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足内翻的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1472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足内翻的矫正装置,包括足托、腿部固定套、电极片;所述足托通过踝关节连接件与腿部固定套相连,所述踝关节连接件为V形活动连接件;所述脚部固定套与足托可通过V形活动连接件实现伸缩及角度调节;所述腿部固定套其上设有电极连接部,所述电极片与所述电极连接部可拆卸相连,且所述电极片设于所述腿部固定套其内表面;所述电极片及所述电极连接部包括正负电极;可利用电脉冲治疗仪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极连接部的正负极相接,释放电脉冲,起到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纠正足内翻的同时,能够对防止踝关节的僵硬,维持踝关节屈伸活动度,有利于患者下肢功能的康复,且具有缓解肌肉痉挛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足内翻的矫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外科矫正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足内翻的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足内翻是很多脑卒中后患者常常遗留下的症状,一般都表现足内翻的畸形,足部与地面的接触不良,重心向前移动有困难,跨步或者是步数降低等,足内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后期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足内翻多因脑卒中小腿及足部的肌张力异常、肌张力失衡而引起,小腿的内后侧以及足底部肌群痉挛,进而出现足掌内翻,没有支撑能力,行走起来不稳定、费力的情况。临床上针对足内翻的治疗,除了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外,往往采取矫正器进行固定的方法进行矫正;而现有的矫正器械其效果不佳、成本较高,且踝关节屈伸功能受限,长期穿戴易导致踝关节僵硬,活动度明显变小,因此需要针对现有矫正装置进行改进,解决因佩戴矫正装置而出现踝关节屈伸受限的问题,并针对小腿后侧痉挛的腓肠肌进行电刺激,环节肌肉痉挛等。中国专利文献CN102949255A公开了一种用于支撑关节的矫形外科支撑系统,具有形状稳定的柔性的基体,该基体可围绕与关节邻接的肢体戴上并且具有锁合装置,该基体可通过这些锁合装置固定在与关节邻接的肢体上。形状稳定的延伸超过踝关节的外框架通过可调节的固定装置可拆卸地固定在该基体上,其中,该外框架支撑在与该关节邻接的肢体上。本专利文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与相关关节肢体适配性高,但灵活性低,无法维持踝关节屈伸活动度,也不具备缓解肌肉痉挛的功用。中国专利文献CN205041581U公开了一种踝足矫形器,属于矫形器具领域,包括足形基体、踝关节连接件、左小腿片和右小腿片,所述左小腿片、所述右小腿片分别通过踝关节连接件与所述足形基体连接,所述左小腿片和所述右小腿片可绕踝关节连接件向前转动,所述左小腿片与所述右小退片的踝后部通过第一宽度卡条固定连接,所述左小腿片与所述右小退片的上部通过小腿围度固定板连接,本专利文献的踝足矫形器可多方位调节,使矫正器适用范围广,不需再针对个人进行取模;可统一建模,流水线作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可以保证了矫形器的生产质量,本专利文献虽然提供了一种具有活动性的踝足矫正器,但其功能单一,且亦不具备缓解肌肉痉挛的功能。综上所述,亟需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纠正足内翻的同时,能够对防止踝关节的僵硬,维持踝关节屈伸活动度,有利于患者下肢功能的康复,且具有缓解肌肉痉挛功能的足内翻的矫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纠正足内翻的同时,能够对防止踝关节的僵硬,维持踝关节屈伸活动度,有利于患者下肢功能的康复,且具有缓解肌肉痉挛功能的足内翻的矫正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足内翻的矫正装置,包括足托、腿部固定套、电极片;所述足托通过踝关节连接件与所述腿部固定套活动相连;所述腿部固定套其上设有电极连接部,所述电极片与所述电极连接部可拆卸相连,且所述电极片设于所述腿部固定套其内表面;所述电极连接部可与外部供电设备连接;所述足托及所述腿部固定套其上皆设有若干搭扣。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踝关节连接件为V形活动连接件,所述V形活动连接件其两端端部分别与所述脚部固定套、所述足托活动相连。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极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腿部固定套其内表面的电极槽及外表面的电极插孔。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极片为圆形金属片状结构,其与所述电极槽相适配。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极片及所述电极连接部均包括正负电极。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搭扣为尼龙束带,其内壁设有柔软内衬。