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电磁炒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84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工电磁炒茶机,包括带有外壳的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炒锅,机架内部设置有电磁加热机芯、变频器以及风扇,机架的前端面壳体上布置有显示面板、温度控制器和多档位温度开关;所述炒锅的外侧壁上适配有呈蚊香状的电磁感应线圈,在电磁感应线圈上胶粘有若干呈米字状的磁条,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由多根漆包线组成;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始端和末端均连接至所述电磁加热机芯;所述变频器、风扇、电磁感应线圈以及温度控制器均与所述电磁加热机芯电连接,多档位温度开关和显示面板与温度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外底部设有保温层。该装置利用电磁感应的方式进行加热,炒锅受热均匀,炒制的茶叶品质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工电磁炒茶机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手工电磁炒茶机。
技术介绍
传统在对茶叶进行加工时,绝大多数是通过烧火的方式进行加热,利用炒锅手工炒制茶叶。该种茶叶炒制方式主要存在如下问题:烧火的方式,在炒制茶叶过程中,由于炒锅受热不均匀,温度难以控制,导致茶叶出现糊点、红梗、叶底不均匀,进而影响到茶叶的品质,主要表现在茶叶品质一致性较差,茶叶有烟味感导致口味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工电磁炒茶机,利用电磁感应的方式进行加热,炒锅受热均匀,炒制的茶叶品质较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工电磁炒茶机,包括带有外壳的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炒锅,机架内部设置有电磁加热机芯、变频器以及风扇,机架的前端面壳体上布置有显示面板、温度控制器和多档位温度开关;所述机架的内部通过透气孔与外界连通;所述炒锅的外侧壁上适配有呈蚊香状的电磁感应线圈,在电磁感应线圈上胶粘有若干呈米字状的磁条,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由多根漆包线组成;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始端和末端均连接至所述电磁加热机芯;所述变频器、风扇、电磁感应线圈以及温度控制器均与所述电磁加热机芯电连接,多档位温度开关和显示面板与温度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外底部设有保温层。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为玻璃纤维棉。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顶段后部设有集气罩,集气罩的顶端设有抽风机。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有水龙头,且在机架的顶端面上设有围水挡;所述围水挡呈U型状,其开口端连接至所述集气罩;对应所述围水挡,在机架顶端面上开设有排水口。进一步的,所述炒锅由生铁材质铸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电磁加热的方式对炒锅加热,加热速度迅速,温度控制准确,可以提高茶叶炒制的效率。(2)本技术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方式对炒锅加热,无明火,无废气排放,无废热排放,使茶叶炒制工作环境大为改善。(3)本技术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方式对炒锅加热后炒制茶叶,炒锅受热均匀,每锅炒制的茶叶品质一致,有利于提升茶叶成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机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电磁感应线圈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炒锅,3-电磁加热机芯,4-变频器,5-显示面板,6-温度控制器,7-多档位温度开关,8-电磁感应线圈,9-磁条,10-集气罩,11-抽风机,12-水龙头,13-围水挡,14-排水口,15-保温层,16-风扇,17-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3所示,一种手工电磁炒茶机,包括带有外壳的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炒锅2,机架1内部设置有电磁加热机芯3、变频器4以及风扇16,风扇16用于炒茶机工作过程中通风散热,其数量设置为1-2个为适宜,本实施例中出示的风扇16通过水平支撑杆悬设在机架1内腔中央;机架1的前端面壳体上布置有显示面板5、温度控制器6和多档位温度开关7;所述机架1的内部通过透气孔17与外界连通,透气孔17用于与外界通风换气;所述炒锅2的外侧壁上适配有呈蚊香状的电磁感应线圈8,在电磁感应线圈8上胶粘有若干呈米字状的磁条9,所述电磁感应线圈8由多根漆包线组成;所述电磁感应线圈8的始端和末端均连接至所述电磁加热机芯3;所述变频器4、风扇16、电磁感应线圈8以及温度控制器6均与所述电磁加热机芯3电连接,多档位温度开关7和显示面板5与温度控制器6电连接;所述电磁感应线圈8的外底部设有保温层15。具体的,所述保温层15为玻璃纤维棉。玻璃纤维棉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温作用。具体的,所述机架1的顶段后部设有集气罩10,集气罩10的顶端设有抽风机11。通过上述设计,茶叶炒制过程中,通过集气罩10和抽风机11,可将茶叶炒制过程中的水汽及时抽走,有利于净化作业环境。具体的,所述机架1上设有水龙头12,且在机架1的顶端面上设有围水挡13;所述围水挡13呈U型状,其开口端连接至所述集气罩10;对应所述围水挡13,在机架1顶端面上开设有排水口14。作业时,将水龙头12通过进水管道与水源连接,排水口14通过排水管连接至机架1外侧,具体的,可将进水管道和排水管设置在机架1的内部,从而使得外观更加简洁、好看。采用上述设计,使得每次炒制茶叶结束后,可以快速的对炒锅2进行清洗。具体的,所述炒锅2由生铁材质铸成。生产实践发现,采用生铁材质铸成的炒锅2炒制的茶叶,具有更好的口感。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作业时,将待炒制的茶叶置于炒锅2中,通过温度控制器6设置茶叶炒制的温度,电磁加热机芯3工作,电磁感应线圈8产生交变磁场,磁力线穿透炒锅2,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感应出很强的感应涡流,从而产生大量的热对炒锅2中的茶叶进行杀青灭活;茶叶炒制过程中,可通过多档位温度开关7和变频器4调节温度,从而满足茶叶炒制过程中不同阶段对温度的需求;茶叶炒制完毕后,可通过来自于水龙头12的水对炒锅2进行清洗,清洗后液通过围水挡13中的排水口14排出到机架1外侧。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工电磁炒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外壳的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炒锅(2),机架(1)内部设置有电磁加热机芯(3)、变频器(4)以及风扇(16),机架(1)的前端面壳体上布置有显示面板(5)、温度控制器(6)和多档位温度开关(7);所述机架(1)的内部通过透气孔(17)与外界连通;所述炒锅(2)的外侧壁上适配有呈蚊香状的电磁感应线圈(8),在电磁感应线圈(8)上胶粘有若干呈米字状的磁条(9),所述电磁感应线圈(8)由多根漆包线组成;所述电磁感应线圈(8)的始端和末端均连接至所述电磁加热机芯(3);所述变频器(4)、风扇(16)、电磁感应线圈(8)以及温度控制器(6)均与所述电磁加热机芯(3)电连接,多档位温度开关(7)和显示面板(5)与温度控制器(6)电连接;所述电磁感应线圈(8)的外底部设有保温层(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工电磁炒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外壳的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炒锅(2),机架(1)内部设置有电磁加热机芯(3)、变频器(4)以及风扇(16),机架(1)的前端面壳体上布置有显示面板(5)、温度控制器(6)和多档位温度开关(7);所述机架(1)的内部通过透气孔(17)与外界连通;所述炒锅(2)的外侧壁上适配有呈蚊香状的电磁感应线圈(8),在电磁感应线圈(8)上胶粘有若干呈米字状的磁条(9),所述电磁感应线圈(8)由多根漆包线组成;所述电磁感应线圈(8)的始端和末端均连接至所述电磁加热机芯(3);所述变频器(4)、风扇(16)、电磁感应线圈(8)以及温度控制器(6)均与所述电磁加热机芯(3)电连接,多档位温度开关(7)和显示面板(5)与温度控制器(6)电连接;所述电磁感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西双版纳茗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