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装置、液晶驱动器、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2256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51
提供液晶装置、液晶驱动器、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即使在段驱动信号的输出或段信号线发生异常的情况下,也能够对段电极进行驱动。液晶装置(300)包含液晶面板(200)和对液晶面板(200)进行驱动的液晶驱动器(100)。液晶面板(200)包含段电极(ESD1)和与段电极(ESD1)连接的段信号线(LSD1、LSD2)。液晶驱动器(100)包含与段信号线(LSD1、LSD2)连接的段端子(TSD1、TSD2)和段驱动电路。段驱动电路经由段端子(TSD1)向段信号线(LSD1)输出第1段驱动信号,并且经由段端子(TSD2)向段信号线(LSD2)输出第2段驱动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装置、液晶驱动器、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装置、液晶驱动器、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等。
技术介绍
公知有一种段方式的液晶装置,该液晶装置在液晶面板上设置有与显示内容的形状相匹配的任意形状的液晶单元。液晶单元包含:液晶;以及段电极和公共电极,它们用于对液晶施加电压。液晶装置包含对液晶面板进行驱动的液晶驱动器,液晶驱动器通过对段电极和公共电极进行驱动来控制液晶的透光率。通过液晶驱动器对液晶的透光率进行控制,在液晶面板上显示出显示内容。另外,液晶装置不仅用于显示装置,也使用在用于控制光的透过和阻挡的液晶光闸等中。例如在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液晶装置的现有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1个段电极与液晶驱动器由1条信号线连接,液晶驱动器通过向该信号线输出段驱动信号而对段电极进行驱动。在专利文献2中,在采用了使信号电极组与扫描电极组交叉的点矩阵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扫描电极的两端连接有引线。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4-9639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213623号公报在段方式的液晶装置中,在液晶驱动器的输出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段电极不会被正常驱动。以显示为例,由于段电极未被正常驱动,因此产生显示异常。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1个段电极和液晶驱动器由1条信号线连接。因此,存在如下的课题:在该信号线发生了断线等异常的情况下,段电极无法被正常驱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液晶装置,该液晶装置包含:液晶面板;以及液晶驱动器,其对所述液晶面板进行驱动,所述液晶面板包含:第1段电极;第1段信号线,其与所述第1段电极连接;以及第2段信号线,其与所述第1段电极连接,所述液晶驱动器包含:第1段端子,其与所述第1段信号线连接;第2段端子,其与所述第2段信号线连接;以及段驱动电路,其经由所述第1段端子向所述第1段信号线输出第1段驱动信号,并且经由所述第2段端子向所述第2段信号线输出第2段驱动信号。附图说明图1是液晶装置的第1结构例。图2是液晶装置的第1结构例。图3是液晶装置的第2结构例。图4是液晶装置的第3结构例。图5是液晶驱动器的第1详细结构例。图6是段驱动电路的第1详细结构例。图7是第1模式下的段驱动电路的信号波形例。图8是第2模式下的段驱动电路的信号波形例。图9是段驱动电路的第2详细结构例。图10是段驱动电路的第3详细结构例。图11是段驱动电路的第4详细结构例。图12是液晶驱动器的第2详细结构例。图13是液晶面板的详细结构例。图14是前照灯的结构例。图15是应用于前照灯的液晶面板的例子。图16是电子设备的结构例。图17是移动体的结构例。标号说明10、20:开关电路;40:第2电平移位器;51:段信号输出电路;52:极性反转电路;53:锁存电路;55:输出电路;56:第3电平移位器;57:缓冲电路;100:液晶驱动器;110:接口电路;120:控制电路;125:非易失性存储器;130:数据存储部;140:线锁存器;150:段驱动电路;151:段信号输出电路;152:极性反转电路;153:锁存电路;155:输出电路;156:第1电平移位器;157:缓冲电路;170:公共驱动电路;190:振荡电路;200:液晶面板;206:汽车;300:液晶装置;320:存储部;330:操作部;340:通信部;400:处理装置;510:控制装置;600:电子设备;700:前照灯;710:光源;DRC1、DRC2:输出驱动器;ECD1、ECD2、ESC1~ESC7:公共电极;ESD1~ESD4、ESS1~ESS7:段电极;HAR1:第1区域;HAR2:第2区域;HAR3:第3区域;HL:长边;ISGDT:段驱动数据;LSD1~LSD4、LSS1~LSS7:段信号线;SGQ:段驱动信号;SLAT:段信号;TCD1:公共端子;TSD1~TSD4、TSS1~TSS7:段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公开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并非不当地限定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公开的内容,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不一定全部都是作为本公开的解决手段而必需的。