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马鞍面数学方程形态旋转展示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0848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等数学马鞍面数学方程形态旋转展示平台,其结构包括展示平台、支撑轴、马鞍面模型、支撑箱体、控制按钮,展示平台置于支撑箱体上方,支撑轴通过焊接连接于展示平台顶部,马鞍面模型嵌固于支撑轴末端,支撑箱体表面设有控制按钮,展示平台包括底座、支撑柱、升降柱,底座设有升降腔、转轴、卡齿,升降柱设有卡槽、底板,支撑箱体设有箱体内部、固定块、转杆、转齿,通过支撑轴将马鞍面模型安装在展示平台上,在卡齿与卡槽的配合与转轴的转动下,展示平台下方的升降柱在支撑柱内部升降,从而改变展示平台的高度及改变马鞍面模型的教学高度,方便于不同身高的教师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等数学马鞍面数学方程形态旋转展示平台
本技术涉及展示平台
,尤其是涉及到高等数学马鞍面数学方程形态旋转展示平台。
技术介绍
高等数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思维的培养,通常使用展示平台辅助教学直观展现数学方程所具有的几何意义,尤其是用在高等数学马鞍面数学方程形态的教学上。目前现有的高等数学马鞍面数学方程形态旋转展示平台,由于马鞍面模型固定在支撑轴上,高度不能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导致不便于不同身高的教师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高等数学马鞍面数学方程形态旋转展示平台,由于马鞍面模型固定在支撑轴上,高度不能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导致不便于不同身高的教师进行使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高等数学马鞍面数学方程形态旋转展示平台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高等数学马鞍面数学方程形态旋转展示平台,其结构包括展示平台、支撑轴、马鞍面模型、支撑箱体、控制按钮,所述展示平台置于支撑箱体上方,所述支撑轴通过焊接连接于展示平台顶部,所述马鞍面模型嵌固于支撑轴末端,所述支撑箱体表面设有控制按钮,所述展示平台包括底座、支撑柱、升降柱,所述底座设于展示平台下方,所述支撑柱通过焊接连接于底座上表面,所述升降柱过程于支撑柱内部,所述底座设有升降腔、转轴、卡齿,所述升降腔嵌设于底座内部,所述转轴配合安装于升降腔内部,所述卡齿均匀嵌固于转轴四组,所述升降柱设有卡槽、底板,所述卡槽嵌设于升降柱一侧,所述底板通过焊接连接于升降柱底部,所述支撑箱体设有箱体内部、固定块、转杆、转齿,所述箱体内部嵌设于支撑箱体内部,所述固定块通过焊接连接于箱体内部底部,所述转杆通过间隙连接于固定块上表面,所述转齿嵌固于转杆四周。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升降柱顶部通过焊接连接于展示平台底部。更进一步的说,所述支撑柱、升降柱与转轴有四组。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卡槽与卡齿互相咬合,所述底板为圆饼形。更进一步的说,所述转齿顶部通过焊接与底座底部相连,所述底座通过间隙连接于支撑箱体上壁。有益效果本技术高等数学马鞍面数学方程形态旋转展示平台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支撑轴将马鞍面模型安装在展示平台上,在卡齿与卡槽的配合与转轴的转动下,展示平台下方的升降柱在支撑柱内部升降,从而改变展示平台的高度及改变马鞍面模型的教学高度,方便于不同身高的教师进行使用;2.本技术支撑箱体内部的电机带动转齿与转杆在固定块上转动,使得转齿上方的底座带动展示平台进行转动,从而改变马鞍面模型的教学角度,使学生能够观察到不同状态下的马鞍面模型。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高等数学马鞍面数学方程形态旋转展示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展示平台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旋转展示平台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展示平台1、支撑轴2、马鞍面模型3、支撑箱体4、控制按钮5、底座a、支撑柱b、升降柱c、升降腔a1、转轴a2、卡齿a3、卡槽c1、底板c2、箱体内部d、固定块d1、转杆d2、转齿d