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胃保护赖氨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1403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瘤胃保护赖氨酸,所述的瘤胃保护赖氨酸包括载体和分散于所述的载体中的L‑赖氨酸盐酸盐和pH敏感剂,其中,所述的瘤胃保护赖氨酸中各组分的质量含量分别为:L‑赖氨酸盐酸盐30%~55%,载体43%~66%,pH敏感剂1.5%~4.0%。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相应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瘤胃保护赖氨酸及其制备方法,成品为均匀的半球状颗粒,其直径4~10mm,比表面积小,功能性物质暴露少,过瘤胃率≥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瘤胃保护赖氨酸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畜牧业
,具体是指一种瘤胃保护赖氨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研究表明,在奶牛生产中,以玉米型为主的日粮,赖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随血液到达乳腺参与乳蛋白的合成和其它生理功能。但是由于奶牛瘤胃特殊的微生物发酵功能,赖氨酸会在短时间内被瘤胃微生物分泌的脱氨酶分解成酮酸和氨,或直接被微生物吸收利用,从而导致通过瘤胃到达小肠的赖氨酸的量不足,达不到补充赖氨酸的目的,所以过瘤胃赖氨酸开发意义重大。随着奶业的迅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牛奶和乳制品的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但目前国内年存栏1000头以下的养殖场比重较大(约有70%),因养殖条件有限、养殖水平较低等原因,生乳乳品质偏低,尤其是乳蛋白,平均乳蛋白率不到3%。目前许多乳企在购买原乳时实行按质论价的原则进行采购,价格从3.2元/kg至5.0元/kg不等,主要以原乳中蛋白质含量作为定价指标。据了解,夏季部分地区原乳中乳蛋白含量低于2.9%或冬季乳蛋白含量低于3.1%时,则可能被拒收,而且在乳蛋白高于原乳采购标准的基础上乳蛋白含量每增加0.1个百分点,则奶价增加约0.1元/kg。假设一个万头牧场的泌乳牛有5000头,以平均年单产为8t(全国平均7.4吨)计,若乳蛋白率提高0.1%,则每年因原乳价格的提高而增加的收入可达400万元。从日粮营养调控的角度入手调节小肠氨基酸代谢平衡,是提高蛋白利用率和乳蛋白率最有效的途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在奶牛日粮中直接添加瘤胃保护型限制性氨基酸。为提升赖氨酸相关产品的利用率,过瘤胃赖氨酸产品受到越来越多行业内人员的关注,过瘤胃赖氨酸产品也不断涌现。相关专利无一例外全部采用制粒—包衣工艺生产,此工艺生产工序繁杂,涉及的加工设备很多,加工成本较高(约4000元/吨);有些专利中所用的高分子包衣材料如丙烯酸树脂Ⅳ和壳聚糖,不仅原料成本高,配制包衣液时还必须使用乙醇等危险性原辅料,不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另外,包衣后的产品多以椭球或短柱型颗粒存在,包衣后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变形破裂,功能性物质暴露,接触瘤胃液后迅速被瘤胃微生物降解利用,过瘤胃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生产工艺繁复、生产成本高、瘤胃保护效果不稳定的缺点,提供一种产品一次成型、功能性物质暴露少、过瘤胃率≥80%的瘤胃保护赖氨酸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瘤胃保护赖氨酸,所述的瘤胃保护赖氨酸包括载体和分散于所述的载体中的L-赖氨酸盐酸盐和pH敏感剂,其中,所述的瘤胃保护赖氨酸中各组分的质量含量分别为:L-赖氨酸盐酸盐30%~55%,载体43%~66%,pH敏感剂1.5%~4.0%。较佳地,所述的pH敏感剂为蔗糖、乳糖、表面活性剂、碳酸钙、脂肪酸钙或脂肪酸镁的一种或多种。较佳地,所述的载体为饱和脂肪醇、脂肪酸、巴西棕榈蜡、蜂蜡、氢化大豆油或氢化蓖麻油的一种或多种。较佳地,所述的瘤胃保护赖氨酸为半球状颗粒,直径为4~10m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的瘤胃保护赖氨酸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熔化载体;(2)将L-赖氨酸盐酸盐和pH敏感剂分散在熔化的载体中,物料温度保持80~110℃;(3)将物料输送至布料器,通过所述的布料器,物料掉落至匀速运动的光滑钢带上均匀排布,在光滑钢带的移动过程中,冷却固化,得到所述的瘤胃保护赖氨酸。较佳地,在所述的步骤(2)中,L-赖氨酸盐酸盐原料经过粉碎后加入熔化的载体中。较佳地,在所述的步骤(3)中,通过调节布料器孔径、齿轮泵频率和钢带转速控制产品粒径。较佳地,所述的齿轮泵频率为20~45Hz,所述的钢带电机频率为15~40Hz,所述的布料器孔径为1.2、1.5或1.8mm。较佳地,在所述的步骤(3)中,钢带下方设置冷凝水系统。较佳地,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4):过筛,筛网规格为:上层2~6目,下层10目,筛中物为所述的瘤胃保护赖氨酸。