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减震降噪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26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10
属于减震降噪结构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减震降噪机构,包括防护板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防护板的两端,其中一组所述安装座的一侧通过螺杆安装有电机底座,所述电机底座远离所述安装座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外侧安装有防护网,所述安装座的内部通过橡胶垫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所述联轴器远离所述电机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转轴,所述安装座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减震组件,且第一减震组件的底部安装有上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已解决现有设备减震降噪效果不理想和不稳定性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减震降噪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震降噪结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减震降噪机构,属于电机减震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为了使电机可以更好的工作,减震降噪机构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应用,将电机置于内壳体的内部,使其插入底座中,扳动第一夹圈与第二夹圈,使二者相互扣接,夹住电机,然后拧动螺栓,使其顺着螺母依次插入第二夹圈和第一夹圈中,使第一夹圈与第二夹圈相互卡接,夹住电机,防止其松动,当电机发出噪音时,由于内壳体首先对电机的声音有一定的屏蔽作用,所以使噪音的分贝得以降低,而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留有一段空间,致使声音在传递的过程中再一次衰减,从而降低了噪音的大小,当电机受到撞击或是颠簸时,外壳体首先受到碰撞,保护了电机,受撞的外壳体会挤压连杆,使其底端顺着滑道移动,从而倾倒挤压第三弹簧,使其发生形变,从而达到了缓冲效果,而在颠簸时,电机左右两侧的第一立柱会压下第一弹簧,使其形变,以此来进行缓冲,而底座底部的第二弹簧也会因为颠簸而受压,发生形变,从而配合第一弹簧缓冲,保护了电机。但是由于其散热效果差且减震设计不够合理,防止不够便捷,无法很好的与现有电机组合在一起,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一种电机减震降噪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电机减震降噪机构,通过启动电机并使其外壳震动,通过电机的震动从而带动安装座震动,通过第一支持筒受力运动,进而带动第一弹簧运动,在其反作用力下起来良好的减震作用,通过上底座的运动,进而带动滑块运动,通过滑块带动连杆运动,进而带动第二弹簧运动,进一步起到减震作用,通过启动风机进而起到良好的加热作用,有利于减震和降噪风机可以起到散热效果弹簧起到了稳定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电机减震降噪机构,包括防护板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防护板的两端,其中一组所述安装座的一侧通过螺杆安装有电机底座,所述电机底座远离所述安装座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外侧安装有防护网,所述安装座的内部通过橡胶垫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远离所述电机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转轴,所述安装座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减震组件,且第一减震组件的底部安装有上底座,所述上底座底部的两侧安装有第二减震组件,且第二减震组件的底部安装有下底座。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座底部的第一支持筒,所述第一支持筒内顶部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所述第一支持筒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支持筒,所述第二支持筒的底部安装在所述上底座的顶部。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上底座底部两侧的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的底部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滑道的一端铰接有第二铰接座,且所述第二铰接座焊接在所述下底座的顶部。优选的,所述连杆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所述连杆的一端焊接在所述滑块的顶部。优选的,所述滑块为T型结构,且所述滑道为与所述该T型结构的滑块相互配合的U型结构。优选的,所述防护网外侧安装有活性炭过滤网,所述上底座和所述下底座皆为不锈钢底座。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外侧设有铝合金导温外壳,所述橡胶垫采用耐高温橡胶垫。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持筒与所述所述上底座之间安装有连接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启动电机并使其外壳震动,通过电机的震动从而带动安装座震动,通过第一支持筒受力运动,进而带动第一弹簧运动,在其反作用力下起来良好的减震作用,通过上底座的运动,进而带动滑块运动,通过滑块带动连杆运动,进而带动第二弹簧运动,进一步起到减震作用,通过启动风机进而起到良好的加热作用,有利于减震和降噪风机可以起到散热效果弹簧起到了稳定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A出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B出结构放大图。图中:1、风机;2、电机底座;3、防护板;4、橡胶垫;5、电机;6、转轴;7、上底座;8、下底座;9、第一支持筒;10、第一弹簧;11、第二支持筒;12、滑块;13、滑道;14、连杆;15、第二弹簧;16、连接座;17、联轴器;18、防护网;19、安装座;20、第一铰接座;21、第二铰接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一种电机减震降噪机构,包括防护板3和安装座19,安装座19安装在防护板3的两端,其中一组安装座19的一侧通过螺杆安装有电机底座2,电机底座2远离安装座19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风机1,风机1的外侧安装有防护网18,安装座19的内部通过橡胶垫4设有电机5,电机5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联轴器17,联轴器17远离电机5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转轴6,安装座19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减震组件,且第一减震组件的底部安装有上底座7,上底座7底部的两侧安装有第二减震组件,且第二减震组件的底部安装有下底座8。通过启动电机5并使其外壳震动,通过电机5的震动从而带动安装座19震动,从而带动第一减震组件震动同时带动第二减震组件震动,从而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通过启动风机1进而起到良好的加热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减震组件包括安装在安装座19底部的第一支持筒9,第一支持筒9内顶部安装有第一弹簧10,第一弹簧10远离第一支持筒9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支持筒11,第二支持筒11的底部安装在上底座7的顶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减震组件包括安装在上底座7底部两侧的滑块12,滑块12的外侧设有滑道13,滑道13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铰接座20,第一铰接座20的底部铰接有连杆14,连杆14远离滑道13的一端铰接有第二铰接座21,且第二铰接座21焊接在下底座8的顶部。在本实施例中,连杆14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弹簧15,且第二弹簧15远离连杆14的一端焊接在滑块12的顶部。在本实施例中,滑块12为T型结构,且滑道13为与该T型结构的滑块12相互配合的U型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防护网18外侧安装有活性炭过滤网,上底座7和下底座8皆为不锈钢底座,在本实施例中,电机5的外侧设有铝合金导温外壳,橡胶垫4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减震降噪机构,包括防护板(3)和安装座(19),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9)安装在所述防护板(3)的两端,其中一组所述安装座(19)的一侧通过螺杆安装有电机底座(2),所述电机底座(2)远离所述安装座(19)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风机(1),所述风机(1)的外侧安装有防护网(18),所述安装座(19)的内部通过橡胶垫(4)设有电机(5),所述电机(5)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联轴器(17),所述联轴器(17)远离所述电机(5)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转轴(6),所述安装座(19)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减震组件,且第一减震组件的底部安装有上底座(7),所述上底座(7)底部的两侧安装有第二减震组件,且第二减震组件的底部安装有下底座(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减震降噪机构,包括防护板(3)和安装座(19),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9)安装在所述防护板(3)的两端,其中一组所述安装座(19)的一侧通过螺杆安装有电机底座(2),所述电机底座(2)远离所述安装座(19)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风机(1),所述风机(1)的外侧安装有防护网(18),所述安装座(19)的内部通过橡胶垫(4)设有电机(5),所述电机(5)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联轴器(17),所述联轴器(17)远离所述电机(5)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转轴(6),所述安装座(19)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减震组件,且第一减震组件的底部安装有上底座(7),所述上底座(7)底部的两侧安装有第二减震组件,且第二减震组件的底部安装有下底座(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减震降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9)底部的第一支持筒(9),所述第一支持筒(9)内顶部安装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远离所述第一支持筒(9)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支持筒(11),所述第二支持筒(11)的底部安装在所述上底座(7)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减震降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上底座(7)底部两侧的滑块(1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斌胡大龙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巨舟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