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高等数学马鞍面数学方程形态旋转展示平台,其结构包括展示平台1、支撑轴2、马鞍面模型3、支撑箱体4、控制按钮5,所述展示平台1置于支撑箱体4上方,所述支撑轴2通过焊接连接于展示平台1顶部,所述马鞍面模型3嵌固于支撑轴2末端,所述支撑箱体4表面设有控制按钮5,所述展示平台1包括底座a、支撑柱b、升降柱c,所述底座a设于展示平台1下方,所述支撑柱b通过焊接连接于底座a上表面,所述升降柱c过程于支撑柱b内部,所述底座a设有升降腔a1、转轴a2、卡齿a3,所述升降腔a1嵌设于底座a内部,所述转轴a2配合安装于升降腔a1内部,所述卡齿a3均匀嵌固于转轴a2四组,所述升降柱c设有卡槽c1、底板c2,所述卡槽c1嵌设于升降柱c一侧,所述底板c2通过焊接连接于升降柱c底部,所述支撑箱体4设有箱体内部d、固定块d1、转杆d2、转齿d3,所述箱体内部d嵌设于支撑箱体4内部,所述固定块d1通过焊接连接于箱体内部d底部,所述转杆d2通过间隙连接于固定块d1上表面,所述转齿d3嵌固于转杆d2四周,所述升降柱c顶部通过焊接连接于展示平台1底部,所述支撑柱b、升降柱c与转轴a2有四组,所述卡槽c1与卡齿a3互相咬合,所述底板c2为圆饼形,所述转齿d3顶部通过焊接与底座a底部相连,所述底座a通过间隙连接于支撑箱体4上壁。本技术的原理:将马鞍面模型3嵌固在支撑轴2顶部,并通过支撑轴2设于展示平台1上进行教学展示,此时按下支撑箱体4上的控制按钮5,使底座a内部的转轴a2在升降腔a1内转动,在卡齿a3与卡槽c1的配合下带动升降柱c在支撑柱b内部进行升降,由于升降柱c底部的底板c2为圆饼形且连接四个升降柱c为一体,使得升降柱c能够平稳的进行升降,从而改变展示平台1的高度及改变马鞍面模型3的教学高度,方便于不同身高的教师进行使用,同时通过控制按钮5控制箱体内部d的电机启动,电机带动转齿d3与转杆d2在固定块d1上转动,由于转齿d3与底座a底部焊接在一起,从而带动底座a进行旋转,使得升降柱c上的展示平台1与马鞍面模型3进行旋转,改变马鞍面模型3的教学角度,使学生能够观察到不同状态下的马鞍面模型3。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等数学马鞍面数学方程形态旋转展示平台,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展示平台(1)、支撑轴(2)、马鞍面模型(3)、支撑箱体(4)、控制按钮(5),所述展示平台(1)置于支撑箱体(4)上方,所述支撑轴(2)通过焊接连接于展示平台(1)顶部,所述马鞍面模型(3)嵌固于支撑轴(2)末端,所述支撑箱体(4)表面设有控制按钮(5),所述展示平台(1)包括底座(a)、支撑柱(b)、升降柱(c),所述底座(a)设于展示平台(1)下方,所述支撑柱(b)通过焊接连接于底座(a)上表面,所述升降柱(c)过程于支撑柱(b)内部,所述底座(a)设有升降腔(a1)、转轴(a2)、卡齿(a3),所述升降腔(a1)嵌设于底座(a)内部,所述转轴(a2)配合安装于升降腔(a1)内部,所述卡齿(a3)均匀嵌固于转轴(a2)四组,所述升降柱(c)设有卡槽(c1)、底板(c2),所述卡槽(c1)嵌设于升降柱(c)一侧,所述底板(c2)通过焊接连接于升降柱(c)底部,所述支撑箱体(4)设有箱体内部(d)、固定块(d1)、转杆(d2)、转齿(d3),所述箱体内部(d)嵌设于支撑箱体(4)内部,所述固定块(d1)通过焊接连接于箱体内部(d)底部,所述转杆(d2)通过间隙连接于固定块(d1)上表面,所述转齿(d3)嵌固于转杆(d2)四周。/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等数学马鞍面数学方程形态旋转展示平台,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展示平台(1)、支撑轴(2)、马鞍面模型(3)、支撑箱体(4)、控制按钮(5),所述展示平台(1)置于支撑箱体(4)上方,所述支撑轴(2)通过焊接连接于展示平台(1)顶部,所述马鞍面模型(3)嵌固于支撑轴(2)末端,所述支撑箱体(4)表面设有控制按钮(5),所述展示平台(1)包括底座(a)、支撑柱(b)、升降柱(c),所述底座(a)设于展示平台(1)下方,所述支撑柱(b)通过焊接连接于底座(a)上表面,所述升降柱(c)过程于支撑柱(b)内部,所述底座(a)设有升降腔(a1)、转轴(a2)、卡齿(a3),所述升降腔(a1)嵌设于底座(a)内部,所述转轴(a2)配合安装于升降腔(a1)内部,所述卡齿(a3)均匀嵌固于转轴(a2)四组,所述升降柱(c)设有卡槽(c1)、底板(c2),所述卡槽(c1)嵌设于升降柱(c)一侧,所述底板(c2)通过焊接连接于升降柱(c)底部,所述支撑箱体(4)设有箱体内部(d)、固定块(d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磊孟虹宇邓立群茹常谱贾伟强邓杨温霞游力
申请(专利权)人: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