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转向桥汽车转向角检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632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转向桥汽车转向角检验台,它包括安装于台架(10)内的一组转向盘装置(11、12)和转向角测量系统,转向盘装置(11、12)相对于进车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它还包括有沿进车中心线与台架(10)间隔设置的第二台架(20),该第二台架(20)内安装有另一组转向盘装置(21、2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前、后两组转向盘装置以适应双转向桥汽车的两组转向轮,检测时两组转向轮均位于转向盘装置之上,保持随动状态,因此能消除了不同状态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检测结果精确度易于得到保障;而且还可以同时测出两组转向轮各自的最大转向角和相关转向角,有利于提高检车速度。(*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性能检验设备,特别涉及用于检验汽车转向角的检验台。
技术介绍
汽车转向角检验台用于检验汽车转向轮的最大转向角和相关转向角,主要由转向盘装置、转向角测量系统和显示仪表等组成。目前,国内生产和使用的汽车转向角检验台在结构上都大同小异,即采用相对于进车中心线左、右对称安装的两个既能绕某一垂直轴旋转又能在水平面上做平面位移的转向盘装置。使用时,被检汽车的转向轮驶上检验台,两转向轮停止于转向盘装置之上,转向轮在其上左右转动,就可侧出转向轮的转向角。这种转角台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技术成熟,质量稳定,是检测单转向桥汽车转向轮的最大转向角和相关转向角的可靠设备。随着道路运输业的飞速发展和汽车技术的进步,近几年双转向桥汽车大量出现。其特点是它有两根转向桥(为相邻的前桥,以下分别简称第一桥和第二桥),两桥的中心距约1800mm。按照国家标准GB/T17993-2005《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能力的通用要求》附录A11中规定应检测汽车转向轮的最大转向角。前述现有的汽车转向角检验台只有一组左、右对称的转向盘装置,只能检测一根桥的转向轮。若用于检验双转向桥汽车的转向角,当其中一桥转向桥的转向轮驶上转向盘装置后,另一桥转向桥的转向轮仍在地面上。在这种情况下检测转向角,第一桥和第二桥两组转向轮工作状态不同,在地面上的转向轮对另一桥转向轮的检测结果造成不利的影响,不能满足关于检测精度的要求。因此,现有的汽车转向角检验台不能用来检验双转向桥汽车转向轮的转向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转向桥汽车转向角检-->验台。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双转向桥汽车转向角检验台,包括安装于台架内的一组转向盘装置和转向角测量系统,转向盘装置相对于进车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角检验台还包括有沿进车中心线与台架间隔设置的第二台架,该第二台架内安装有另一组转向盘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为能用于检验具有不同的第一桥、第二桥轴距的不同车型,所述转向角检验台还包括有将第二台架支撑于其上的一组纵向导轨,以及作用于第二台架上使其沿进车中心线移动的直线往复运动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前、后两组转向盘装置以适应双转向桥汽车的两组转向轮,检测时两组转向轮均位于转向盘装置之上,保持随动状态,因此能消除了不同状态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检测结果精确度易于得到保障;而且还可以同时测出两组转向轮各自的最大转向角和相关转向角,有利于提高检车速度;适用范围广,同时具有检测双转向桥汽车转向角和检测非双转向桥汽车转向角的功能。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三幅附图:图1是本技术双转向桥汽车转向角检验台的俯视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双转向桥汽车转向角检验台中转向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台架10、转向盘装置11、转向盘装置12、光电开关13、电动机14、齿轮齿条机构15、第二台架20、转向盘装置21、转向盘装置22、纵向导轨30、横向直线导轨31、电动推杆40、线性位移传感器4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为能清楚的表示出检验台的构成及内部的主要部件,附图中省去了过车桥等零部件。参照图1,本技术的双转向桥汽车转向角检验台,包括安装于台-->架10内的一组转向盘装置11、12和转向角测量系统,转向盘装置11、12相对于进车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台架10及转向盘装置11、12等的结构与布置方式与现有汽车转向角检验台相同。参照图1,本技术的转向角检验台还包括有沿进车中心线与台架10间隔设置的和第二台架20,该第二台架20内安装有转向盘装置21、22。换言之,在本技术中,设置了两套可分别对第一桥和第二桥两组转向轮转向角进行检测装置,能适应双转向桥汽车的两组转向轮,检测时两组转向轮位均于转向盘装置之上,保持随动状态,因此能消除了不同状态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检测结果精确度易于得到保障。