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申请涉及胶囊内窥镜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阶段,使用胶囊内窥镜对人体消化道进行常规检查,是市场上较为先进的一种诊查手段。相较于插入传统电子内窥镜,吞服胶囊内窥镜不会引起检查者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也减小交叉感染的可能性。现有技术中,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包括三轴位移底座和连接于三轴位移底座的磁控装置,磁控装置具有两个自由度,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整体调节磁控装置可具有五个自由度,该三轴位移底座可带动磁控装置在三个方向上自由运动,其中,三轴位移底座设置有X轴平移组件、Y轴平移组件和Z轴平移组件,这无疑造成胶囊内窥镜系统整体体积较大,结构复杂组装繁琐,且价格比较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简化整机结构,且可准确调节磁控装置位置。上述目标和其他目标将通过独立权利要求中的特征来达成。进一步的实现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体现。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包括支架、悬臂、旋转组件和第一平移组件,悬臂连接于支架,悬臂上设置有磁控装置,旋转组件用于带动支架旋转,第一平移组件用于带动支架或磁控装置平移,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平移组件平移和/或旋转组件转动以调节磁控装置的二维空间位置。本申请中,通过旋转组件实现了磁控装置在一定范围内的移动,避免了在底部需要搭建两套平移组件,而形成复杂的搭建结构,本申请仅通过一平移组件和旋转组件即可准确调节磁控装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1);/n悬臂(2),连接于所述支架(1),所述悬臂(2)上设置有磁控装置(3);/n旋转组件(4),用于带动所述支架(1)旋转;/n第一平移组件(5),用于带动所述支架(1)或所述磁控装置(3)平移;/n所述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平移组件(5)平移和/或所述旋转组件(4)转动以调节所述磁控装置(3)的二维空间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
悬臂(2),连接于所述支架(1),所述悬臂(2)上设置有磁控装置(3);
旋转组件(4),用于带动所述支架(1)旋转;
第一平移组件(5),用于带动所述支架(1)或所述磁控装置(3)平移;
所述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平移组件(5)平移和/或所述旋转组件(4)转动以调节所述磁控装置(3)的二维空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4)包括座体(41)、回转轴承(42)和驱动部件(43);
所述回转轴承(42)安装于所述座体(41),所述支架(1)连接于所述回转轴承(42),所述驱动部件(43)驱动连接于所述回转轴承(42)或所述支架(1),以使得所述支架(1)带动所述磁控装置(3)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轴承(42)包括内圈(421)和外圈(422),所述内圈(421)固定连接于所述座体(41),所述支架(1)连接于所述外圈(422),所述驱动部件(43)驱动连接于所述外圈(422),使得所述外圈(422)带动所述支架(1)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43)包括第一电机(431)和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431)的蜗杆(432);
所述外圈(422)的外周面设有齿槽;
所述蜗杆(432)与所述外圈(422)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移组件(5)设于所述悬臂(2);
所述磁控装置(3)连接于所述第一平移组件(5);
所述第一平移组件(5)带动所述磁控装置(3)沿所述悬臂(2)平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2)包括避让条槽(21);
所述第一平移组件(5)沿所述避让条槽(21)延伸设置;
所述磁控装置(3)包括连接架(31)和安装有磁体的壳部(32);
所述连接架(31)连接于所述第一平移组件(5);
所述壳部(32)连接于所述连接架(31);
所述第一平移组件(5)驱动所述连接架(31),以带动所述壳部(32)沿所述悬臂(2)平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邦,段晓东,王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