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埋套管圆心自动找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04728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预埋套管圆心自动找正装置,用于准确定位待预埋套管(1),它包括套管定位装置本体(2),套管定位装置本体(2)主要是由定位件(21)和不倒翁平衡仪(22)从下至上依序安装组成,其中,不倒翁平衡仪(22)的顶部中轴线上设有红外激光仪(221);不倒翁平衡仪(22)的下端放置于定位件(21)的顶端中部,定位件(21)的底端放置于已预埋套管(3)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工具化、标准化施工,保证套管一次预埋的准确性,有效降低对模板的打凿,保证模板结构安全,在施工过程中操作简便、快捷、高效,并且定位精度比较高以及速度快,可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使用范围较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埋套管圆心自动找正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定位装置,具体的是涉及一种预埋套管圆心自动找正装置,主要是适用于垂直或竖直方向预埋套管规格≤DN250、土建主体结构施工采用木模板的工程或者是套管位置定位在土建板筋施工前,属于建筑安装工程套管一次预埋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建筑功能的不断完善,实现不同功能的管线也越来越复杂多样,对建筑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一次预埋成型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传统管线在高层建筑中预埋钢套管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预埋钢套管时所需定位尺寸完全依靠土建尺寸来放线定位,对土建尺寸的依赖性过大,缺乏自身定位尺寸系统,预埋成型的尺寸偏差较大。2、采用传统掉线法确定套管中心,误差较大,对于操作人员手艺依赖度较高。3、已预埋定位的钢套管在土建浇筑混泥土时容易移位,特别是振捣棒在附近作业振捣时尤为明显。4、若已预埋成型的钢套管偏差过大,上下套管圆心偏离过多时,需要重新打洞、预埋,对土建楼板破坏较大。综上可见,以上几点不管从工艺角度还是人工、机械成本较大,对施工企业自身成本控制不利。因此,需研制一种工作效率高或者是工作可靠性高的自动找中套管定位装置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技术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施工过程中操作简便、快捷、高效,并且定位精度比较高以及速度快,可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使用范围较广。本技术另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能够实现工具化、标准化施工,保证套管一次预埋的准确性,有效降低对模板的打凿,保证模板结构安全,能够为工地文明施工提供有力保障的这样一种预埋套管圆心自动找正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一种预埋套管圆心自动找正装置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作为本技术一种预埋套管圆心自动找正装置的改进,用于准确定位待预埋套管(1),它包括套管定位装置本体(2),套管定位装置本体(2)主要是由定位件(21)和不倒翁平衡仪(22)从下至上依序安装组成,其中,不倒翁平衡仪(22)的顶部中轴线上设有红外激光仪(221);不倒翁平衡仪(22)的下端放置于定位件(21)的顶端中部,定位件(21)的底端放置于已预埋套管(3)上。作为本技术上述的改进,所述定位件(21)整体为锥形构件,在该锥形构件的顶端端面设有至少一个水准管(211),水准管(211)镶嵌于定位件(21)顶表面。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进一步改进,在定位件(21)整体为锥形构件,在该锥形构件的顶端端面设有两个水准管(211),两个水准管(211)对称镶嵌于定位件(21)中部顶表面两端。作为本技术上述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件(21)顶部中心处设有一个与不倒翁平衡仪(22)底部相吻配的定位凹陷部(212),定位凹陷部(212)用于快速精准定位不倒翁平衡仪(22)。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件(21)与不倒翁平衡仪(22)之间为分体结构。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分体结构为定位件(21)与不倒翁平衡仪(22)为内外螺纹连接或者是通过开设在定位件(21)上端面的插槽与之相匹配插接,其中,插槽设于定位件(21)顶端面的中间部位。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红外激光仪(221)为红外激光笔,该红外激光笔活动或是固定安装在定位件(21)上。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件(21)与不倒翁平衡仪(22)之间为连体结构。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再更加进一步改进,所述连体结构为定位件(21)与不倒翁平衡仪(22)焊接连接或者是直接加工为一体式结构。