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墙放置的地震避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0435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贴墙放置的地震避难装置,包括弧形缓冲板、刚性三角支架、橡胶缓冲垫、把手、高强度玻璃窗、柔性避难壳体、铁质防水门、连接件、储物间、防烟透气孔、缓冲泡沫、缓冲弹簧、缓冲气囊、缓冲插槽;装置贴墙放置,刚性三角支架通过缓冲弹簧连接;缓冲泡沫与缓冲气囊填充于弧形缓冲板与刚性三角支架所围空间中;柔性避难壳体通过缓冲插槽固定在刚性三角支架内;铁质防水门通过连接件连接在刚性三角支架上;橡胶缓冲垫粘结在刚性三角支架底部和侧面;该装置具有特定的防震传力体系,尤其是墙体支撑作用,缓冲气囊的爆炸反冲作用和缓冲弹簧的连接缓冲作用使该装置具有良好的减震防护效果,能有效地保障逃生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贴墙放置的地震避难装置
本技术属于抗震避难
,特别涉及一种贴墙放置的地震避难装置。
技术介绍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碰撞,造成了板块边沿和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常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大约有十几二十次。当前的科技水平还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且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类都无法预测到地震。对于地震,我们更应该做到提高建筑物抗震等级,普及抗震防震知识,而不是预测地震。所以在地震多发地带普及地震避难装置是可行且有必要的。目前关于地震避难装置的研究有一些,如黄炀舒在其技术专利《一种蛋型地震救生舱空间结构》中结合人体工学原理,利用球体的承载能力最高的特点将救生舱外形设计成蛋形,来承受地震时的震荡,碰撞等破坏力;如郝正睿在其技术专利《一种可折叠正四面体地震避难所》中利用U型连杆和金属锁链将四面体的四块活动板连接,突出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同时,保证结构稳定的特点。上述研究技术都各有其特点,但都没有涉及到利用墙体的支撑作用,缓冲气囊的爆炸反冲作用以及缓冲弹簧的连接缓冲作用来达到减震缓冲目的的。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有:①目前关于地震缓冲装置的研究,没有利用墙体支撑作用的。②没有利用缓冲气囊爆炸反冲作用的。③没有将缓冲弹簧的连接缓冲作用和墙体支撑以及气囊爆炸反冲组合形成防震传力体系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贴墙放置的地震避难装置,其目的在于,在地震发生时,最大程度上保障逃生人员的安全。r>一种贴墙放置的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缓冲板(1),刚性三角支架(2),橡胶缓冲垫(3),把手(4),高强度玻璃窗(5),柔性避难壳体(6),铁质防水门(7),连接件(8),储物间(9),防烟透气孔(10),缓冲泡沫(11),缓冲弹簧(12),缓冲气囊(13),缓冲插槽(14);所述地震避难装置贴墙放置,利用墙体的支撑作用;所述刚性三角支架(2)为一个直角边长1.5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与直角边通过缓冲弹簧(12)连接起到缓冲作用;所述弧形缓冲板(1)焊接于刚性三角支架(2)的斜边上;所述缓冲泡沫(11)与缓冲气囊(13)填充于弧形缓冲板(1)与刚性三角支架(2)所围空间中;所述柔性避难壳体(6)通过缓冲插槽(14)固定在刚性三角支架(2)内,柔性避难壳体(6)的内部空间供逃生人员逃生使用,其余空间作为储物间(9);柔性避难壳体(6)采用柔性材料,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且避免其脆性破坏,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逃生人员的安全;所述铁质防水门(7)通过连接件(8)连接在刚性三角支架(2)上,铁质防水门(7)偏上部设有防烟透气孔(10),高强度玻璃窗(5)和把手(4);铁质防水门(7)的设置在保证灾难发生时避难装置密封的同时,方便逃生人员的进出;所述防烟透气孔(10),在保证避难装置空气流通的同时,也防止了水淹;所述橡胶缓冲垫(3)粘结在刚性三角支架(2)的底部和侧面,可以减少地震发生时避难装置与外界碰撞所产生的冲击力;所述储物间(9)在平时当储藏室使用,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空间。进一步地,地震避难装置贴墙放置,利用墙体的支撑作用保持其整体稳定性。进一步地,当地震发生时缓冲泡沫(11)和缓冲气囊(13)在冲击压力的作用下,发生挤压碰撞,缓冲气囊(13)爆炸产生反冲击力,抵挡一部分初期的冲击力,起到减震防护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刚性三角支架(2)的直角边与斜边通过缓冲弹簧(12)连接,在地震发生时,这种缓冲连接使刚性三角支架(2)的直角边与斜边产生相对滑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刚性三角支架(2)的总体稳定性,起到减震防护的效果。有益效果一种贴墙放置的地震避难装置,包括弧形缓冲板(1),刚性三角支架(2),橡胶缓冲垫(3),把手(4),高强度玻璃窗(5),柔性避难壳体(6),铁质防水门(7),连接件(8),储物间(9),防烟透气孔(10),缓冲泡沫(11),缓冲弹簧(12),缓冲气囊(13),缓冲插槽(14)。所述地震避难装置贴墙放置;所述刚性三角支架(2)的斜边与直角边通过缓冲弹簧(12)连接;所述弧形缓冲板(1)焊接于刚性三角支架(2)的斜边上;所述缓冲泡沫(11)与缓冲气囊(13)填充于弧形缓冲板(1)与刚性三角支架(2)所围空间中;所述柔性避难壳体(6)通过缓冲插槽(14)固定在刚性三角支架(2)内;所述铁质防水门(7)通过连接件(8)连接在刚性三角支架(2)上;所述橡胶缓冲垫(3)粘结在刚性三角支架(2)的底部和侧面;当地震发生时,所述地震避难装置贴墙放置,利用墙体的支撑作用保持结构稳定;缓冲泡沫(11)和缓冲气囊(13)在冲击压力的作用下,发生挤压碰撞,缓冲气囊(13)爆炸产生反冲击力,抵挡一部分初期的冲击力;刚性三角支架(2)的直角边与斜边通过缓冲弹簧(12)连接,这种连接缓冲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刚性三角支架(2)的总体稳定性。