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智能眼底疾病诊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1145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智能眼底疾病诊断系统。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的诊断系统包括:(a)全自动眼底照相机(2),其包括:照相控制单元、底座(25)、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具有光学头(24)的照相机主体(21)、下颌托(23),和前额横档支架;(b)启动单元、(c)分析诊断单元和(d)控制子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全自动智能眼底疾病诊断系统具有眼底图像采集、疾病诊断、报告出具以及医疗或进一步转诊建议等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诊断系统能够大大节约医疗资源,适用于包括基层医疗机构在内的各个级别医疗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智能眼底疾病诊断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领域,具体涉及全自动智能眼底疾病诊断系统。
技术介绍
糖尿病是当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据2014年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已经达到3.82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七大重点管控眼病之一,是由于视网膜微血管损害导致严重影响视力甚至致盲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和最主要的致盲原因。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是完全可以预防和减轻的。糖尿病患者定期接受眼部(视网膜)检查可使90%的患者有效防止严重的视力下降。社区筛查和社区防治是DR整体防治中的关键。我国在DR在早期筛查干预中面临诸多困境。一方面,我国在各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的眼科资源和眼保服务能力上参差不齐。社区眼科专科门诊极少,眼病筛查设备落后,缺乏必要的简单易操作的自动化筛查设备。相较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居民可以在社区进行配镜及糖尿病患者眼科检查服务,我国社区的眼科设备配备尤显不足。自动化设备的缺乏也导致许多初级眼保健项目无法大规模开展。与此同时,目前国内外医学上传统的诊断方法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诊断结果的正误与医生的医疗水平密切相关。虽总体上,我国拥有一定数量的医生专家,但相对各专科医院,特别是中、小型及偏远地区的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家的数量比较是少数,导致DR误诊率偏高,给病人和家属带来无尽痛苦与遗憾;另一方面,三级医院或特色医院的眼科专业医师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由于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合理,导致病人无论大病小病都到三级医院就诊。综上所述,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一种便于用户(尤其是DR患者、糖尿病患者,或其他易感对象)自助进行眼底筛查的全自动智能眼底疾病诊断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便于用户(尤其是DR患者、糖尿病患者,或其他易感对象)自助进行眼底筛查的全自动智能眼底疾病诊断系统。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智能眼底疾病诊断系统,所述的诊断系统包括:(a)全自动眼底照相机(2),其包括:照相控制单元、底座(25)、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具有光学头(24)的照相机主体(21)、下颌托(23),和前额横档支架;且所述全自动眼底照相机用于在所述照相控制单元控制下,对用户进行眼底拍照,从而获取所述用户的眼底图像;(b)启动单元,所述启动单元与照相控制单元信号连接,用于启动全自动眼底照相机的自动拍照程序以获取用户的眼底图像;其中,所述启动单元被设置为由用户自行控制和/或被设置为当用户就位后自动启动;和(c)分析诊断单元,所述分析诊断单元用于分析由全自动眼底照相机获取的用户的眼底图像,并进行眼底疾病的诊断。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诊断系统还包括:(d)控制子系统,所述控制子系统与全自动眼底照相机和分析诊断单元信号连接。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启动单元选自下组:用户自控型启动单元、就位自启型启动单元、或其组合。在另一优选例中,用户自控型启动单元包括供用户按压的启动开关。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就位自启型启动单元包括:用于探测用户头部是否就位的就位探测器,以及与所述就位探测器信号连接的启动控制单元,并且所述启动控制单元设有一计时器,所述计时器对就位后时间进行计时,记为t1,并且当t1大于等于预定的就位时间t0(即t1≥t0)时,则所述启动控制单元发出启动信号,启动所述全自动眼底照相机的自动拍照程序。在另一优选例中,t0为2-10秒,较佳地3-10秒,更佳地4-8秒。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计时器在检测到用户头部就位后开始计时,并在头部保持就位的情况下持续计时;如果所述就位探测器检测到用户头部偏离或离开,则所述计时器终止计时,并将计时归为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前额横档支架包括前额横档(22),以及第一支撑杆(26a)和第二支撑杆(26b)。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启动单元为手动触发式的,或者自动触发式的。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启动单元为手动触发式的,且所述启动单元包括用于用户自助启动眼底照相机的手动触发开关(27);且所述手动触发开关设置于全自动眼底照相机的底座;或者独立地设置于全自动眼底照相机的周边。