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万国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柔性进板机压轮机构的弹性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168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柔性进板机压轮机构的弹性轮,包括滚轮(1),滚轮(1)中部设有轮轴(2),轮轴(2)的一端伸出滚轮(1)连接于轮座(3)内,轮座(3)上竖直设置两个导向孔(6)和一个螺丝孔(7),每个导向孔(6)内设有一根导杆(9),导杆(9)的上端伸出导向孔(6)、下端通过直线轴承(14)与轮座(3)相连,螺丝孔(7)内连有螺杆(10),螺杆(10)与轮座(3)相连,螺杆(10)上套设一组弹簧(12),螺杆(10)上部连接有第二螺母(1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紧凑、稳定且张力可调,使板件在运输过程中受压均匀、运输平稳,避免了板件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大的偏斜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柔性进板机压轮机构的弹性轮
本技术涉及板式家具生产加工设备
,尤其是一种用于柔性进板机压轮机构的弹性轮。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弹性轮中,轮子的弹性一般依靠轮子本身材质的弹性,多以轴承包胶为主,也有充气的胶轮,但是这些轮子弹性小、尺寸有所局限;此外,一些机构也会采用弹性器加轮子的组合成弹性轮,但是,市面上很多弹性器结构不一,结构摇晃并且张力不可调。柔性进板机的压轮机构需要保证各种尺寸的板件能在同步带上平稳输送,上述弹性轮均不能完全满足压轮机构对于弹性轮性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弹性轮弹性有限制、张力不可调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柔性进板机压轮机构的弹性轮,结构紧凑、稳定且张力可调,使板件在运输过程中受压均匀、运输平稳,避免了板件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大的偏斜情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柔性进板机压轮机构的弹性轮,包括滚轮,滚轮的中部设有一根轮轴,轮轴通过深沟球轴承与滚轮相连,轮轴的一端伸出滚轮连接于一个轮座内,轮轴与轮座之间套设有隔圈;轮座上竖直设置两个导向孔和一个螺丝孔,每个导向孔内分别设有一根导杆,导杆的上端伸出导向孔,导杆的下端均通过一组直线轴承与轮座相连,靠近直线轴承端面的导向孔内连接一组挡块,挡块与直线轴承的端面之间均套设一个第一弹性挡圈,以用于导杆在导向孔内的上下活动;螺丝孔内连接一个与其配合的螺杆,与轮座表面接触的螺杆上连接一个用于固定螺杆与轮座的第一螺母,第一螺母上方的螺杆上套设一组弹簧,螺杆上部连接有第二螺母。进一步地,滚轮采用精加工钢轮外包聚氨酯材质。进一步地,深沟球轴承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弹性挡圈。进一步地,轮座设有阶梯台,导向孔分为短导向孔和长导向孔,短导向孔设置在阶梯台的较低侧,长导向孔设置在阶梯台的较高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弹性轮直线排布,每个弹性轮的螺杆上部连接浮动梁,浮动梁的下表面接触弹簧上端,浮动梁的上表面通过第二螺母限位,通过调节第二螺母、压缩弹簧,保证每个弹性轮的张力均匀且适中,短导向孔的一侧朝向进板方向,从而使得轮子导向更灵活,板件在运送过程中受力均匀、平稳,不易发生偏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柔性进板机压轮机构的弹性轮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弹性轮的剖面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的弹性轮的剖面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的轮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弹性轮与浮动梁之间的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为使本技术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柔性进板机压轮机构的弹性轮进一步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图2,一种用于柔性进板机压轮机构的弹性轮,包括滚轮1,其特征在于:滚轮1的中部设有一根轮轴2,轮轴2通过深沟球轴承4与滚轮1相连,且深沟球轴承4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弹性挡圈17,轮轴2的一端伸出滚轮1连接于一个轮座3的轮轴孔8内,轮轴2与轮座3之间套设有隔圈5;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轮座3上竖直设置两个导向孔6和一个螺丝孔7,每个导向孔6内分别设有一根导杆9,导杆9的上端伸出导向孔6,导杆9的下端均通过一组直线轴承14与轮座3相连,靠近直线轴承14端面的导向孔6内连接一组挡块15,挡块15与直线轴承14的端面之间均套设一个第一弹性挡圈16,以用于导杆9在导向孔6内的上下活动;螺丝孔7内连接一个与其配合的螺杆10,与轮座3表面接触的螺杆10上连接一个用于固定螺杆10与轮座3的第一螺母11,第一螺母11上方的螺杆10上套设一组弹簧12,螺杆12上部连接有第二螺母13。参见图4,轮座3设有阶梯台3a,导向孔6分为短导向孔6a和长导向孔6b,短导向孔6a设置在阶梯台3a的较低侧,长导向孔6b设置在阶梯台3a的较高侧。滚轮1采用精加工钢轮外包聚氨酯材质。参见图5,将弹性轮直线紧密排布,每个弹性轮的螺杆10上部和导杆9上端均连接浮动梁18,浮动梁18的下表面接触弹簧12上端,浮动梁18的上表面通过第二螺母13使其限制在螺杆10上运动,通过调节第二螺母13,调整弹簧12的压缩量,保证每个弹性轮的张力均匀且适中,两根导杆9可在导向孔6内上下浮动,既提供了弹力,又提供了刚性支持,短导向孔6a的一侧朝向进板方向,从而使得轮子导向更灵活,板件在运送过程中受力均匀、平稳,不易发生偏斜;弹性轮的下沿平齐,且工作时弹性轮下沿到输送同步带面的距离略小于板件厚度,使得板件从弹性轮的短导向孔的那端切入使滚轮抬起,所有的弹性轮对板件起到了一个均匀施压与微挡作用,使板件运送更加平稳,避免过于偏斜。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柔性进板机压轮机构的弹性轮,包括滚轮(1),其特征在于:/n滚轮(1)的中部设有一根轮轴(2),轮轴(2)通过深沟球轴承(4)与滚轮(1)相连,轮轴(2)的一端伸出滚轮(1)连接于一个轮座(3)内,轮轴(2)与轮座(3)之间套设有隔圈(5);/n轮座(3)上竖直设置两个导向孔(6)和一个螺丝孔(7),每个导向孔(6)内分别设有一根导杆(9),导杆(9)的上端伸出导向孔(6),导杆(9)的下端均通过一组直线轴承(14)与轮座(3)相连,每个直线轴承(14)固定于导向孔(6)内;/n螺丝孔(7)内连接一个与其配合的螺杆(10),螺杆(10)的下端与轮座(3)固定相连,伸出轮座(3)表面的螺杆(10)上套设一组弹簧(12),螺杆(10)上部连接有第二螺母(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柔性进板机压轮机构的弹性轮,包括滚轮(1),其特征在于:
滚轮(1)的中部设有一根轮轴(2),轮轴(2)通过深沟球轴承(4)与滚轮(1)相连,轮轴(2)的一端伸出滚轮(1)连接于一个轮座(3)内,轮轴(2)与轮座(3)之间套设有隔圈(5);
轮座(3)上竖直设置两个导向孔(6)和一个螺丝孔(7),每个导向孔(6)内分别设有一根导杆(9),导杆(9)的上端伸出导向孔(6),导杆(9)的下端均通过一组直线轴承(14)与轮座(3)相连,每个直线轴承(14)固定于导向孔(6)内;
螺丝孔(7)内连接一个与其配合的螺杆(10),螺杆(10)的下端与轮座(3)固定相连,伸出轮座(3)表面的螺杆(10)上套设一组弹簧(12),螺杆(10)上部连接有第二螺母(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性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万国
申请(专利权)人:杨万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