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纺织机的编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86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光电编码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纺织机的编码器;包括主体,扣装并固定在主体上的壳体,位于壳体内的码盘座、码盘、码盘压环、狭缝板、发光板和接收电路板;还包括半空心轴;半空心轴通过下部轴承和上部轴承安装在主体内部,码盘座套置在半空心轴上端外,码盘通过安装在半空心轴上的码盘压环固定压紧在码盘座上;狭缝板和发光板均固定在主体上,接收电路板通过立柱固定在主体上,且码盘位于接收电路板与狭缝板之间,狭缝板位于发光板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用板弹簧软连接,而是通过半空心轴直接安装到用户轴上直接安装使用的半空心轴编码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纺织机的编码器
本技术属于光电编码器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纺织机的编码器。
技术介绍
光电编码器是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将输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传感器之一。光电编码器是由光栅盘和光电检测装置组成。光电编码器发展至今,已经发展成多规格、高性能的系列工业化产品。应用到机床、电梯、伺服电机配套、纺织机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起重机械等行业比例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纺织机的编码器,不用板弹簧软连接,而是通过半空心轴直接安装到用户轴上直接安装使用的半空心轴编码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纺织机的编码器,包括主体1,扣装并固定在主体1上的壳体2,位于壳体2内的码盘座5、码盘9、码盘压环6、狭缝板10、发光板11和接收电路板8;还包括半空心轴3;半空心轴3通过下部轴承13和上部轴承12安装在主体1内部,码盘座5套置并固定在半空心轴3上端外侧,且码盘座5底面与上部轴承12顶面接触,码盘9通过安装在半空心轴3上的码盘压环6固定压紧在码盘座5上;狭缝板10和发光板11均固定在主体1上,接收电路板8通过立柱4固定在主体1上,且码盘9位于接收电路板8与狭缝板10之间,狭缝板10位于发光板11的上方。所述的发光板11通过螺钉固定在主体1顶部设置的凹槽18内,狭缝板10粘接在主体1的上端面;主体1上方设置有立柱4,螺钉穿过立柱4把接收电路板8拧紧连接在主体1上。所述的半空心轴3位于主体1下方的部分上安装有锁紧环14。所述的主体1底面设有定位安装孔17。所述的壳体2的侧壁上方设有橡胶出线套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半空心结构,直接与电机轴连接,并且安装不需要弹簧片软连接,直接安装编码器就能直接使用,安装简单,结构合理;相同的编码器直径下,此编码器的空心轴直径较大,并且体积较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形示意图。图4为图1的A-A向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主体;2.壳体;3.半空心轴;4.立柱;5.码盘座;6.码盘压环;7.紧定螺钉;8.接收电路板;9.码盘;10.狭缝板;11.发光板;12、13轴承;14.锁紧环;15.橡胶出线套;16定位槽;17.定位孔;18主体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适用于纺织机的编码器,包括主体1,扣装并固定在主体1上的壳体2,位于壳体2内的码盘座5、码盘9、码盘压环6、狭缝板10、发光板11和接收电路板8;还包括半空心轴3;半空心轴3通过下部轴承13和上部轴承12安装在主体1内部,码盘座5套置并固定在主体1内的半空心轴3上端外侧,且码盘座5底面与上部轴承12顶面接触,即码盘座5底面锁紧上部轴承12,码盘9通过安装在半空心轴3上的码盘压环6固定压紧在码盘座5上,具体为:码盘9和码盘压环6依次套置在码盘座5上方的半空心轴3上,码盘9通过码盘压环6固定压紧在码盘座5上;狭缝板10和发光板11均固定在主体1上,接收电路板8通过立柱4固定在主体1上,且码盘9位于接收电路板8与狭缝板10之间,狭缝板10位于发光板11的正上方。发光板11发出的光线可穿过狭缝板10的窗口与码盘9的码道,被接收板8上的接收管接收。所述的码盘座5套置在主体1内的半空心轴3外侧,并通过紧定螺钉7固定在半空心轴3上,且其底面锁紧上部轴承12;半空心轴3下部的台肩锁紧下部轴承13。所述的发光板11通过螺钉固定在主体1顶部设置的凹槽18内,狭缝板10粘接在主体1的上端面,并位于发光板11的正上方;主体1上方设置有多个立柱4,螺钉穿过多个立柱4把接收电路板8拧紧连接在主体1上,且码盘9位于接收电路板8与狭缝板10之间。