该装置结构稳定,使用方便,且有稳定的防震传力体系,具有良好的减震防护作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逃生人员的安全,大大增加了救援成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装置的示意图,其中(a)为立视图,(b)为剖视图,(c)为左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刚性三角支架的直角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柔性避难壳体示意图。标号说明:弧形缓冲板(1)、刚性三角支架(2)、橡胶缓冲垫(3)、把手(4)、高强度玻璃窗(5)、柔性避难壳体(6)、铁质防水门(7)、连接件(8)、储物间(9)、防烟透气孔(10)、缓冲泡沫(11)、缓冲弹簧(12)、缓冲气囊(13)、缓冲插槽(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贴墙放置的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缓冲板(1),刚性三角支架(2),橡胶缓冲垫(3),把手(4),高强度玻璃窗(5),柔性避难壳体(6),铁质防水门(7),连接件(8),储物间(9),防烟透气孔(10),缓冲泡沫(11),缓冲弹簧(12),缓冲气囊(13),缓冲插槽(14);所述地震避难装置贴墙放置,利用墙体的支撑作用;所述刚性三角支架(2)为一个直角边长1.5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与直角边通过缓冲弹簧(12)连接起到缓冲作用;所述弧形缓冲板(1)焊接于刚性三角支架(2)的斜边上;所述缓冲泡沫(11)与缓冲气囊(13)填充于弧形缓冲板(1)与刚性三角支架(2)所围空间中;所述柔性避难壳体(6)通过缓冲插槽(14)固定在刚性三角支架(2)内,柔性避难壳体(6)的内部空间供逃生人员逃生使用,其余空间作为储物间(9);柔性避难壳体(6)采用柔性材料,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且避免其脆性破坏,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逃生人员的安全;所述铁质防水门(7)通过连接件(8)连接在刚性三角支架(2)上,铁质防水门(7)偏上部设有防烟透气孔(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贴墙放置的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缓冲板(1),刚性三角支架(2),橡胶缓冲垫(3),把手(4),高强度玻璃窗(5),柔性避难壳体(6),铁质防水门(7),连接件(8),储物间(9),防烟透气孔(10),缓冲泡沫(11),缓冲弹簧(12),缓冲气囊(13),缓冲插槽(14);/n所述地震避难装置贴墙放置,利用墙体的支撑作用;/n所述刚性三角支架(2)为一个直角边长1.5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与直角边通过缓冲弹簧(12)连接起到缓冲作用;/n所述弧形缓冲板(1)焊接于刚性三角支架(2)的斜边上;所述缓冲泡沫(11)与缓冲气囊(13)填充于弧形缓冲板(1)与刚性三角支架(2)所围空间中;/n所述柔性避难壳体(6)通过缓冲插槽(14)固定在刚性三角支架(2)内,柔性避难壳体(6)的内部空间供逃生人员逃生使用,其余空间作为储物间(9);柔性避难壳体(6)采用柔性材料,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且避免其脆性破坏,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逃生人员的安全;/n所述铁质防水门(7)通过连接件(8)连接在刚性三角支架(2)上,铁质防水门(7)偏上部设有防烟透气孔(10),高强度玻璃窗(5)和把手(4);铁质防水门(7)的设置在保证灾难发生时避难装置密封的同时,方便逃生人员的进出;所述防烟透气孔(10),在保证避难装置空气流通的同时,也防止了水淹;/n所述橡胶缓冲垫(3)粘结在刚性三角支架(2)的底部和侧面,可以减少地震发生时避难装置与外界碰撞所产生的冲击力;/n所述储物间(9)在平时当储藏室使用,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墙放置的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缓冲板(1),刚性三角支架(2),橡胶缓冲垫(3),把手(4),高强度玻璃窗(5),柔性避难壳体(6),铁质防水门(7),连接件(8),储物间(9),防烟透气孔(10),缓冲泡沫(11),缓冲弹簧(12),缓冲气囊(13),缓冲插槽(14);
所述地震避难装置贴墙放置,利用墙体的支撑作用;
所述刚性三角支架(2)为一个直角边长1.5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与直角边通过缓冲弹簧(12)连接起到缓冲作用;
所述弧形缓冲板(1)焊接于刚性三角支架(2)的斜边上;所述缓冲泡沫(11)与缓冲气囊(13)填充于弧形缓冲板(1)与刚性三角支架(2)所围空间中;
所述柔性避难壳体(6)通过缓冲插槽(14)固定在刚性三角支架(2)内,柔性避难壳体(6)的内部空间供逃生人员逃生使用,其余空间作为储物间(9);柔性避难壳体(6)采用柔性材料,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且避免其脆性破坏,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逃生人员的安全;
所述铁质防水门(7)通过连接件(8)连接在刚性三角支架(2)上,铁质防水门(7)偏上部设有防烟透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殷孝天张敬宇马天龙仇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