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瘤胃保护赖氨酸及其制备方法,成品为均匀的半球状颗粒,其直径4~10mm,比表面积小,功能性物质暴露少,过瘤胃率≥8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法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瘤胃保护赖氨酸,成品外形为均匀的半球状颗粒,颗粒直径为4~10mm,远大于市场上同类产品(0.6~3mm),比表面积小,功能性物质暴露少,过瘤胃率≥80%(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同类产品的过瘤胃率约为40%);并且,机械强度高,混合配料过程中即使破碎,仍具备较好的过瘤胃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瘤胃保护赖氨酸,包括载体和分散于所述的载体中的L-赖氨酸盐酸盐和pH敏感剂,其中,L-赖氨酸盐酸盐为功能性物质。由于载体对功能性物质L-赖氨酸盐酸盐的保护,产品可以安全过瘤胃,在通过真胃时,pH敏感剂被胃酸迅速破坏,之后载体也在各种酶作用下逐渐分解,将L-赖氨酸盐酸盐释放出来,达到“能保护,放得出”的目的。在所述的瘤胃保护赖氨酸中,各组分的质量含量分别为:L-赖氨酸盐酸盐30%~55%,载体43%~66%,pH敏感剂1.5%~4.0%。所述的pH敏感剂可以为蔗糖、乳糖、表面活性剂、碳酸钙、脂肪酸钙或脂肪酸镁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碳酸钙或脂肪酸钙。pH敏感剂,与酸反应的速度快,经过真胃环境后,作为致孔剂,能够在小肠快速释放,优选碳酸钙或脂肪酸钙,能够起到补充Ca2+的作用。所述的载体为过瘤胃材料,可以为饱和脂肪醇、脂肪酸、巴西棕榈蜡、蜂蜡、氢化大豆油或氢化蓖麻油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的瘤胃保护赖氨酸的方法,在制备方法中,采用回转钢带式熔融造粒设备,具体为:将L-赖氨酸盐酸盐原料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超声波振动筛筛分后备用;将载体加热熔化,待完全熔化后将粉碎过筛的L-赖氨酸盐酸盐和pH敏感剂均匀分散在熔化的载体中,经充分搅拌,物料温度达到90℃以上;通过齿轮泵输送至回转钢带式熔融造粒设备的布料器,物料从布料器掉落至匀速运动的光滑钢带上均匀排布,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逐渐冷却固化,借助回转钢带式熔融造粒机特殊的设计,半球颗粒被铲料板剥离,落入集料仓,过筛后包装即得成品。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采用熔融造粒技术,即嵌入式熔融造粒技术,与包被式保护技术相比,产品耐机械混合,即使破裂仍具备较好的过瘤胃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产品采用回转钢带式熔融造粒机生产,产品可以一次成型,颗粒大小均匀,可以通过调节齿轮泵频率、钢带转速控制最终产品的粒径。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中,涉及回转钢带式熔融造粒设备,可以以高效滴丸机,喷雾冷凝造粒机替代,同样可以弥补目前市面上过瘤胃赖氨酸生产工序繁复、成本高、瘤胃保护效果不稳定等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的瘤胃保护赖氨酸的方法的实施例:1)将L-赖氨酸盐酸盐粉碎:螺旋进料机进料速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瘤胃保护赖氨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瘤胃保护赖氨酸包括载体和分散于所述的载体中的L-赖氨酸盐酸盐和pH敏感剂,其中,所述的瘤胃保护赖氨酸中各组分的质量含量分别为:L-赖氨酸盐酸盐30%~55%,载体43%~66%,pH敏感剂1.5%~4.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瘤胃保护赖氨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瘤胃保护赖氨酸包括载体和分散于所述的载体中的L-赖氨酸盐酸盐和pH敏感剂,其中,所述的瘤胃保护赖氨酸中各组分的质量含量分别为:L-赖氨酸盐酸盐30%~55%,载体43%~66%,pH敏感剂1.5%~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瘤胃保护赖氨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H敏感剂为蔗糖、乳糖、表面活性剂、碳酸钙、脂肪酸钙或脂肪酸镁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瘤胃保护赖氨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为饱和脂肪醇、脂肪酸、巴西棕榈蜡、蜂蜡、氢化大豆油或氢化蓖麻油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瘤胃保护赖氨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瘤胃保护赖氨酸为半球状颗粒,直径为4~10mm。


5.一种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瘤胃保护赖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熔化载体;
(2)将L-赖氨酸盐酸盐和pH敏感剂分散在熔化的载体中,物料温度保持80~110℃;
(3)将物料输送至布料器,通过所述的布料器,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晓龙洪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美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