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居用监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226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51
一种智能家居用监控装置,外壳内设有第一放置仓和第二放置仓;移动组件的移动端由第一放置仓第一开口伸出并与地面接触;第二放置仓内设有第一安装仓和第二安装仓,第二安装仓内设有用于对第一安装仓制冷的半导体制冷片;气体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送风装置均设置在第二安装仓内;送风装置的进气端连接第二安装仓的进风孔;照明组件、摄像头、中央处理器、通讯模块、存储模块、温度传感器和电源模块均设置在第一安装仓内;电源模块电性连接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与智能门锁模块通讯连接;通讯模块通讯连接装设在移动终端内的智能APP。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上述智能家居用监控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的对家居安全进行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家居用监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用监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居住环境,同时也注重自身的财产以及人身安全,同时也出于特别的原因在自身的居住环境中安设相应的监控设备越来越普及;但是现有的居家中往往只是简单的通过安装监控装置进行监测,监控装置固定安装只能简单的达到对特定视角以及特定环境内的范围进行监测,而且现有的监控装置不能进行移动监测,功能简单,其无法满足对智能家居环境更全面的安全监测;为此,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智能家居用监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智能家居用监控装置,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的对家居环境的安全进行监测。(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用监控装置,包括外壳、摄像头,安装架、中央处理器、通讯模块、存储模块、温度传感器、传热板、气体传感器、烟雾传感器、送风装置、半导体制冷片、智能APP、照明组件、移动组件、智能门锁模块和电源模块;外壳内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用于将外壳内分为下层的第一放置仓和上层的第二放置仓;第一放置仓在外壳的底面设有第一开口;其中,移动组件的固定端连接第一放置仓的内壁,移动组件的移动端由第一开口伸出第一放置仓并与地面接触;第二放置仓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用于将第二放置仓内部分为上层的第一安装仓和下层的第二安装仓,第一隔板上均匀设有第一通孔;其中,传热板设置在第一隔板的上端面;多个半导体制冷片分别设置在第一通孔内,多个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压紧传热板,多个半导体制冷片与第一通孔之间的间隙处填充有用于将多个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和冷端分隔的隔热胶;第二安装仓在外壳上设有进风孔和出气孔;其中,气体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送风装置均设置在第二安装仓内;送风装置的进气端连接进风孔;第一安装仓在外壳的上端面设有第二开口和第二通孔;多个第二通孔以第二开口的圆心呈圆周均匀分布,多个第二通孔的中轴线与外壳上端面之间的夹角大于四十五度;其中,照明组件设置在第一安装仓内,且照明组件的照明端伸入第二开口内;摄像头通过安装架设置在第一安装仓内,摄像头的摄像端伸入第二通孔内;中央处理器、通讯模块、存储模块、温度传感器和电源模块均设置在第一安装仓内;电源模块电性连接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的多个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照明组件的信号输入端、移动组件的信号输入端、通讯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存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以及送风装置的信号输入端,中央处理器的多个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摄像头的信号输出端、气体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烟雾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以及安装在门体上的智能门锁模块;其中,通讯模块通讯连接装设在移动终端内的智能APP。优选的,进风孔和出气孔内分别设有过滤网。