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上料与平整度测量分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10306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上料与平整度测量分析系统,包括用于测量高炉的雷达探尺、PLC系统和主控电脑,所述高炉炉喉以上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斜坡外壁处固定安装有上升管且上升管数量为四个;雷达探尺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固定安装在高炉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A、B、C、D四处,雷达探尺与PLC系统电性连接,PLC系统与主控电脑电性连接。四台雷达探尺测量数据,经PLC系统控制及智能算法判断每台雷达探尺测量数据是否正确后,将所有数据输出给主控电脑,主控电脑计算正确数据的平均值,错误数据指示检修,分析平整度,输出单台雷达探尺测量数据,采用正确数据平均值或经PLC系统验证过的单台雷达探尺控制高炉上料,主控电脑显示雷达探尺的测量回波曲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上料与平整度测量分析系统
本技术涉及高炉测量领域,具体是一种高炉上料与平整度测量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持续推行,高炉逐渐大型化,大型高炉具备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趋于合理等优点,但其对外围生产条件的变化非常敏感,保持平整度或料面不倾斜对保持炉况意义重大。目前,控制高炉上料由机械探尺完成,机械探尺安装位置位于高炉炉喉以上斜坡位置,被4个上升管均匀分割为四个空间,四个空间的对称的两面分别有大的方形人孔,圆形观察孔,由于机械探尺笨重,无法安装在这两面,故只能安装2台机械探尺,2个测量点无法检测平整度,无法测量方形人孔侧与圆形观察孔侧的物位,无法判断这个方向的料面是否倾斜,倾斜的料面影响产量。机械探尺由重锤、链子、减速机、电机、抱闸、控制装置、编码器位置检测装置、显示仪表输出等组成,其结构复杂,运动部件多,电子部件多,虽然技术成熟,但可靠性不高,而控制上料时为单台机械探尺控制,其故障判断也只能通过使用人员,对两台机械探尺测量值比较及操作人员经验判断,由于机械探尺为机械式测量,外部环境恶劣,出现过两台机械探尺同时失效或使用人员判断失误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可靠性高炉上料与平整度测量分析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炉上料与平整度测量分析装置,包括用于测量高炉的雷达探尺、PLC系统和主控电脑,所述高炉炉喉以上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斜坡外壁点固定安装有上升管且上升管数量为四个,上升管沿周向等距安装于高炉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左上角、左下角、右下角和右上角的位置,高炉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左侧两根上升管之间开设有方形入孔,高炉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右侧两根上升管之间开设有观察孔;雷达探尺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固定安装在高炉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A、B、C、D四点,雷达探尺与PLC系统电性连接,PLC系统与主控电脑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A点位于高炉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上侧两根上升管之间、B点位于高炉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观察孔上方、C点位于的下侧两根上升管之间、D点穿过方形人孔且位于左侧两根上升管之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D点位于左侧两根上升管中间,B点位于D点正对面,B、D两点连线穿过高炉圆心,A点位于上侧两根上升管之间,C点位于下侧两根上升管之间,A、C两点连线穿过高炉圆心,A、B、C、D四点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于A、B、C、D四点的雷达探尺测量互不干扰且分别与PLC系统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D点位于左侧两根上升管中间,B点位于D点正对面,B、D两点连线穿过高炉圆心,A点位于上侧两根上升管中间,C点位于下侧两根上升管中间,A、C两点连线穿过高炉圆心,A、B、C、D四点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高炉炉喉以上斜坡的上侧两根上升管之间固定安装有雷达探尺,高炉炉喉以上斜坡的下侧两根上升管之间固定安装有雷达探尺,观察孔上方的高炉的外壁点固定安装的雷达探尺,方形人孔上固定安装有雷达探尺,四台雷达探尺的安装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A、C两点连线穿过高炉圆心,B、D两点连线穿过高炉圆心。用四台雷达探尺测量数据,经过PLC系统判断每台雷达探尺测量数据是否正确,主控电脑包括输出四台雷达探尺测量数据的瞬时值,显示正确测量数据及错误测量数据,求正确测量数据的平均值,分析平整度。上料控制的可靠性由原来单一的机械探尺控制,提高到四台雷达探尺提供数据,经PLC判断,四选一或采用正确数据的平均值,保证数据高可靠性;且将雷达探尺测量的回波曲线直接实时显示给操作人员,对人为判断测量数据的正确性提供了依据;补充了方形人孔侧与圆形观察孔侧料面物位无法测量的历史,解决了整个料面平整度无法测量的技术问题,为高炉操作人员全面掌握炉况提供依据。附图说明图1为高炉上料与平整度测量分析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高炉上料与平整度测量分析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高炉上料与平整度测量分析装置的流程图。