四个转向盘装置转向盘装置11、12、21、22结构相同,两套检测装置可分别配置一套转向角测量系统,也可以将各自的转向角测量部件集成为一套转向角测量系统,两种方式均能同时测出两组转向轮各自的最大转向角和相关转向角。参照图1和图2,为能用于检验具有不同的第一桥、第二桥轴距的不同车型,所述转向角检验台还包括有将第二台架20支撑于其上的一组纵向导轨30,以及作用于第二台架20上使其沿进车中心线移动的直线往复运动机构,也就是说转向盘装置11、12与转向盘装置21、22的两组转向盘之间的中心距是可以调整的。为确保第二台架20的移动精度,所述纵向导轨30可优选地采用直线导轨。参照图2,为实现第二台架20位移行程的自动控制,所述转向角检验台还包括有用于测量第二台架20位移量的线性位移传感器41,通过该线性位移传感器41和所述直线往复运动机构自动调整转向盘装置11、12与转向盘装置21、22的两组转向盘之间的中心距。所述直线往复运动机构可以采用液压缸、气缸、丝杠螺母机构、齿轮齿条机构等,从尽量简化系统结构方面考虑,所述直线往复运动机构可优选地采用电动推杆40。参照图2和图3,所述台架10、第二台架20内各设置有一组用于支撑转向盘装置11、12、转向盘装置21、22的横向直线导轨31。所述转向盘装置11、12、21、22均配置有使其沿横向直线导轨31移动的驱动机构。参照图1,为了使转向盘装置11、12、21、22能快速对正相应转向轮,所述转向盘装置11、12在进车一侧各固定设置有用于检测转向轮位置的光电开关13,两只光电开关13位于转向盘的纵向中心线上,通过光电开关-->13和所述驱动机构使转向盘装置11、12的转向盘纵向中心线与转向轮纵向中心线重合,即实现转向盘与转向轮之间的自动找正。转向盘装置11、12的自动找正过程为,在未检测时转向盘装置11、12相向靠拢位于最小中心距位置,当被检汽车的转向轮停在台架10前面时,转向盘装置11、12在各自的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横向直线导轨31从里向外移动,当光电开关13扫过转向轮宽度后,控制系统测定转向轮宽度,再通过驱动机构使转向盘装置11、12自动返回至转向轮宽度一半的位置停下,此时两只转向轮的纵向中心线与转向盘装置11、12转向盘的中心线重合,完成找正动作。为尽量简化检验台的系统结构,转向盘装置21、22的自动找正则通过与转向盘装置11、12联动的方式完成,即转向盘装置21与转向盘装置11联动,转向盘装置22与转向盘装置12联动。图2和图3示出了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种具体形式。参照图2和图3,所述各驱动机构由电动机14和齿轮齿条机构15组成,齿轮齿条机构15中的齿条固定安装于所在的台架10或第二台架20上。在本技术双转向桥汽车转向角检验台中,可以采用现有转向角检验台中的若干成熟的构件,如台架、转向角测量系统、转向盘装置、转向盘驱动装置等,以及相应的电气控制系统,因此能方便地在现有转向角检验台及检测线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之可用于检测双转向桥汽车的转向角。需要指出的是,上面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技术的一些原理,由于对相同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很容易在此基础上进行若干修改和改动的。因此,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双转向桥汽车转向角检验台

【技术保护点】
双转向桥汽车转向角检验台,包括安装于台架(10)内的一组转向盘装置(11、12)和转向角测量系统,转向盘装置(11、12)相对于进车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角检验台还包括有沿进车中心线与台架(10)间隔设置的第二台架(20),该第二台架(20)内安装有另一组转向盘装置(21、22)。

【技术特征摘要】
1、双转向桥汽车转向角检验台,包括安装于台架(10)内的一组转向盘装置(11、12)和转向角测量系统,转向盘装置(11、12)相对于进车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角检验台还包括有沿进车中心线与台架(10)间隔设置的第二台架(20),该第二台架(20)内安装有另一组转向盘装置(21、2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转向桥汽车转向角检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角检验台还包括有将第二台架(20)支撑于其上的一组纵向导轨(30),以及作用于第二台架(20)上使其沿进车中心线移动的直线往复运动机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转向桥汽车转向角检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导轨(30)采用的是直线导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转向桥汽车转向角检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角检验台还包括有用于测量第二台架(20)位移量的线性位移传感器(41),通过该线性位移传感器(41)和所述直线往复运动机构自动调整转向盘装置(11、12)与转向盘装置(21、22)的两组转向盘之间的中心距。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双转向桥汽车转向角检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往复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新民张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成保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