优选的,包括透明盖;透明盖设置在外壳设有第二开口的端面上。优选的,包括多个透明板;多个透明板分别设置在第二通孔内。优选的,包括多个散热片;多个散热片分别设置在多个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优选的,包括环境监测模块;环境监测模块与中央处理器通讯连接,环境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光亮度以及空气质量。优选的,包括唤醒模块和语音识别模块;语音识别模块与唤醒模块通讯连接;唤醒模块与中央处理器通讯连接。优选的,移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轮、行走轮、第二驱动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和多个车轮架;第一驱动轮、行走轮和第二驱动轮分别通过多个车轮架与外壳连接,其中,第一驱动轮、行走轮和第二驱动轮呈三角形分布;第一驱动轮传动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轮传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优选的,照明组件包括灯珠和基板;基板设置在第一安装仓的内壁上;多个灯珠均匀设置在基板朝向第二开口的端面上;其中,多个灯珠均选用LED灯珠。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上述智能家居用监控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通过设置的智能门锁模块监测门锁状态,当智能门锁模块监测到门锁被恶意破坏时,智能门锁模块箱中央处理器发送信号;中央处理器向使用者的移动终端的智能APP发送报警信息;S2、使用者通过智能APP向中央处理器发送指令;S3、中央处理器控制移动组件运行,将装置移动至室内预先设定位置以通过摄像头对进入室内的人员进行拍照;将拍摄的影像信息存储与存储模块并将拍摄的影像信息发送至智能APP;S4、通过设有的气体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以环境监测模块对室内环境进行监测,得到安全信息A,上述设备再将安全信息A发送给中央处理器;S5、通过设置的语音识别模块识别使用者的语音,当识别的语音信息与唤醒模块预先设定的信息相同,则装置自动运行;再向中央处理器发送开灯指令,则中央处理器控制照明组件通电运行。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的对家居环境的安全进行监测;通过设置的智能门锁模块监测门锁状态,当智能门锁模块监测到门锁被恶意破坏时,中央处理器实时向家主的智能APP发送报警信息,让家主及时知晓,并控制装置移动至设定位置,通过摄像头采集进入室内人员的影像信息;本装置通过设置的移动组件方便进行移动,通过设置的送风装置在将室内空气送入外壳内对半导体制冷片进行降温的同时,还能通过设置的气体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对室内是否发生气体泄漏以及是否有烟气进行监测,大大提高了对室内安全的监测力度;通过设有的语音识别模块与唤醒模块智能控制装置运行,并通过在有效距离内通过语音对中央处理器下发指令,更加的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家居用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家居用监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家居用监控装置中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家居用监控装置的原理框图。附图标记:1、外壳;2、进风孔;3、过滤网;4、第一驱动轮;5、行走轮;6、第二驱动轮;7、第二通孔;8、透明盖;9、灯珠;10、基板;11、第二开口;12、透明板;14、摄像头;15、安装架;16、第一安装仓;17、中央处理器;18、通讯模块;19、存储模块;20、传热板;21、第一隔板;22、气体传感器;23、第二安装仓;24、第二隔板;25、烟雾传感器;26、送风装置;27、半导体制冷片;28、隔热胶;29、散热片;30、环境监测模块;31、语音识别模块;32、唤醒模块;33、智能APP;34、第二驱动装置;35、第一驱动装置;36、照明组件;37、移动组件;38、智能门锁模块;39、电源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家居用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摄像头(14),安装架(15)、中央处理器(17)、通讯模块(18)、存储模块(19)、温度传感器、传热板(20)、气体传感器(22)、烟雾传感器(25)、送风装置(26)、半导体制冷片(27)、智能APP(33)、照明组件(36)、移动组件(37)、智能门锁模块(38)和电源模块(39);/n外壳(1)内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用于将外壳(1)内分为下层的第一放置仓和上层的第二放置仓;/n第一放置仓在外壳(1)的底面设有第一开口;其中,移动组件(37)的固定端连接第一放置仓的内壁,移动组件(37)的移动端由第一开口伸出第一放置仓并与地面接触;/n第二放置仓内设有第一隔板(21);第一隔板(21)用于将第二放置仓内部分为上层的第一安装仓(16)和下层的第二安装仓(23