图中:1-上升管、2-方形人孔、3-观察孔、4-雷达探尺、5-高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3,一种高炉上料与平整度测量分析装置,包括用于测量高炉5的雷达探尺4、PLC系统和主控电脑,所述高炉5炉喉以上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斜坡外壁点固定安装有上升管1且上升管1数量为四个,上升管1沿周向等距安装于高炉5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左上角、左下角、右下角和右上角的位置,高炉5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左侧两根上升管1之间开设有方形人孔2,高炉5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右侧两根上升管1之间开设有观察孔3;雷达探尺4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固定安装在高炉5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A、B、C、D四点,雷达探尺4与PLC系统电性连接,PLC系统与主控电脑电性连接。A、B、C、D四点测量后的数据值,输出给PLC系统,PLC系统判断测量数据是否正确后,将所有数据输出给主控电脑,主控电脑包括雷达探尺4测量的瞬时值、正确测量数据的平均值、错误值的显示,根据四点所测量的数值正确值分析平整度,输出4台雷达探尺的实时回波曲线。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雷达探尺4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固定安装在高炉5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A、B、C、D四点,雷达探尺4与PLC系统电性连接,PLC系统与主控电脑电性连接。采用四台雷达探尺4测量,经过PLC系统智能算法判断测量数据是否正确,由主控电脑输出正确雷达探尺4的平均物位,单台雷达探尺4物位数据及分析平整度,具备指示错误数据,提示操作人员恢复故障,并且将各台雷达探尺测量的回波曲线实时显示,故高炉上料控制可做到高可靠性,并且取得高炉料面平整度。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所述A点位于高炉5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上侧两根上升管1之间、B位于高炉5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观察孔3上方、C位于高炉5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下侧两根上升管1之间、D点位于方形人孔2上且位于左侧两根上升管1之间。所述D点穿过方形人孔2,D位于左侧上升管中间,B点位于D点正对面,B、D两点连线穿过高炉圆心,A点位于上侧两根上升管1之间,C点位于下侧两根上升管1之间,A、C两点连线穿过高炉圆心,A、B、C、D四点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安装于A、B、C、D四点的雷达探尺4测量互不干扰且分别与PLC系统电性连接。所述PLC系统判断测量数据是否错误后,将所有数据输出给主控电脑,主控电脑包括指示错误测量以及雷达探尺4测量的瞬时值、正确测量数据的平均值、错误值的显示,保证输出物位数据的可靠性及分析平整度,并将各台雷达探尺4的实时回波曲线显示在主控电脑上,供操作人员判断各点测量正确与否。高炉自动上料采用的数据实行了三级保障,第一级由雷达探尺4自身的可靠性保障;第二级由PLC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炉上料与平整度测量分析系统,包括用于测量高炉(5)物位的雷达探尺(4)、PLC系统和主控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炉(5)炉喉以上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斜坡外壁点固定安装有上升管(1)且上升管(1)数量为四个,上升管(1)沿周向等距安装于高炉(5)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左上角、左下角、右下角和右上角的位置,高炉(5)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左侧两根上升管(1)之间开设有方形人孔(2),高炉(5)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右侧两根上升管(1)之间开设有观察孔(3);雷达探尺(4)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固定安装在高炉(5)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A、B、C、D四点,雷达探尺(4)与PLC系统电性连接,PLC系统与主控电脑电性连接;/n所述A点位于高炉(5)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上侧两根上升管(1)之间、B点位于高炉(5)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观察孔(3)上方、C点位于高炉(5)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下侧两根上升管(1)之间、D点穿过方形人孔(2)且位于左侧两根上升管(1)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上料与平整度测量分析系统,包括用于测量高炉(5)物位的雷达探尺(4)、PLC系统和主控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炉(5)炉喉以上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斜坡外壁点固定安装有上升管(1)且上升管(1)数量为四个,上升管(1)沿周向等距安装于高炉(5)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左上角、左下角、右下角和右上角的位置,高炉(5)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左侧两根上升管(1)之间开设有方形人孔(2),高炉(5)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右侧两根上升管(1)之间开设有观察孔(3);雷达探尺(4)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固定安装在高炉(5)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A、B、C、D四点,雷达探尺(4)与PLC系统电性连接,PLC系统与主控电脑电性连接;
所述A点位于高炉(5)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上侧两根上升管(1)之间、B点位于高炉(5)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观察孔(3)上方、C点位于高炉(5)炉喉以上斜坡位置的下侧两根上升管(1)之间、D点穿过方形人孔(2)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胜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嘉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