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还更加进一步改进,在待预埋套管(1)和套管定位装置本体(2)以及埋套管(3)的外表面上均从内至外依序喷涂有注塑层和防锈层以及警示层,警示层上涂有荧光粉。工作原理是:上述设计结构的一种预埋套管圆心自动找正装置在进行使用之前,需要将其进行安装作为备用,安装时,将定位件(21)和不倒翁平衡仪(22)两个部件从下至上依序安装,从而构成本技术设计结构的套管定位装置本体(2),并将该套管定位装置本体(2)放于下层楼模板(4)上已预埋好的已预埋套管(3)内,通过施工人员简单的调整,使得定位件(21)的下端中部位置居于已预埋套管(3)正中位置,并通过查看设置于定位件(21)顶表面上的水准管(211)判断得出定位件(21)的下端中部位置是否居于已预埋套管(3)正中位置,若未放置于已预埋套管(3)的居中位置或者是由于楼板的上表面不平整时施工人员只是需要将该套管定位装置本体(2)手动调节确保激光发射器(221)发出的光线竖直,与此同时再打开红外激光仪(221),红外激光仪(221)向上发射激光打到上层楼板的下侧面上,然后以该光点定位,竖向向上钻孔,该孔即为待预埋套管(1)中心点,根据圆周原理量出套管外径,即可精准找到套管预埋的位置,随后放入需要预埋的待预埋套管(1),从而完成套管的定位工作。在上述的整个实施操作过程中,通过下层楼模板(4)上已预埋套管(3)的圆心,利用定位件(21)自身特性,确定已预埋套管(3)中心,通过定位件(21)的圆心,利用不倒翁平衡仪(22)自身特性,永远垂直向上,通过不倒翁平衡仪(22)上安装的红外激光仪(221),找到上上层楼模板(5)需要待预埋套管(1)的圆心,即已预埋套管(3)中心在上一层的位置,根据红外激光仪(221)照射的点来找到上一层圆心点并进行打孔,打孔后在放入待预埋套管(1),并在该待预埋套管(1)中穿套式放入定位连杆(7),定位连杆(7)的下端从上至下依序穿套式安装锁紧垫片(9)和紧固件(8)进行拧紧紧固,定位连杆(7)的上端从下至上依序穿套式安装有校准定位件(10)和紧固件(8),紧固件(8)对校准定位件(10)进行夹紧紧固,利用圆锥体的特性,通过校准定位件(10)不断挤压待预埋套管(1),待预埋套管(1)的圆心自动与校准定位件(10)圆心重合,这样已预埋套管(3)中心与待预埋套管(1)中心即重合,达到设计要求。因此,该装置用于工程施工定位时实用,便捷,可以确保多个预留套管之间的位置精度,解决安装管道不直的问题。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构造简易、设计新颖合理,能够实现预埋套管的快速精确找正,在施工过程中操作简便、快捷、高效,并且定位精度比较高,可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使用范围较广,是目前建筑市场上精度最高的定位仪器;2、本技术减少二次修正打凿量,有效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为项目文明施工创造有力条件,避免了二次套管修正,减少了对土建结构的破坏;有效降低了人工消耗,提高项目利润,套管一次预埋到位,精确度高,为工程创优提供有力保障的同时也保证了套管预埋的准确性,为工地文明施工及结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且应用广泛;3、本技术的各个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埋套管圆心自动找正装置,用于准确定位待预埋套管(1),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套管定位装置本体(2),套管定位装置本体(2)主要是由定位件(21)和不倒翁平衡仪(22)从下至上依序安装组成,其中,不倒翁平衡仪(22)的顶部中轴线上设有红外激光仪(221);不倒翁平衡仪(22)的下端放置于定位件(21)的顶端中部,定位件(21)的底端放置于已预埋套管(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埋套管圆心自动找正装置,用于准确定位待预埋套管(1),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套管定位装置本体(2),套管定位装置本体(2)主要是由定位件(21)和不倒翁平衡仪(22)从下至上依序安装组成,其中,不倒翁平衡仪(22)的顶部中轴线上设有红外激光仪(221);不倒翁平衡仪(22)的下端放置于定位件(21)的顶端中部,定位件(21)的底端放置于已预埋套管(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套管圆心自动找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21)整体为锥形构件,在该锥形构件的顶端端面设有至少一个水准管(211),水准管(211)镶嵌于定位件(21)顶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埋套管圆心自动找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定位件(21)整体为锥形构件,在该锥形构件的顶端端面设有两个水准管(211),两个水准管(211)对称镶嵌于定位件(21)中部顶表面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套管圆心自动找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21)顶部中心处设有一个与不倒翁平衡仪(22)底部相吻配的定位凹陷部(212),定位凹陷部(212)用于快速精准定位不倒翁平衡仪(22)。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福张炯何毅严光贤夏航王昌学徐绍辉李翔王宏波严登成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建投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