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式密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63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气式密封圈,涉及密封圈技术领域,解决了因两密封件在发生较大的晃动时而导致密封圈与密封件之间的密封性较差的的技术问题。一种充气式密封圈,包括圈体和气门嘴,圈体为中空的封闭结构,所述气门嘴的一端与圈体的内侧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垂直设置有滑杆,所述支撑柱远离滑杆的一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柱和滑杆绕圈体的中心线均匀设置有四个,所述滑杆滑动安装在同轴线上的滑槽内,且滑杆与滑槽的槽底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此种设计方式,增加了充气式密封圈对弹性件的压力,提高了充气式密封圈与密封件之间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气式密封圈
本技术涉及密封圈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充气式密封圈。
技术介绍
充气式密封圈是用橡胶制成的中空密封圈。该密封圈的构造是靠充气来发挥密封作用的。由于橡胶的柔韧特性,充气膨胀后的橡胶中空圈具有可塑性。膨胀面和密封面接触后,发生柔性曲线变形,这样就可以密封周边(几米-几百米)的呈直线或者曲线形状的间隙。而放气后,密封圈自动回缩恢复原形,设备间隙重现。在公告号为CN20768735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大型仓门充气密封圈,它包括:密封圈安装槽、充气密封圈;其中,所述密封圈安装槽固定于仓体壁上,所述充气密封圈嵌入所述密封圈安装槽内,充放气嘴从所述密封安装槽中伸出,充气状态时,所述充气密封圈膨胀变形,其中心凸面受压力与舱门紧紧贴合,封堵仓体壁与仓门间空隙。在上述专利文件中通过充气加压的方式,封堵仓体壁与仓门之间的空隙,利用气体的张力和橡胶的延展性,解决了由于密封不严密而导致的密封介质泄漏和挤压对密封件产生的不可恢复性破坏问题。但是,当仓门发生较大的晃动时,仓门与密封圈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密封圈发生相对的形变,当滑动幅度较大时,形变的密封圈已不能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导致仓与封堵仓体壁之间的密封性变差的问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因两密封件在发生较大的晃动时而导致密封圈与密封件之间的密封性较差的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式密封圈,以解决上述问题,其具有密封效果好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气式密封圈,包括圈体和气门嘴,圈体为中空的封闭结构,所述气门嘴的一端与圈体的内侧相连通,所述圈体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垂直设置有滑杆,所述支撑柱远离滑杆的一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柱和滑杆绕圈体的中心线均匀设置有四个,所述滑杆滑动安装在同轴线上的滑槽内,且滑杆与滑槽的槽底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气式密封圈使用之前,需通过气门嘴对圈体进行充气,充气过程中圈体膨胀,膨胀的过程中,滑杆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跟随圈体在滑槽内朝向远离滑槽的槽底方向滑动,充气结束时,滑杆停止滑动。使用结束后,将充气式密封圈放气,放气过程中,圈体依靠其自身的弹性恢复力实现收缩,收缩过程中,滑杆在圈体的恢复力作用下朝向靠近滑槽的槽底方向滑动,直至圈体恢复至初始状态。使用过程中,密封件与充气式密封圈相接触,在密封件产生较大的晃动时,充气式密封圈中的弹性元件,增加了充气式密封圈对弹性件的压力,提高了充气式密封圈与密封件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了充气式密封圈跟随密封件滑动,提高了密封件之间密封的稳定性;同时,避免了因充气式密封圈长时间滑动而对其自身弹性造成影响,甚至发生失效。进一步的,所述滑槽的槽壁上开设有滑轨,所述滑杆的周侧壁上设置有与滑轨相滑动配合的滑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杆在滑槽内滑动时,滑块跟随滑杆在滑轨内同步移动,滑块和滑轨的滑动配合,有效地避免了滑杆在滑槽内产生周向的转动,保证了滑杆的轴向上的滑动,提高了滑杆滑动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滑杆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套筒,套筒远离圈体的一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滑动设置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一端与支撑柱相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柱的另一端与凹槽的槽底之间连接有弹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圈体在充气的过程中,滑杆由于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在滑槽内滑动,同时,伸缩柱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在凹槽内滑动。