所述半空心轴3位于主体1下方的薄壁开槽部分安装有锁紧环14。所述主体1底面设有两个深8mm的定位安装孔17。所述的主体1和下部轴承13、上部轴承12的外环间采用过渡配合,半空心轴3和下部轴承13、上部轴承12的内环间也为过渡配合。壳体2的侧壁上方设有橡胶出线套15。所述的半空心轴3内径为外径为本技术整体高度为45.5mm。本技术的编码器直径为所述主体1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且其内部上方与下方中心各设有一个轴承孔,内部上方轴承孔内安装有上部轴承12,内部下方轴承孔内安装有下部轴承13,主体1顶面还设有一个凹槽18,主体1底面有两个均匀分布的定位孔17,且主体1底面边沿还设有一个定位槽16。所述壳体2为筒体,扣装在主体1上,并通过多个螺钉固定在主体1上。所述半空心轴3的上部为的实心轴,中下部为内径是的空心轴部分,半空心轴3下部设有的台阶,台阶下部的轴壁开槽部分安装锁紧环14。半空心轴3依次穿过下部轴承13、上部轴承12与主体1相连接。所述码盘座5安装在半空心轴3的中心轴的部分,码盘座5用紧定螺钉7固定在半空心轴3上,且其底面锁紧上轴承12,半空心轴3上的台阶锁紧下轴承13。所述码盘9安装在码盘座5上,通过安装在半空心轴3的中心轴部分的码盘压环6压紧固定。发光板11通过螺钉固定在主体1上面的凹槽18内。狭缝板10粘贴在主体1的上端面,在发光板11的正上方,狭缝板10位于码盘9与发光板11之间。所述接收电路板8通过螺钉穿过多个立柱4连接到主体1上。电缆通过橡胶出线套15穿入并焊接到接收电路板8上。主体1与下部轴承13、上部轴承12的外环采用过度配合,半空心轴3与下部轴承13、上部轴承12的内环也为过渡配合。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是不用弹簧片软连接的半空心轴的编码器,用户通过定位孔17定位编码器的安装高度,通过定位销穿入定位孔17来定位与限制编码器主体的旋转的,由于定位销与定位孔17属于比较大的间隙配合,在旋转过程起到了软连接的作用。编码器的半空心轴3用锁紧环14与用户的传动轴锁紧连接,当用户传动轴旋转时带动编码器的半空心轴3旋转,同步带动码盘座5、码盘9、码盘压环6旋转,发光板11上的光源发出的光线穿过旋转的码盘5的码道(码盘上有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明暗码道)和狭缝板10上的狭缝窗口被接收电路板8上的接收管接收,接收管把明暗交替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电子器件组成的逻辑电路的处理转换成代码以矩形波的形式输出,完成了机械运动物理量(位置,速度,加速度)向电量的转换。本技术的安装方式只适用于脉冲较小的编码器。本技术根据用户安装空间大小,与编码器连接的电机轴尺寸,还有对编码器的脉冲要求确定的编码器为半空心结构,半空心轴3内径尺寸Φ12mm,深度是20mm,编码器外径尺寸确定在Φ40mm。根据轴内径与编码器外径确定合理的轴外径尺寸Φ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纺织机的编码器,包括主体(1),扣装并固定在主体(1)上的壳体(2),位于壳体(2)内的码盘座(5)、码盘(9)、码盘压环(6)、狭缝板(10)、发光板(11)和接收电路板(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半空心轴(3);半空心轴(3)通过下部轴承(13)和上部轴承(12)安装在主体(1)内部,码盘座(5)套置并固定在半空心轴(3)上端外侧,且码盘座(5)底面与上部轴承(12)顶面接触,码盘(9)通过安装在半空心轴(3)上的码盘压环(6)固定压紧在码盘座(5)上;狭缝板(10)和发光板(11)均固定在主体(1)上,接收电路板(8)通过立柱(4)固定在主体(1)上,且码盘(9)位于接收电路板(8)与狭缝板(10)之间,狭缝板(10)位于发光板(11)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纺织机的编码器,包括主体(1),扣装并固定在主体(1)上的壳体(2),位于壳体(2)内的码盘座(5)、码盘(9)、码盘压环(6)、狭缝板(10)、发光板(11)和接收电路板(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半空心轴(3);半空心轴(3)通过下部轴承(13)和上部轴承(12)安装在主体(1)内部,码盘座(5)套置并固定在半空心轴(3)上端外侧,且码盘座(5)底面与上部轴承(12)顶面接触,码盘(9)通过安装在半空心轴(3)上的码盘压环(6)固定压紧在码盘座(5)上;狭缝板(10)和发光板(11)均固定在主体(1)上,接收电路板(8)通过立柱(4)固定在主体(1)上,且码盘(9)位于接收电路板(8)与狭缝板(10)之间,狭缝板(10)位于发光板(11)的上方。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大宇吕游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市倍信光电自控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