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煤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0752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煤下料装置,其包括机架、煤仓、传送带及截流组件,煤仓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仓体、可转动地设于仓体内部的搅拌叶片、收容于仓体内部的筛板、安装在仓体侧壁的压缩缸以及连接在压缩缸的伸出端的推板,筛板倾斜设置,推板与筛板滑动连接,筛板上开设有筛孔,仓体的顶部开设有出料口,传送带设于出料口的下方,截流组件包括设置在传送带上方的截流板及设置在传送带相对两侧的推料件和集料桶,截流板与传送带之间形成有一间隙,推料件设置在截流板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燃煤下料装置,实现了燃煤的粉碎及筛选功能,保证了燃煤能够顺畅经由出料口流出,并且,通过设置截流组件,保证投料的均匀性,操作方便,适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煤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料下料技术,特别地,涉及一种燃煤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燃煤发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中,工作时,煤仓内的燃煤经由出料口流出在传送带的输送下进入至燃烧炉内燃烧。目前,燃煤在由煤仓的出料口流出时,经常会因为部分燃煤颗粒较大而在出料口处发生堵塞的现象,并且,燃煤在传送带上被传输的过程中,传送带上各处的燃煤分布不均匀,导致其在投入燃烧炉内时,各时段的燃煤投入量不同,进而使得各时段燃烧不均匀,从而影响电力的均匀产出,不利于电量的监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可防止堵塞出料口、且投料均匀的燃煤下料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煤下料装置,所述燃煤下料装置包括机架、煤仓、传送带及截流组件,所述煤仓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仓体、可转动地设于所述仓体内部的搅拌叶片、收容于所述仓体内部的筛板、安装在所述仓体侧壁的压缩缸以及连接在所述压缩缸的伸出端的推板,所述筛板倾斜设置,所述推板与所述筛板滑动连接,所述筛板上开设有筛孔,所述仓体的顶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传送带设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所述截流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方的截流板及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相对两侧的推料件和集料桶,所述截流板与所述传送带之间形成有一间隙,所述推料件设置在所述截流板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截流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相对两侧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推料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挡板上的推料气缸及连接在所述推料气缸的伸出端的推块,所述推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所述集料桶安装在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挡板上对应所述推块开设有通槽。进一步地,所述截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所述截流板的下端面与所述传送带的上端面平行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筛板将所述仓体的内腔分隔为位于所述筛板相对两侧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搅拌叶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进一步地,所述压缩缸位于所述筛板的较低端,所述压缩缸的伸出端穿过所述仓体的侧壁后延伸至所述仓体的内部,所述推板可沿所述筛板的斜面滑动。进一步地,所述仓体的下端呈锥形结构,该锥形结构具有小口端和大口端,所述小口端位于所述大口端的下方,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小口端上。进一步地,所述煤仓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仓体的上端面,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穿过所述仓体的顶壁后延伸至所述仓体的内部,所述搅拌叶片收容于所述仓体的内部且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仓体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仓体的内腔连通的投料口,所述投料口具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投料口设置在所述仓体顶部相对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仓体的侧壁上靠近所述压缩缸处设置有侧盖,所述侧盖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仓体上,活动所述侧盖可打开或关闭所述仓体的侧壁上的开口。进一步地,所述压缩缸为气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燃煤下料装置,通过设置搅拌叶片实现了燃煤的粉碎作用,同时,通过筛板与推板的作用,实现了燃煤的筛选功能,保证了燃煤能够顺畅经由出料口流出,并且,通过设置截流组件,保证每次通过截流板的燃煤量一致或趋于一致,进而保证了各时段的燃煤投入量相同,进而使得各时段燃烧均匀,电力均匀产出,有利于电量的监控。本技术的燃煤下料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燃煤下料装置的结构实体图;图2是图1所示燃煤下料装置中截流组件与传送带连接结构的俯视图。