充气结束后,充气式密封圈在使用时,凹槽内的弹性件利用其自身的弹力,增加了充气式密封圈对弹性件的压力,进一步地提高了两者之间的密封强度,避免了充气式密封圈跟随密封件滑动,进一步提高了密封件之间密封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柱包括柱体和柱头,所述柱体的一端与支撑柱相固定连接,所述柱头设置在柱体远离支撑柱的一端,且所述柱头插设在弹性件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柱在凹槽内滑动时,将柱头插接在弹性件中,柱体靠近弹性件的一端抵接在弹性件上,伸缩柱滑动过程中,弹性件与柱体之间相互抵接作用,柱头在此过程中一直在弹性件内,提高了伸缩柱在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弹性件与柱体的顶部之间产生相对滑动。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槽底处设置有用于对伸缩柱起限位作用的限位块,所述弹性件远离伸缩柱的一端套设在限位块的周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性件套设在限位块上,提高了弹性件在凹槽内安装的稳定性,防止弹性件在凹槽内发生周向的滑动,同时,限位块在伸缩柱回缩的过程中,防止因伸缩柱过度受挤压而导致弹性件发生损坏,有效地保护了弹性件的正常工作状态。进一步的,所述气门嘴远离圈体的一端设置有嘴帽,所述嘴帽与气门嘴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嘴帽远离圈体的一端与气门嘴靠近圈体的一端之间连接有防止嘴帽丢失的连接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给圈体充气时,先要将嘴帽从气门嘴上取下,通常取下后放置于密封圈旁边的地上,由于嘴帽的体积很小,且一般都是圆形的形状,很容易在地面上滚动而导致嘴帽丢失。通过在嘴帽和气门嘴之间安装连接片,可以有效地防止在对圈体充气时嘴帽发生丢失的现象,此种设计方式,更加人性化,具有普遍性。进一步的,所述滑杆和支撑柱固定相连的位置处设置为弧形结构,且圈体的内侧设置有与弧形结构相配合的弧形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杆和支撑柱安装时,利用弧形块和弧形结构的配合,可有效地避免了滑杆和支撑柱对圈体的应力集中的现象,避免了圈体发生损坏。进一步的,所述圈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光滑不粘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充气式密封圈在工作时,有更光滑的工作表面,提高了充气式密封圈的密封性能,防止圈体的外侧粘附其他的杂质而导致充气式密封圈发生损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支撑柱和滑杆,在密封件产生较大的晃动时,充气式密封圈中弹性元件的弹力,提高了充气式密封圈与密封件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了充气式密封圈跟随密封件滑动,提高了密封件之间密封的稳定性;同时,避免了因充气式密封圈长时间滑动而对其自身弹性造成影响,甚至发生失效;(2)通过设置套筒、伸缩柱以及弹性件,充气式密封圈在使用时,凹槽内的弹性件利用其自身的弹力,增加了充气式密封圈对弹性件的压力,进一步地提高了两者之间的密封强度,避免了充气式密封圈跟随密封件滑动,进一步提高了密封件之间密封的稳定性;(3)通过设置光滑不粘层,使充气式密封圈在工作时,有更光滑的工作表面,提高了充气式密封圈的密封性能,防止圈体的外侧粘附其他的杂质而导致充气式密封圈发生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圈体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圈体;2、气门嘴;3、嘴帽;4、连接片;41、片体;42、卡环;5、支撑柱;6、滑杆;7、滑槽;8、弹性元件;9、滑轨;10、滑块;11、弧形结构;12、弧形块;13、光滑不粘层;14、套筒;15、凹槽;16、伸缩柱;161、柱体;162、柱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式密封圈,包括圈体(1)和气门嘴(2),圈体(1)为中空的封闭结构,所述气门嘴(2)的一端与圈体(1)的内侧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1)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一端垂直设置有滑杆(6),所述支撑柱(5)远离滑杆(6)的一端开设有滑槽(7),所述支撑柱(5)和滑杆(6)绕圈体(1)的中心线均匀设置有四个,所述滑杆(6)滑动安装在同轴线上的滑槽(7)内,且滑杆(6)与滑槽(7)的槽底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式密封圈,包括圈体(1)和气门嘴(2),圈体(1)为中空的封闭结构,所述气门嘴(2)的一端与圈体(1)的内侧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1)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一端垂直设置有滑杆(6),所述支撑柱(5)远离滑杆(6)的一端开设有滑槽(7),所述支撑柱(5)和滑杆(6)绕圈体(1)的中心线均匀设置有四个,所述滑杆(6)滑动安装在同轴线上的滑槽(7)内,且滑杆(6)与滑槽(7)的槽底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7)的槽壁上开设有滑轨(9),所述滑杆(6)的周侧壁上设置有与滑轨(9)相滑动配合的滑块(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6)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套筒(14),套筒(14)远离圈体(1)的一端开设有凹槽(15),凹槽(15)内滑动设置有伸缩柱(16),所述伸缩柱(16)的一端与支撑柱(5)相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柱(16)的另一端与凹槽(15)的槽底之间连接有弹性件(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气式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平倪彦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捷赢密封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