2b~2d的构成也是同样的。图2A是示出晶体管2a的构成的俯视图。图2B是示出晶体管2a的构成的剖视图。晶体管2a具有源电极21a、栅电极22a、漏电极23a、基板24a、绝缘层25a及半导体层26a。栅电极22a通过绝缘层25a而与源电极21a及漏电极23a电绝缘。另外,半导体层26a形成于源电极21a及漏电极23a之间。晶体管2a是底接触的底栅型的晶体管。在晶体管2a上具有检测部位的情况下,晶体管2a所使用的半导体不特别限定,可以是单体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有机半导体、纳米碳材料等任意的半导体,但是,从与水分接触了时的特性的变化的容易程度来看,优选是有机半导体或纳米碳材料。通过晶体管中的半导体层的特性变化,电流值或电压值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n形成于基板上,具备具有互相共通的功能的多个构成部位,/n所述多个构成部位分别具有示出对水分的响应性的检测部位,/n所述对水分的响应性在所述多个构成部位之间不同,/n通过各检测部位的对水分的响应的有无与二值的数字信号相对应,从而输出二值的数字信号串。/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30 JP 2017-230735;20180227 JP 2018-0337551.一种电路,
形成于基板上,具备具有互相共通的功能的多个构成部位,
所述多个构成部位分别具有示出对水分的响应性的检测部位,
所述对水分的响应性在所述多个构成部位之间不同,
通过各检测部位的对水分的响应的有无与二值的数字信号相对应,从而输出二值的数字信号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
多个所述检测部位通过具有互相不同的化学组成,从而对水分的响应性互相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
多个所述检测部位通过具有互相不同的构造,从而对水分的响应性互相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路,
所述构成部位是选自由晶体管、电阻、二极管、电容器、电感器、晶闸管及布线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路,
所述构成部位是晶体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
所述晶体管具有第1电极、第2电极、绝缘层、以及通过所述绝缘层而与所述第1电极及所述第2电极电绝缘了的第3电极,
多个所述晶体管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之间具有半导体层,
所述检测部位是选自由第1电极、第2电极、第3电极、绝缘层及半导体层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
所述绝缘层含有水溶性树脂和/或吸水性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
所述绝缘层含有感光性有机化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
所述晶体管具有半导体层、绝缘层、及相对于所述半导体层形成于与所述绝缘层相反的一侧的第2绝缘层,
所述检测部位是所述第2绝缘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具有:
存储器阵列,由各自与布线电连接了的多个晶体管呈阵列状排列而成;和
控制电路,从所述多个晶体管读出信息并输出,
所述检测部位处于所述存储器阵列中的、晶体管中或布线中,
从所述存储器阵列读出的信息,相应于所述检测部位有无与水分接触而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具有:
多个晶体管,各自与布线电连接并呈阵列状配置;和
控制电路,从所述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藤孝二郎河井翔太胁田润史野口健太村濑清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