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模板自动对孔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234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模板自动对孔的方法,涉及配模领域,要解决的是无法实现铝模板免预拼装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智能识别楼层结构,生成楼层的三维模型数据;步骤二,对三维模型数据分类,循环所有的连接线段,计算连接线段的孔位,形成该连接线段的孔位列表;步骤三,计算连接线段对应的模板,判断该模板与连接线段是否关联,形成模板索引列表;步骤四,检索模板索引列表和连接线段的孔位列表,比较模板的孔位是否与连接线段的孔位一致,如果不一致,则修改模板的孔位,直至检索完所有的模板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模板对孔的问题,降低了人力资源的消耗和人为增加的错误率,提高了模板的设计效率,实现了模板的免预拼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模板自动对孔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模领域,具体是一种铝模板自动对孔的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行业就是一个围绕建筑的设计、施工、装修、管理而展开的行业,城市建筑是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筑以其独特的方式传承着文化,散播着生活的韵味,不断地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人们营造一个和谐和安宁的精神家园。铝模板由专用设备挤压成型,可按照不同结构尺寸自由组合。铝模板的设计研发及施工应用,是建筑行业一次大的发展。铝模板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提高了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包括在建筑材料,人工安排上都大大的节省很多。铝模板的配模是铝模板使用的重点,现有的配模方法对于铝模板的竖向边孔、横向边孔、C槽边孔都不能自动对应,孔的间隔、模数的完全需要人为设置、检查,极大的耗费了人力资源,并且人为增加的错误率极高,无法实现铝模板免预拼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模板自动对孔的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模板自动对孔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智能识别楼层结构,得到楼层结构数据,依据楼层结构数据生成楼层的三维模型数据;步骤二,对三维模型数据分类,循环所有的连接线段,根据打孔规则计算连接线段的孔位,形成该连接线段的孔位列表;步骤三,基于模板的空间位置,计算连接线段对应的模板,判断该模板与连接线段是否关联,形成以连接线段为键值的模板索引列表;步骤四,检索模板索引列表和连接线段的孔位列表,比较模板的孔位是否与连接线段的孔位一致,如果不一致,则修改模板的孔位,直至检索完所有的模板即可。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一中智能识别楼层结构的方式为根据建筑结构图纸进行深化,对深化图纸根据图层及类型进行智能识别,得到楼层结构数据。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二中三维模型数据按照墙、梁、板、飘窗和楼梯分类。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三中判断该模板与连接线段是否关联的方法为如果连接线段与模板的某一条边重合,则说明该模板与连接线段有关联,否则,没有关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模板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一中三维模型数据包括楼层的长度、宽度、高度和倾斜角。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连接线段的孔位列表采用矩阵阵列的形式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通过智能识别楼层结构得到三维模型数据,然后得到连接线段的孔位列表,再检索模板索引列表和连接线段的孔位列表即可对孔位进行自动修正,解决了模板对孔的问题,降低了人力资源的消耗和人为增加的错误率,提高了模板的设计效率,实现了模板的免预拼装。附图说明图1为铝模板自动对孔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一种铝模板自动对孔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根据建筑结构图纸进行深化,对深化图纸根据图层及类型进行智能识别,得到楼层结构数据,这种方式智能化程度高,无需人工一一输入,依据楼层结构数据生成楼层的三维模型数据,三维模型数据包括楼层的长度、宽度、高度和倾斜角;步骤二,对三维模型数据分类,循环所有的连接线段,根据打孔规则计算连接线段的孔位,形成该连接线段的孔位列表;步骤三,基于模板的空间位置,计算连接线段对应的模板,判断该模板与连接线段是否关联,形成以连接线段为键值的模板索引列表;步骤四,检索模板索引列表和连接线段的孔位列表,比较模板的孔位是否与连接线段的孔位一致,如果不一致,则修改模板的孔位,直至检索完所有的模板即可,这种方式使得模板的竖向边孔、横向边孔和C槽边孔可以自动对应,边孔的间隔以及模数的不需要人为设置和检查。实施例2一种铝模板自动对孔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智能识别楼层结构,得到楼层结构数据,依据楼层结构数据生成楼层的三维模型数据,三维模型数据包括楼层的长度、宽度、高度和倾斜角;步骤二,对三维模型数据按照墙、梁、板、飘窗和楼梯分类,循环所有的连接线段,根据打孔规则计算连接线段的孔位,形成采用矩阵阵列的形式分布的该连接线段的孔位列表;步骤三,基于铝合金模板的空间位置,计算连接线段对应的铝合金模板,判断该铝合金模板与连接线段是否关联,如果连接线段与铝合金模板的某一条边重合,则说明该铝合金模板与连接线段有关联,否则,没有关联,形成以连接线段为键值的铝合金模板索引列表;步骤四,检索铝合金模板索引列表和连接线段的孔位列表,比较铝合金模板的孔位是否与连接线段的孔位一致,如果不一致,则修改铝合金模板的孔位,直至检索完所有的铝合金模板即可,提高了铝合金模板的设计效率,实现了铝合金模板的免预拼装。实施例3一种铝模板自动对孔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根据建筑结构图纸进行深化,对深化图纸根据图层及类型进行智能识别,得到楼层结构数据,依据楼层结构数据生成楼层的三维模型数据;步骤二,对三维模型数据按照墙、梁、板、飘窗和楼梯分类,循环所有的连接线段,连接线段为基于分类数据形成结构件之间的连接线段,此连接线段用于铝合金模板的对孔,根据打孔规则计算连接线段的孔位,形成该连接线段的孔位列表;步骤三,基于铝合金模板的空间位置,计算连接线段对应的铝合金模板,判断该铝合金模板与连接线段是否关联,如果连接线段与铝模板的某一条边重合,则说明该铝模板与连接线段有关联,否则,没有关联,形成以连接线段为键值的铝合金模板索引列表;步骤四,检索铝合金模板索引列表和连接线段的孔位列表,比较铝合金模板的孔位是否与连接线段的孔位一致,如果不一致,则修改铝合金模板的孔位,直至检索完所有的铝合金模板即可,可以自动检索,降低了人力资源的消耗,降低了人为增加的错误率,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模板自动对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n步骤一,智能识别楼层结构,得到楼层结构数据,依据楼层结构数据生成楼层的三维模型数据;/n步骤二,对三维模型数据分类,循环所有的连接线段,根据打孔规则计算连接线段的孔位,形成该连接线段的孔位列表;/n步骤三,基于模板的空间位置,计算连接线段对应的模板,判断该模板与连接线段是否关联,形成以连接线段为键值的模板索引列表;/n步骤四,检索模板索引列表和连接线段的孔位列表,比较模板的孔位是否与连接线段的孔位一致,如果不一致,则修改模板的孔位,直至检索完所有的模板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模板自动对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智能识别楼层结构,得到楼层结构数据,依据楼层结构数据生成楼层的三维模型数据;
步骤二,对三维模型数据分类,循环所有的连接线段,根据打孔规则计算连接线段的孔位,形成该连接线段的孔位列表;
步骤三,基于模板的空间位置,计算连接线段对应的模板,判断该模板与连接线段是否关联,形成以连接线段为键值的模板索引列表;
步骤四,检索模板索引列表和连接线段的孔位列表,比较模板的孔位是否与连接线段的孔位一致,如果不一致,则修改模板的孔位,直至检索完所有的模板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模板自动对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智能识别楼层结构的方式为根据建筑结构图纸进行深化,对深化图纸根据图层及类型进行智能识别,得到楼层结构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仁怀刘治高玉生刘仁宁冯晓东吕重霖訾元芳邵庆言巩长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汉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