图中:10、机架,11、纵梁,12、第一横梁,13、第二横梁,20、煤仓,21、仓体,211、投料口,212、出料口,213、第一腔室,214、第二腔室,215、侧盖,22、电机,23、搅拌叶片,24、筛板,241、筛孔,25、压缩缸,251、连接杆,26、推板,30、传送带,40、截流组件,41、第一挡板,42、第二挡板,421、通槽,43、截流板,431、间隙,44、推料件,441、推料气缸,442、推块,45、集料桶。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燃煤下料装置,用于燃煤的传输。该燃煤下料装置包括机架10、安装在机架10上的煤仓20、传动设置在煤仓20下方的传送带30以及设置在煤仓20与传送带30之间的截流组件40,使用时,煤仓20内的燃煤经由煤仓20流出后落入至传送带30上,然后穿过截流组件40后最终被传送至燃烧炉内被燃烧。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机架10包括纵梁11以及连接在纵梁11相对两端的第一横梁12和第二横梁13,纵梁11纵向设置,第一横梁12和第二横梁13均水平设置,且第一横梁12位于第二横梁13的下方,其中,第一横梁12与截流组件40连接,第二横梁13与煤仓20连接,从而使得截流组件40通过机架10与煤仓20连接。煤仓20包括仓体21、安装在仓体21顶部的电机22、安装在电机22的输出轴上的搅拌叶片23、收容于仓体21内部的筛板24、安装在仓体21侧壁的压缩缸25以及连接在压缩缸25的伸出端的推板26,推板26在压缩缸25的驱动作用下与筛板24滑动连接。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仓体21大致呈中空的箱体结构,仓体21的内腔用于存储燃煤。仓体21的顶部开设有与仓体21的内腔连通的投料口211,仓体21的底部开设有与仓体21的内腔连通的出料口212,使用时,用户可通过投料口211向仓体21内投入燃煤,燃煤通过出料口212流出至仓体21的外部。投料口211具有两个,且两个投料口211设置在仓体21顶部相对的两侧。本实施方式中,仓体21的下端呈锥形结构,该锥形结构具有小口端和大口端,且小口端位于大口端的下方,出料口212设置在该锥形结构的小口端上,从而有利于燃煤经由出料口212流出。电机22安装在仓体21的上端面,电机22的输出轴的一端穿过仓体21的顶壁后延伸至仓体21的内部,搅拌叶片23收容于仓体21的内部且与电机22的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使用时,启动电机22,电机22驱动搅拌叶片23转动,从而对投入至仓体21内部的燃煤进行搅拌,以实现打散燃煤的作用,有利于燃煤后续的充分燃烧,同时,也可有效避免因燃煤颗粒较大而堵塞出料口212。筛板24大致呈平板状结构,筛板24倾斜设置在仓体21内,筛板24将仓体21的内腔分隔为位于筛板24相对两侧的第一腔室213和第二腔室214,且第一腔室213位于第二腔室214的上方,其中,搅拌叶片23设置在第一腔室213内。另外,筛板24上开设有多个筛孔241,筛孔241可供颗粒较小的燃煤颗粒通过,防止较大颗粒的燃煤通过筛板24后堵塞出料口212。压缩缸25设置在仓体21的一侧,且位于筛板24的较低端,压缩缸25的伸出端穿过仓体21的侧壁后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煤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煤下料装置包括机架、煤仓、传送带及截流组件,所述煤仓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仓体、可转动地设于所述仓体内部的搅拌叶片、收容于所述仓体内部的筛板、安装在所述仓体侧壁的压缩缸以及连接在所述压缩缸的伸出端的推板,所述筛板倾斜设置,所述推板与所述筛板滑动连接,所述筛板上开设有筛孔,所述仓体的顶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传送带设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所述截流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方的截流板及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相对两侧的推料件和集料桶,所述截流板与所述传送带之间形成有一间隙,所述推料件设置在所述截流板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煤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煤下料装置包括机架、煤仓、传送带及截流组件,所述煤仓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仓体、可转动地设于所述仓体内部的搅拌叶片、收容于所述仓体内部的筛板、安装在所述仓体侧壁的压缩缸以及连接在所述压缩缸的伸出端的推板,所述筛板倾斜设置,所述推板与所述筛板滑动连接,所述筛板上开设有筛孔,所述仓体的顶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传送带设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所述截流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方的截流板及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相对两侧的推料件和集料桶,所述截流板与所述传送带之间形成有一间隙,所述推料件设置在所述截流板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相对两侧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推料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挡板上的推料气缸及连接在所述推料气缸的伸出端的推块,所述推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所述集料桶安装在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挡板上对应所述推块开设有通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煤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所述截流板的下端面与所述传送带的上端面平行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将所述仓体的内腔分隔为位于所述筛板相对两侧的第一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戈剑如李焕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长江热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