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201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结构,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现有的砌体施工不便的问题,包括砌体,所述砌体外侧包裹有外壳,外部结构为全封闭结构,所述砌体上下两面水平长方向从左往右制作有两条宽度和深度均为30‑50mm的水平沟槽,所述砌体上下两面纵向方向从上至下设有三条宽度和深度均为30‑60mm的纵向沟槽,纵向沟槽口距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边沿距离为30‑60mm,所述砌体的上下两面两条水平沟槽与三条纵向沟槽交叉部位布置有六个圆形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上坚固耐用,保温环保节约能源,制造容易且成本低,内外表面平整光滑,平整度高,不需要增加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是一种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建筑施工是人们利用各种建筑材料、机械设备按照特定的设计蓝图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进行的为建造各式各样的建筑产品而进行的生产话动。它包括从施工准备、破土动工到工程竣工验收的全部生产过程。这个过程中将要进行施工准备、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土方工程、爆破工程、基础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钢结构工程、木结构工程、结构安装工程等工作。而现有的建筑施工使用砌体时,环保性能差,抗击能力差,工程造价大,因此提出一种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结构及施工方法,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还具有保温、节约能源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结构及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结构,包括砌体,所述砌体外侧包裹有外壳,外壳为一等级厚度为25-50mm的细石混凝土材料壳体,外部结构为全封闭结构,所述砌体上下两面水平长方向从左往右制作有两条宽度和深度均为30-50mm的水平沟槽,所述砌体上下两面纵向方向从上至下设有三条宽度和深度均为30-60mm的纵向沟槽,所述砌体的上下两面两条水平沟槽与三条纵向沟槽交叉部位布置有六个圆形通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根据砌体大小不同和墙体需要制作具体的水平沟槽尺寸,目的是保证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之间的这种结构形式在水平方向上全部贯通,根据砌体大小不同和墙体需要制作具体的纵向沟槽尺寸,纵向沟槽口距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边沿距离为30-60mm,其作用是在提高纵向短方向上的拉结力的同时保证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施工勾缝以后的外观平整度。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圆形通孔直径为30-60mm,所述圆形通孔上下贯通,圆形通孔的大小根据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大小不同和墙体需要设置,圆形通孔也可以是长条孔、矩形孔、椭圆孔。一种如所述的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结构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S1、首先给砌体的六个圆形通孔内和上下两面的水平沟槽、纵向沟槽内填满同标号的水泥砂浆并压实;S2、将上下砌体位置相互错开,但上下砌体孔的位置必须对齐,这样就可以通过上下六个通孔将每个上下层水泥砂浆层在墙体的高度方向上全部连通,保证了用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施工的整个墙体在垂直方向上的受力;S3、砌体内、外表面用混凝土硬化剂密封处理,硬化剂为混凝土密封固化剂,混凝土密封固化剂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材料、使用方便、无毒、不燃、渗透力强环保无污染的材料、可永久性密封黏土砖、混凝土、水泥面,当采用混凝土硬化剂密封处理砌体户外方向的表面时,添加水泥基环保外墙涂料,当采用混凝土硬化剂密封处理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户内方向的表面时添加水泥基环保内墙涂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结构上坚固耐用,保温环保节约能源,制造容易且成本低,内外表面平整光滑,平整度高,不需要增加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简单;由于砌体结构形式在上下两面均采用水平和纵向开槽、每一面的水平和纵向交叉开槽部位又增加了上下连通的通孔结构,保证了墙体在内外表面未抹灰的情况下仍能达到抹灰的强度和效果,一道墙体施工工序完成了墙体砌筑施工、勾缝、内外墙体抹灰、打腻子及内外墙涂料等所有工作,加快了施工作业进度,工程造价大大降低;纵向沟槽口距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边沿距离为30-60mm,增强土砌体的摩擦力,提高了砌体在受到外力时的抗击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施工过程中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中:1-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结构,包括砌体,所述砌体外侧包裹有外壳1,外壳1为一等级厚度为25-50mm的细石混凝土材料壳体,外部结构为全封闭结构,所述砌体上下两面水平长方向从左往右制作有两条宽度和深度均为30-50mm的水平沟槽,根据砌体大小不同和墙体需要制作具体的水平沟槽尺寸,目的是保证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之间的这种结构形式在水平方向上全部贯通。所述砌体上下两面纵向方向从上至下设有三条宽度和深度均为30-60mm的纵向沟槽,根据砌体大小不同和墙体需要制作具体的纵向沟槽尺寸,纵向沟槽口距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边沿距离为30-60mm,其作用是在提高纵向短方向上的拉结力的同时保证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施工勾缝以后的外观平整度。所述砌体的上下两面两条水平沟槽与三条纵向沟槽交叉部位布置有六个直径为30-60mm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上下贯通,圆形通孔的大小根据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大小不同和墙体需要设置,圆形通孔也可以是长条孔、矩形孔、椭圆孔。实施例2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结构,包括砌体,所述砌体外侧包裹有外壳1,外壳1为一等级厚度为25-50mm的细石混凝土材料壳体,外部结构为全封闭结构,所述砌体上下两面水平长方向从左往右制作有两条宽度和深度均为30-50mm的水平沟槽,根据砌体大小不同和墙体需要制作具体的水平沟槽尺寸,目的是保证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之间的这种结构形式在水平方向上全部贯通。所述砌体上下两面纵向方向从上至下设有三条宽度和深度均为30-60mm的纵向沟槽,根据砌体大小不同和墙体需要制作具体的纵向沟槽尺寸,纵向沟槽口距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边沿距离为30-60mm,其作用是在提高纵向短方向上的拉结力的同时保证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施工勾缝以后的外观平整度,所述述砌体的上下两面两条水平沟槽与三条纵向沟槽交叉部位布置有六个直径为30-60mm长条孔,所述长条孔上下贯通,长条孔的大小根据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大小不同和墙体需要设置。实施例3实施例3与实施例2或实施例1不同点为,将圆形通孔或者长条孔替换为矩形孔或者椭圆孔,其余不变。实施例4如图2-4,一种如实施例1所述的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结构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结构,包括砌体,所述砌体外侧包裹有外壳(1),其特征在于,外壳(1)为一等级厚度为25-50mm的细石混凝土材料壳体,外部结构为全封闭结构,所述砌体上下两面水平长方向从左往右制作有两条宽度和深度均为30-50mm的水平沟槽,所述砌体上下两面纵向方向从上至下设有三条宽度和深度均为30-60mm的纵向沟槽,所述砌体的上下两面两条水平沟槽与三条纵向沟槽交叉部位布置有六个圆形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结构,包括砌体,所述砌体外侧包裹有外壳(1),其特征在于,外壳(1)为一等级厚度为25-50mm的细石混凝土材料壳体,外部结构为全封闭结构,所述砌体上下两面水平长方向从左往右制作有两条宽度和深度均为30-50mm的水平沟槽,所述砌体上下两面纵向方向从上至下设有三条宽度和深度均为30-60mm的纵向沟槽,所述砌体的上下两面两条水平沟槽与三条纵向沟槽交叉部位布置有六个圆形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纵向沟槽口距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边沿距离为30-6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砌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通孔直径为30-60mm,所述圆形通孔上下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轻质夹心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龙苏志刚景恒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天久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