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手动触发式的启动单元为按键开关。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启动单元为所述自动触发式的,且所述自动触发式的启动单元包括用于探测用户头部是否就位的就位探测器(所述自动触发式的启动单元用于当用户就位后自动开启全自动眼底照相机)。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就位探测器包括:设于前额横档(22)的第二传感器(26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就位探测器还包括:设于第一支撑杆(26a)和第二支撑杆(26b)的第三传感器(26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就位探测器包括第二传感器(262)和第三传感器(26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用于探测用户是否将额头紧靠前额横档)。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三传感器为距离传感器。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三传感器分别设于第一支撑杆(26a)和第二支撑杆(26b)的对应位置(或对称位置)。在另一优选例中,设于第一支撑杆(26a)的第三传感器和设于第二支撑杆(26b)的第三传感器是对称设置的。在另一优选例中,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杆(26a)的所第三传感器和位于第二支撑杆(26b)的所第三传感器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控制子系统还包括交互界面。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启动单元是独立于全自动眼底照相机的,或集成于全自动眼底照相机的。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全自动眼底照相机还包括虹膜识别模块,所述的虹膜识别模块与照相控制单元信号连接。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照相机主体(21)设有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使所述照相机主体(21)可以在相对于所述底座的水平方向(X轴和Y轴)以及垂直方向(Z轴方向)上移动。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下颌托(23)设有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使所述下颌托(23)在垂直方向上(Z轴方向)移动。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诊断系统还包括:(e)语音提示单元,所述语音提示单元用于发出提示用户的预设声音;优选地,所述语音提示单元与控制子系统信号连接。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诊断系统还包括:(f-1)身份识别单元;和(f-2)用户信息子系统。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包括指纹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和/或身份证件读卡模块。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诊断系统还包括:(g)图像审核单元,所述图像审核单元用于审核由全自动眼底照相机获取的图像是否符合预设的图像标准;优选地,所述图像审核单元与控制子系统信号连接。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诊断系统还包括:(h)结果输出单元,且所述结果输出单元与控制子系统信号连接。在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智能眼底疾病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诊断系统包括:/n(a)全自动眼底照相机(2),其包括:照相控制单元、底座(25)、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具有光学头(24)的照相机主体(21)、下颌托(23),和前额横档支架;且所述全自动眼底照相机用于在所述照相控制单元控制下,对用户进行眼底拍照,从而获取所述用户的眼底图像;/n(b)启动单元,所述启动单元与照相控制单元信号连接,用于启动全自动眼底照相机的自动拍照程序以获取用户的眼底图像;其中,所述启动单元被设置为由用户自行控制和/或被设置为当用户就位后自动启动;/n(c)分析诊断单元,所述分析诊断单元用于分析由全自动眼底照相机获取的用户的眼底图像,并进行眼底疾病的诊断;和/n(d)控制子系统,所述控制子系统与全自动眼底照相机和分析诊断单元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智能眼底疾病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诊断系统包括:
(a)全自动眼底照相机(2),其包括:照相控制单元、底座(25)、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具有光学头(24)的照相机主体(21)、下颌托(23),和前额横档支架;且所述全自动眼底照相机用于在所述照相控制单元控制下,对用户进行眼底拍照,从而获取所述用户的眼底图像;
(b)启动单元,所述启动单元与照相控制单元信号连接,用于启动全自动眼底照相机的自动拍照程序以获取用户的眼底图像;其中,所述启动单元被设置为由用户自行控制和/或被设置为当用户就位后自动启动;
(c)分析诊断单元,所述分析诊断单元用于分析由全自动眼底照相机获取的用户的眼底图像,并进行眼底疾病的诊断;和
(d)控制子系统,所述控制子系统与全自动眼底照相机和分析诊断单元信号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额横档支架包括前额横档(22),以及第一支撑杆(26a)和第二支撑杆(26b)。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单元为手动触发式的,且所述启动单元包括用于用户自助启动眼底照相机的手动触发开关(27);
且所述手动触发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丽娜邹海东徐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