),第一隔板(21)上均匀设有第一通孔;其中,传热板(20)设置在第一隔板(21)的上端面;多个半导体制冷片(27)分别设置在第一通孔内,多个半导体制冷片(27)的冷端压紧传热板(20),多个半导体制冷片(27)与第一通孔之间的间隙处填充有用于将多个半导体制冷片(27)的热端和冷端分隔的隔热胶(28);/n第二安装仓(23)在外壳(1)上设有进风孔(2)和出气孔;其中,气体传感器(22)、烟雾传感器(25)和送风装置(26)均设置在第二安装仓(23)内;送风装置(26)的进气端连接进风孔(2);/n第一安装仓(16)在外壳(1)的上端面设有第二开口(11)和第二通孔(7);多个第二通孔(7)以第二开口(11)的圆心呈圆周均匀分布,多个第二通孔(7)的中轴线与外壳(1)上端面之间的夹角大于四十五度;其中,照明组件(36)设置在第一安装仓(16)内,且照明组件(36)的照明端伸入第二开口(11)内;摄像头(14)通过安装架(15)设置在第一安装仓(16)内,摄像头(14)的摄像端伸入第二通孔(7)内;/n中央处理器(17)、通讯模块(18)、存储模块(19)、温度传感器和电源模块(39)均设置在第一安装仓(16)内;电源模块(39)电性连接中央处理器(17);中央处理器(17)的多个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照明组件(36)的信号输入端、移动组件(37)的信号输入端、通讯模块(18)的信号输入端、存储模块(19)的信号输入端以及送风装置(26)的信号输入端,中央处理器(17)的多个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摄像头(14)的信号输出端、气体传感器(22)的信号输出端、烟雾传感器(25)的信号输出端以及安装在门体上的智能门锁模块(38);其中,通讯模块(18)通讯连接装设在移动终端内的智能APP(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家居用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摄像头(14),安装架(15)、中央处理器(17)、通讯模块(18)、存储模块(19)、温度传感器、传热板(20)、气体传感器(22)、烟雾传感器(25)、送风装置(26)、半导体制冷片(27)、智能APP(33)、照明组件(36)、移动组件(37)、智能门锁模块(38)和电源模块(39);
外壳(1)内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用于将外壳(1)内分为下层的第一放置仓和上层的第二放置仓;
第一放置仓在外壳(1)的底面设有第一开口;其中,移动组件(37)的固定端连接第一放置仓的内壁,移动组件(37)的移动端由第一开口伸出第一放置仓并与地面接触;
第二放置仓内设有第一隔板(21);第一隔板(21)用于将第二放置仓内部分为上层的第一安装仓(16)和下层的第二安装仓(23),第一隔板(21)上均匀设有第一通孔;其中,传热板(20)设置在第一隔板(21)的上端面;多个半导体制冷片(27)分别设置在第一通孔内,多个半导体制冷片(27)的冷端压紧传热板(20),多个半导体制冷片(27)与第一通孔之间的间隙处填充有用于将多个半导体制冷片(27)的热端和冷端分隔的隔热胶(28);
第二安装仓(23)在外壳(1)上设有进风孔(2)和出气孔;其中,气体传感器(22)、烟雾传感器(25)和送风装置(26)均设置在第二安装仓(23)内;送风装置(26)的进气端连接进风孔(2);
第一安装仓(16)在外壳(1)的上端面设有第二开口(11)和第二通孔(7);多个第二通孔(7)以第二开口(11)的圆心呈圆周均匀分布,多个第二通孔(7)的中轴线与外壳(1)上端面之间的夹角大于四十五度;其中,照明组件(36)设置在第一安装仓(16)内,且照明组件(36)的照明端伸入第二开口(11)内;摄像头(14)通过安装架(15)设置在第一安装仓(16)内,摄像头(14)的摄像端伸入第二通孔(7)内;
中央处理器(17)、通讯模块(18)、存储模块(19)、温度传感器和电源模块(39)均设置在第一安装仓(16)内;电源模块(39)电性连接中央处理器(17);中央处理器(17)的多个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照明组件(36)的信号输入端、移动组件(37)的信号输入端、通讯模块(18)的信号输入端、存储模块(19)的信号输入端以及送风装置(26)的信号输入端,中央处理器(17)的多个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摄像头(14)的信号输出端、气体传感器(22)的信号输出端、烟雾传感器(25)的信号输出端以及安装在门体上的智能门锁模块(38);其中,通讯模块(18)通讯连接装设在移动终端内的智能APP(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用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进风孔(2)和出气孔内分别设有过滤网(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用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盖(8);透明盖(8)设置在外壳(1)设有第二开口(11)的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燚骆昊刘伟石世光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