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炒菜机圆筒形锅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438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炒菜机圆筒形锅体结构,由锅体、颈部、锅盖、锅底和筋组成,结构简单;颈部直径小于锅体直径2厘米左右,颈部与锅体之间为圆弧形连接,在使用时能够保证汤不会震荡出来;筋有四根,四根筋呈对称十字形分布在圆筒形锅体和半圆形锅底的内壁上,筋为圆弧形长条状,筋与锅体和锅底之间为圆弧连接,在炒菜过程中通过锅体的正向、反向旋转和筋的阻挡实现菜品自动翻炒,适用于自动炒菜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炒菜机圆筒形锅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体结构,尤其是在自动炒菜机上使用的圆筒形锅体结构。
技术介绍
人们每天花费在做饭上的时间为两个小时左右。由于炒菜需要的各种原材料繁多,包括各种蔬菜、肉类、佐料、调味品等,而且不同的菜式需要的原材料和加工方法也不相同,因此炒菜还是需要人们自己动手进行操作,这样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味道、火候全靠厨师的经验掌握,时好时坏,并不稳定。因此,自动炒菜机能够大大减轻人们的日常负担,需要对自动炒菜机的相关技术开展系统研究。炒菜过程中,通常包含热锅、加油、加菜、翻炒、加调料和出锅等步骤。其中,在自动炒菜机上如何完成翻炒动作,是提高菜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自动炒菜机圆筒形锅体结构,使其能够实现菜品自动翻炒。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炒菜机圆筒形锅体结构由锅体、颈部、锅盖、锅底和筋组成,其中,锅体为圆筒形;颈部位于锅体上部,颈部为圆筒形,颈部直径小于锅体直径2厘米左右,颈部与锅体之间为圆弧连接;锅盖安置在颈部顶端;锅底位于锅体底部,锅底为半圆形;筋有四根,四根筋呈对称十字形分布在圆筒形锅体和半圆形锅底的内壁上,筋为圆弧形长条状,筋与锅体和锅底之间为圆弧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炒菜机圆筒形锅体结构具有积极的效果:由锅体、颈部、锅盖、锅底和筋组成,结构简单;颈部直径小于锅体直径2厘米左右,颈部与锅体之间为圆弧形连接,在使用时能够保证汤不会震荡出来;筋有四根,四根筋呈对称十字形分布在圆筒形锅体和半圆形锅底的内壁上,筋为圆弧形长条状,筋与锅体和锅底之间为圆弧连接,在炒菜过程中通过锅体的正向、反向旋转和筋的阻挡实现菜品自动翻炒,适用于自动炒菜机。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看附图:附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附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附图1和附图2的结构包括:锅盖1,颈部2,锅体3,筋4,锅底5。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炒菜机圆筒形锅体结构由锅体3、颈部2、锅盖1、锅底5和筋4组成,其中,锅体3为圆筒形;颈部2位于锅体3上部,颈部2为圆筒形,颈部2直径小于锅体3直径2厘米左右,颈部2与锅体3之间为圆弧形连接;锅盖1安置在颈部2顶端;锅底5位于锅体3底部,锅底5为半圆形;筋4有四根,四根筋4呈对称十字形分布在圆筒形锅体3和半圆形锅底5的内壁上,筋4为圆弧形长条状,筋4与锅体3和锅底5之间为圆弧连接。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涉及上面所述的所有变化形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炒菜机圆筒形锅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由锅体(3)、颈部(2)、锅盖(1)、锅底(5)和筋(4)组成,其中,锅体(3)为圆筒形;颈部(2)位于锅体(3)上部,颈部(2)为圆筒形,颈部(2)直径小于锅体(3)直径2厘米左右,颈部(2)与锅体(3)之间为圆弧形连接;锅盖(1)安置在颈部(2)顶端;锅底(5)位于锅体(3)底部,锅底(5)为半圆形;筋(4)有四根,四根筋(4)呈对称十字形分布在圆筒形锅体(3)和半圆形锅底(5)的内壁上,筋(4)为圆弧形长条状,筋(4)与锅体(3)和锅底(5)之间为圆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炒菜机圆筒形锅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由锅体(3)、颈部(2)、锅盖(1)、锅底(5)和筋(4)组成,其中,锅体(3)为圆筒形;颈部(2)位于锅体(3)上部,颈部(2)为圆筒形,颈部(2)直径小于锅体(3)直径2厘米左右,颈部(2)与锅体(3)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