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腿部固定套还可以包括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套与所述第二固定套通过若干伸缩杆活动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部供电设备包括电脉冲治疗仪;且还应包括与所述电极连接部相适配的导线。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一种足内翻的矫正装置包括电极片,其腿部固定套上设有电极连接部,所述电极连接部与电极片可拆卸相连,且所述电极片设于腿部固定套内表面,可皮肤相接触,可随时利用外部供电设备,如电脉冲治疗仪,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极连接部相连,以实现电脉冲治疗,起到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2、本专利技术一种足内翻的矫正装置其腿部固定套与足托通过踝关节连接件活动相连,为维持踝关节的屈伸活动度提供自由度,有效的防止踝关节的僵硬,利于患者下肢功能的康复。3、所述踝关节连接件为V形活动连接件,所述V形活动连接件不仅能实现角度的调整,还能实现伸缩度的调整,使整个装置的使用更加灵活,所述V形活动连接件其连接部的松紧程度可调节,可满足不同程度的活动需要。4、所述腿部固定套还可以为通过伸缩杆活动连接的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使用时可以调整伸缩杆的长度,以找到合适的固定位置,使用灵活,且在发生肌肉痉挛需要电脉冲治疗时,可以通过所述伸缩杆调节电极片的所处高度,利于治疗。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足内翻的矫正装置立体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足内翻的矫正装置局部示意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足内翻的矫正装置所述踝关节连接件示意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足内翻的矫正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足内翻的矫正装置立体示意图。附图6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足内翻的矫正装置所述伸缩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足托2.腿部固定套3.电极片4.搭扣5.踝关节连接件6.电极连接部7.导线8.外部连接设备21.第一固定套22.第二固定套23.伸缩杆41.柔软内衬51.V形活动连接件61.电极槽62.电极插孔81.电脉冲治疗仪实施例1请参看附图1,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足内翻的矫正装置立体示意图;一种足内翻的矫正装置,包括足托1、腿部固定套2、电极片3;所述足托1与足底相适配,其开放的槽面上设置有两根搭扣4;请参看附图2,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足内翻的矫正装置局部示意图;所述搭扣4为尼龙束带,其内壁设有柔软内衬41,用于固定足背与所述足托1,其柔软内衬41贴于足背表面;所述足托1通过踝关节连接件5与所述腿部固定套2活动相连;请参看附图3,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足内翻的矫正装置所述踝关节连接件示意图;所述踝关节连接件5为V形活动连接件51,所述V形活动连接件51其两端端部分别与所述腿部固定套2、所述足托1活动相连,且所述V形活动连接件51其活动部位可通过螺栓进行紧固限制;所述腿部固定套2与所述足托1活动可通过所述V形活动连接件51实现伸缩调节与角度调节;所述腿部固定套2与大小腿相适配,其开放的槽面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足内翻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足托、腿部固定套、电极片;所述足托通过踝关节连接件与所述腿部固定套活动相连;所述腿部固定套其上设有电极连接部,所述电极片与所述电极连接部可拆卸相连,且所述电极片设于所述腿部固定套其内表面;所述电极连接部可与外部供电设备连接;所述足托及所述腿部固定套其上皆设有若干搭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足内翻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足托、腿部固定套、电极片;所述足托通过踝关节连接件与所述腿部固定套活动相连;所述腿部固定套其上设有电极连接部,所述电极片与所述电极连接部可拆卸相连,且所述电极片设于所述腿部固定套其内表面;所述电极连接部可与外部供电设备连接;所述足托及所述腿部固定套其上皆设有若干搭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内翻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踝关节连接件为V形活动连接件,所述V形活动连接件其两端端部分别与所述脚部固定套、所述足托活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内翻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腿部固定套其内表面的电极槽及外表面的电极插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足内翻的矫正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阳阳单春雷冯玲张宏赵庆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