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磁共振和CT成像设备性能评估的柔性模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45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磁共振和CT成像设备性能评估的柔性模体,包括柔性模体本体,所述柔性模体本体包括圆柱空腔层,所述圆柱空腔层的顶部设有开放式线对,所述开放式线对包括空腔圆柱体阵列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开放式线对和圆柱体空腔模块,可同时满足磁共振和CT设备的空间分辨率、图像均匀性,密度分辨率,低对比度分辨能力,图像信噪比等关键性能参数的测量需求,同时可以模拟人体脏器自发运动的情况,并获得这些自发运动对图像质量的可能影像,进而保证磁共振和CT设备实际临床诊断应用中成像质量的稳定性,为医生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磁共振和CT影像,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磁共振和CT成像设备性能评估的柔性模体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计量检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磁共振和CT成像设备性能评估的柔性模体。
技术介绍
以磁共振和CT成像为代表的医学影像技术在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中已成为常规诊断技术,绝大部分三甲医院均已配备磁共振和CT设备用于临床诊断。磁共振和CT成像技术均可提供人体内部三维计算机模型,其中磁共振技术的软组织分辨率高,可以实现功能成像,但在有金属植入物存在时应用受限;CT技术则可以无几何畸变地准确反映人体内部三维结构,且扫描较磁共振快,但存在电离辐射。因此磁共振和CT成像技术有互补性,且磁共振和CT设备均已成为临床诊断中不可或缺的影像诊断辅助设备。经过扫描,磁共振和CT设备最终获得三维影像,图像的质量一般通过一些性能指标来衡量,包括:空间分辨率,图像均匀性,密度分辨率,低对比度分辨能力,图像信噪比等。保证这些性能指标在一个稳定范围直接决定了整套设备提供的图像质量,若性能指标严重不稳定将可能影响到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同时设备参数,临床扫描参数,患者实际身体情况,设备元件状态,后处理软件等各项因素都可能会影响磁共振和CT设备的图像质量。因此,影响诊断辅助设备需要衡量图像质量和测量性能指标的标准方法。目前进行模体测量并获得相应参数是衡量磁共振和CT设备性能指标的常规方法。现有的磁共振和CT模体在应用中主要有两个限制:(1)磁共振和CT分别需要不同材料的模体,无法直接进行磁共振和CT设备之间的性能指标对比,且增加了测量的成本;(2)模体一般为硬质材料,无法形变,从而无法模拟人体中的脏器自发运动情况,和实际临床诊断情况有出入,从而无法真实反映在实际进行患者诊断时的图像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磁共振和CT成像设备性能评估的柔性模体,通过设置开放式线对和圆柱体空腔模块,可同时满足磁共振和CT设备的空间分辨率、图像均匀性,密度分辨率,低对比度分辨能力,图像信噪比等关键性能参数的测量需求,同时可以模拟人体脏器自发运动的情况,并获得这些自发运动对图像质量的可能影像,进而保证磁共振和CT设备实际临床诊断应用中成像质量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磁共振和CT成像设备性能评估的柔性模体,包括柔性模体本体,所述柔性模体本体包括圆柱空腔层,所述圆柱空腔层的顶部设有开放式线对,所述开放式线对包括空腔圆柱体阵列模块。优选的,所述空腔圆柱体阵列模块包括线对模块,所述线对模块包括一列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孔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列第二插孔。优选的,所述第一插孔的孔径为1MM,两列所述第二插孔均设有七组,七组所述第二插孔的中心孔的孔径为0.8MM,所述中心孔两侧的三组第二插孔孔径分别为0.2MM、0.4MM、0.6MM。优选的,所述线对模块的开放式空腔内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不大于空腔体积的铝片。优选的,所述空腔圆柱体阵列模块的开放式空腔内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不同浓度的磁共振或CT成像造影剂材料溶液。优选的,所述柔性模体本体由柔性材料制成,且柔性材料为柔性ABS材料。优选的,所述柔性材料和空气区域在磁共振和CT设备成像下均可明显分辨。优选的,所述柔性模体本体的承载力为1Mpa-2Mpa。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适用于磁共振和CT成像设备性能评估的柔性模体,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点: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开放式线对和圆柱体空腔模块,可同时满足磁共振和CT设备的空间分辨率、图像均匀性,密度分辨率,低对比度分辨能力,图像信噪比等关键性能参数的测量需求,同时可以模拟人体脏器自发运动的情况,并获得这些自发运动对图像质量的可能影像,进而保证磁共振和CT设备实际临床诊断应用中成像质量的稳定性,为医生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磁共振和CT影像,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柔性模体本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柔性模体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柔性模体本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柔性模体本体;2、开放式线对;3、圆柱空腔层;4、空腔圆柱体阵列模块;5、第一插孔;6、第二插孔;7、中心孔;8、线对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适用于磁共振和CT成像设备性能评估的柔性模体,包括柔性模体本体1,柔性模体本体1包括圆柱空腔层3,圆柱空腔层3的顶部设有开放式线对2,开放式线对2包括空腔圆柱体阵列模块4。空腔圆柱体阵列模块4包括线对模块8,线对模块8包括一列第一插孔5,第一插孔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列第二插孔6,第一插孔5的孔径为1MM,两列第二插孔6均设有七组,七组第二插孔6的中心孔7的孔径为0.8MM,中心孔7两侧的三组第二插孔6的孔径分别为0.2MM、0.4MM、0.6MM,线对模块8的开放式空腔内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不大于空腔体积的铝片。空腔圆柱体阵列模块4的开放式空腔内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不同浓度的磁共振或CT成像造影剂材料溶液。柔性模体本体1由柔性材料制成,且柔性材料为柔性ABS材料,柔性模体本体1的承载力为1Mpa-2Mpa,具有移动的硬性,防止受到挤压损坏。不含任何金属,可安全放入线圈进行成像,不改变磁场的分布,不会形成金属伪影;模块化组合,各插件可改变相对位置,便于后期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升级,加入其它试验插件,柔性材料和空气区域在磁共振和CT设备成像下均可明显分辨。结构原理:开放式线对2和圆柱体空腔模块4,可同时满足磁共振和CT设备的空间分辨率、图像均匀性,密度分辨率,低对比度分辨能力,图像信噪比等关键性能参数的测量需求,同时可以模拟人体脏器自发运动的情况,并获得这些自发运动对图像质量的可能影像,进而保证磁共振和CT设备实际临床诊断应用中成像质量的稳定性,为医生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磁共振和CT影像,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磁共振和CT成像设备性能评估的柔性模体,包括柔性模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模体本体(1)包括圆柱空腔层(3),所述圆柱空腔层(3)的顶部设有开放式线对(2),所述开放式线对(2)包括空腔圆柱体阵列模块(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磁共振和CT成像设备性能评估的柔性模体,包括柔性模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模体本体(1)包括圆柱空腔层(3),所述圆柱空腔层(3)的顶部设有开放式线对(2),所述开放式线对(2)包括空腔圆柱体阵列模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磁共振和CT成像设备性能评估的柔性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圆柱体阵列模块(4)包括线对模块(8),所述线对模块(8)包括一列第一插孔(5),所述第一插孔(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列第二插孔(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磁共振和CT成像设备性能评估的柔性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孔(5)的孔径为1MM,两列所述第二插孔(6)均设有七组,七组所述第二插孔(6)的中心孔(7)的孔径为0.8MM,所述中心孔(7)两侧的三组第二插孔(6)的孔径分别为0.2MM、0.4MM、0.6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启智夏勇金铸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数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