1.液晶装置的第1结构例以下,以液晶装置是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但液晶装置并不限定于液晶显示装置。例如,液晶装置也可以是液晶光闸。在后面叙述液晶光闸的结构例。图1和图2是液晶装置300的第1结构例。液晶装置300包含液晶面板200和对液晶面板200进行驱动的液晶驱动器100。在图1中示出了段电极及其连接结构例,在图2中示出了公共电极及其连接结构例。另外,液晶面板200包含设置有段电极的玻璃基板、设置有公共电极的玻璃基板以及设置在它们之间的液晶。但是,在图1和图2中,省略了它们的结构的图示,在后面进行详细叙述。如图1所示,液晶面板200包含段电极ESD1~ESD4、ESS1~ESS7、段信号线LSD1~LSD4、LSS1~LSS7。液晶驱动器100包含段端子TSD1~TSD4、TSS1~TSS7。段电极和段信号线是设置在玻璃基板上的透明导电膜。透明导电膜例如是ITO(IndiumTinOxide:氧化铟锡)。该透明导电膜中的与公共电极隔着液晶相对的部分是段电极,对该段电极供给段驱动信号的部分是段信号线。例如,段电极ESD1和段信号线LSD1、LSD2由一体的透明导电膜形成。其中,与图2的公共电极ECD1相对的部分是段电极ESD1。液晶驱动器100安装在液晶面板200的玻璃基板上。具体来说,液晶驱动器100是集成电路装置,形成在其半导体基板上的焊盘相当于段端子TSD1~TSD4、TSS1~TSS7。而且,以设置有焊盘的面与液晶面板200的玻璃基板相对的方式将半导体基板安装于液晶面板200。此时,段端子TSD1例如经由金属凸块等与段信号线LSD1连接。同样,段端子TSD2~TSD4、TSS1~TSS7与段信号线LSD2~LSD4、LSS1~LSS7连接。另外,在图1中,本来是能够看到半导体基板的面中的未设置段端子的面的状态,但也图示出被半导体基板隐藏的段端子等。液晶驱动器100通过从段端子TSD1、TSD2输出段驱动信号而经由段信号线LSD1、LSD2对段电极ESD1进行驱动。另外,如后述那样,液晶驱动器100构成为能够选择是否从段端子TSD2输出段驱动信号。段电极ESD1具有规定的图标形状,通过液晶驱动器100驱动段电极ESD1,图标被控制为显示或不显示。同样,液晶驱动器100通过从段端子TSD3、TSD4输出段驱动信号而对段电极ESD2进行驱动。液晶驱动器100通过从段端子TSS1~TSS7输出段驱动信号而经由段信号线LSS1~LSS7对段电极ESS1~ESS7进行驱动。段电极ESS1~ESS7具有用于显示数字的形状。通过液晶驱动器100对段电极ESS1~ESS7进行驱动,数字被控制为显示或不显示,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晶装置包含:/n液晶面板;以及/n液晶驱动器,其对所述液晶面板进行驱动,/n所述液晶面板包含:/n第1段电极;/n第1段信号线,其与所述第1段电极连接;以及/n第2段信号线,其与所述第1段电极连接,/n所述液晶驱动器包含:/n第1段端子,其与所述第1段信号线连接;/n第2段端子,其与所述第2段信号线连接;以及/n段驱动电路,其经由所述第1段端子向所述第1段信号线输出第1段驱动信号,并且经由所述第2段端子向所述第2段信号线输出第2段驱动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28 JP 2019-0117971.一种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晶装置包含:
液晶面板;以及
液晶驱动器,其对所述液晶面板进行驱动,
所述液晶面板包含:
第1段电极;
第1段信号线,其与所述第1段电极连接;以及
第2段信号线,其与所述第1段电极连接,
所述液晶驱动器包含:
第1段端子,其与所述第1段信号线连接;
第2段端子,其与所述第2段信号线连接;以及
段驱动电路,其经由所述第1段端子向所述第1段信号线输出第1段驱动信号,并且经由所述第2段端子向所述第2段信号线输出第2段驱动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段信号线和所述第2段信号线相邻地布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段端子和所述第2段端子沿着所述液晶驱动器的长度方向相邻地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段端子和所述第2段端子沿着与所述液晶驱动器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相邻地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面板包含:
第2段电极;以及
第3段信号线,其与所述第2段电极连接,
所述第1段电极经由所述第1段信号线和所述第2段信号线与所述液晶驱动器连接,
所述第2段电极经由所述第3段信号线与所述液晶驱动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驱动器在所述液晶驱动器的长边的两端具有短边,并且包含与所述第3段信号线连接的第3段端子,
所述第1段端子和所述第2段端子在所述长边上配置在比所述第3段端子远离任意的所述短边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弘典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