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呼吸器出气管、呼吸器及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559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呼吸器出气管、呼吸器及发动机,该呼吸器出气管包括出气管本体以及套设在所述出气管本体的出气端的第一胶管,其中,所述第一胶管为喇叭形结构,并且所述第一胶管的自由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胶管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利用该呼吸器出气管,使得从第一胶管排出的液体能够沿着胶管自由端的喇叭状和斜口结构排向大气,避免了流体在胶管的管口出现凝结,从而实现防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呼吸器出气管、呼吸器及发动机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配件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呼吸器出气管、呼吸器及发动机。
技术介绍
呼吸器是发动机的重要零部件,保证发动机的曲轴箱压力平衡,对曲轴箱串出的油气进行分离。呼吸器分两种形式,一种为开式呼吸器,即将过滤后的空气排到大气,减少污染。另一种为闭式呼吸器,即将过滤后的空气重新导入进气系统进行燃烧。然而,无论是哪种呼吸器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裸露在大气中,在寒冷地区或季节,均会存在呼吸器出气管容易结冰的问题,从而导致出气管堵塞,进而导致曲轴箱压力大,严重情况可能引起气门室破裂、着火等安全问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用于发动机的呼吸器出气管、呼吸器及发动机,解决了开式呼吸器的呼吸器出气管容易结冰的问题,降低了曲轴箱压力过大导致的安全隐患,不但结构简单,而且无需使用电加热手段,成本十分低廉。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呼吸器出气管,包括出气管本体以及套设在所述出气管本体的出气端的第一胶管,其中,所述第一胶管为喇叭形结构,并且所述第一胶管的自由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胶管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利用该呼吸器出气管,使得从第一胶管排出的液体能够沿着胶管自由端的喇叭状和斜口结构排向大气,避免了流体在胶管的管口出现凝结,从而实现防冻。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夹角为45°。通过该实施方式,使得从流体力学的角度设计该倾斜端面的角度,使其最大程度地防止了液体在进第一胶管排出的过程中,流体仅沿着倾斜尖端的内壁流出,而不与第一胶管的内壁其它部分接触,避免了结冰的发生。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呼吸器出气管还包括外包裹层和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套设在所述出气管本体和所述外包裹层之间。通过设置保温层,使得能够进一步增强防结冰效果。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温层包括多个分段,所述呼吸器出气管还包括多个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适配在所述多个分段之间以将所述外包裹层固定套设在所述出气管本体上。通过该实施方式,使得第一限位件可以在外包裹层外侧固定在多个分段之间的孔隙中,以便将外包裹层固定地套设在出气管本体和保温层上,避免了出气管本体在保温层内滑动。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沿着所述出气管本体的进气端到出气端的方向,所述保温层包括第一保温段、第二保温段以及第三保温段。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呼吸器出气管还包括第二胶管和过渡管,所述第二胶管套设在所述过渡管的第一端,所述过渡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出气管本体的进气端为卡扣连接或螺纹连接。通过该实施方式,一方面减轻了重量,另一方面呼吸器出气管的分段式设计能够使得可以细化中间的出气管本体的直径,从而防止其在装配过程中与发动机周围部件发生干涉,提高装配性能。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胶管通过第二限位件固定套设在所述出气管本体的出气端,所述第二胶管通过第二限位件固定套设在所述过渡管的第一端。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气管本体和所述过渡管均由塑料制成。通过该实施方式,一方面可以减轻重量,走向容易把控,克服了胶管制造的出气管本体走向难以把控的缺陷,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避免钢制出气管本体容易结冰的问题。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件为卡子,所述第二限位件为卡箍。通过该实施方式,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固定,提高了工艺。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呼吸器,其包括如第一方面及其实施方式提供的呼吸器出气管。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其包括如第二方面提供的呼吸器。本申请提供的呼吸器出气管、呼吸器以及发动机,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第二胶管采用喇叭口形状、倾斜端面设计并且出气管设置保温层,可大大降低发送机呼吸器出气管的结冰风险;(2)呼吸器出气管本体采用塑料材质,质量较轻并且走向方便控制,克服了以往胶管支撑的出气管本体走向难以把控的风险,同时避免了钢制出气管本体结冰以及重量上的问题;(3)该呼吸器出气管的固定形式方便快捷,提高了工艺性,同时节约了整机的空间,节约成本。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呼吸器出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呼吸器出气管的爆炸示意图;图3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呼吸器出气管的局部剖视图。附图标记清单:100-呼吸器出气管;110-出气管本体;120-外包裹层;130-保温层;131-第一保温段;132-第二保温段;133-第三保温段;140-第一胶管;150-第二胶管;160-过渡管;170-第一限位件;180-第二限位件。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呼吸器出气管100的结构图,该呼吸器出气管100用于连接(开式曲轴箱通风系统)发动机的呼吸器的出气口,将从出气口排出的气体(如图1中向左的箭头所示)过滤后以流体的形式排入大气中(如图1中向下的箭头所示)。如图2所示,该呼吸器出气管100包括出气管本体110以及设置在该本体两端的第一胶管140和第二胶管150,其中,该出气管本体110为弓形结构,第一胶管140套设在该出气管本体110的出气端,第二胶管150套设在该出气管本体110的进气端。在该出气管本体110的外侧包裹有外包裹层120以及保温层130,该保温层130套设在出气管本体110和外包裹层120之间以实现对出气管本体110的防冻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出的,外包裹层120和保温层130通过第一限位件170固定套设在出气管本体110上。优选地,该第一限位件170为卡子,这可以实现对外包裹层120和保温层130的方便快捷的固定,提升装配的便捷性。优选地,从出气管本体110的进气端到出气端的方向,该保温层130包括第一保温段131、第二保温段132和第三保温段133,其分别套设在出气管本体110的不同部位上,不同的分段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以便于将第一限位件170在外包裹层120的外侧适配在该间隙中,从而将外包裹层以及保温分段紧固地固定套设在出气管本体110上,防止出气管本体110滑落。优选地,该保温层130的材料为EPDM发泡材料,其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保温材料,例如保温棉或泡沫。在图2及图3中,在该出气管本体110的出气端设置有第一胶管140,其通过第二限位件180固定套设在该出气管本体110的出气端。该第一胶管140呈喇叭状,该喇叭状胶管直接与大气连通。具体地,结合图3,该喇叭状的第一胶管140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呼吸器出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气管本体以及套设在所述出气管本体的出气端的第一胶管,其中,所述第一胶管为喇叭形结构,并且所述第一胶管的自由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胶管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呼吸器出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气管本体以及套设在所述出气管本体的出气端的第一胶管,其中,所述第一胶管为喇叭形结构,并且所述第一胶管的自由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胶管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器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器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器出气管还包括外包裹层和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套设在所述出气管本体和所述外包裹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器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包括多个分段,所述呼吸器出气管还包括多个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适配在所述多个分段之间以将所述外包裹层固定套设在所述出气管本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呼吸器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出气管本体的进气端到出气端的方向,所述保温层包括第一保温段、第二保温段以及第三保温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丹李晓飞赵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