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车后视镜基板与镜杆的安装结构及商用车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016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商用车后视镜基板与镜杆的安装结构。该商用车后视镜基板与镜杆的安装结构包括基板、镜杆和至少一个紧固件,基板安装在镜壳内且平行于设置在镜壳上的镜片,基板包括基板压盖和基板本体;基板压盖垂直于镜片的侧面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基板压盖的第一孔;基板本体垂直于镜片的侧面对应第一凹槽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对应第一孔设有第二孔;镜杆上对应第一孔设有贯穿镜杆的第三孔;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一孔、第三孔和第二孔,将镜杆固定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可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化了商用车后视镜的内部结构,便于商用车后视镜的性能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商用车后视镜基板与镜杆的安装结构及商用车后视镜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商用车后视镜基板与镜杆的安装结构及商用车后视镜。
技术介绍
如图1-4所示,现有商用车后视镜的镜壳主要是通过设置在镜壳内部的基板1与镜杆2安装连接。受镜壳内空间的限制,基板1只能平行于镜壳上的镜片设置。为了便于将镜杆2安装在基板1上,在基板平行与镜片的基板侧面13上开设凹槽,将镜杆放入凹槽中,再应用多个半圆扣环5将镜杆2扣合住,最后用紧固件4将半圆扣环5和基板1进行紧固,以实现镜杆和基板的安装固定。这种安装方式虽然能够实现镜杆和基板的安装固定,但是这种安装方式存在以下缺点:(一)由于镜杆2、半圆扣环5和紧固件4设置在了基板侧面13上,导致在基板的纵向上占用了镜壳内部较多的空间。而为了完善商用车后视镜的功能,在商用车后视镜的内部,尤其在基板的纵向上,还会设置支架、护罩、镜圈以及转向器等诸多零件,可见,各零部件在基板纵向空间上占用的空间越少越好,因此需要对这种安装结构进行简化。(二)由于实现镜杆和基板安装固定的零部件较多,导致整个商用车后视镜的安装工艺较为繁琐且增加了商用车后视镜的重量。(三)在长时间使用后,紧固件4会有松动,可能导致镜杆2在基板侧面13上的凹槽与半圆扣环5之间的转动,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商用车后视镜基板与镜杆的安装结构及商用车后视镜。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商用车后视镜基板与镜杆的安装结构,所述商用车后视镜基板与镜杆的安装结构包括基板、镜杆和至少一个紧固件,所述基板安装在镜壳内,且平行于设置在所述镜壳上的镜片,所述基板包括基板压盖和基板本体;所述基板压盖垂直于所述镜片的侧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基板压盖的第一孔;所述基板本体垂直于所述镜片的侧面对应所述第一凹槽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对应所述第一孔设有第二孔;所述镜杆上对应所述第一孔设有贯穿所述镜杆的第三孔;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一孔、所述第三孔和所述第二孔,将所述镜杆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优选地,所述基板本体通过所述紧固件螺纹连接的方式或者胶接的方式或者卡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镜壳内。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全包覆或者半包覆所述镜杆。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与所述镜杆的形状相互匹配。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包括半圆形凹槽或者半弧形凹槽或者矩形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半径与所述镜杆的半径相适应。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包括半圆形凹槽或者半弧形凹槽或者矩形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半径与所述镜杆的半径相适应。优选地,所述第二孔包括螺纹孔。优选地,所述第三孔包括通孔或者螺纹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的深度之和与所述紧固件的长度相适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商用车后视镜,包括上述的商用车后视镜基板与镜杆的安装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将基板分为基板本体和基板压盖两部分,在基板本体和基板压盖的相对侧面分别对应开设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并在第一凹槽上开设至少一个贯穿基板压盖的第一孔,在第二凹槽内对应第一孔开设第二孔,在镜杆上对应第一孔开设贯穿该镜杆的第三孔,然后通过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一孔、第三孔和第二孔,从而将镜杆固定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实现商用车后视镜基板与镜杆的安装固定。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将镜杆的安装位置从商用车后视镜基板的表面更改为商用车后视镜基板的内部,减少了镜杆在镜壳内部基板的纵向上所占据的空间,优化了商用车后视镜的内部结构,便于商用车后视镜的性能提升;另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减少了镜杆和基板安装固定所需的零部件数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商用车后视镜的重量,减轻了镜杆整体的承载力;而且简化了商用车后视镜的安装工艺,利于提升技术员工的组装效率;最后,应用紧固件依次穿过基板压盖、镜杆和基板本体,将镜杆固定在基板本体上,加强了镜杆和基板组装的稳固性,防止镜杆的转动,提升产品质量。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现有商用车后视镜的立体图;图2为图1去掉上盖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部分爆炸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镜杆和基板安装的简化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商用车后视镜基板与镜杆的安装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商用车后视镜基板与镜杆的安装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板压盖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镜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基板,2-镜杆,4-紧固件,5-半圆扣环;11-基板压盖,12-基板本体,13-基板侧面;111-第一凹槽,112-第一孔;121-第二凹槽,122-第二孔;21-第三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技术的说明书实施例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商用车后视镜基板与镜杆的安装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商用车后视镜基板与镜杆的安装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板压盖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镜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9,一种商用车后视镜基板与镜杆的安装结构包括基板1,镜杆2和至少一个紧固件4。需要说明的是,紧固件4包括螺丝或螺栓。基板1包括基板压盖11和基板本体12,基板1安装在镜壳内且平行于设置在镜壳上的镜片。基板压盖11垂直于镜片的侧面设有第一凹槽111,第一凹槽111内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基板压盖11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商用车后视镜基板与镜杆的安装结构,所述商用车后视镜基板与镜杆的安装结构包括基板(1)、镜杆(2)和至少一个紧固件,其特征在于,/n所述基板(1)安装在镜壳内且平行于设置在所述镜壳上的镜片,所述基板(1)包括基板压盖(11)和基板本体(12);/n所述基板压盖(11)垂直于所述镜片的侧面设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凹槽(111)内设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基板压盖(11)的第一孔(112);/n所述基板本体(12)垂直于所述镜片的侧面对应所述第一凹槽(111)设有第二凹槽(121),所述第二凹槽(121)内对应所述第一孔(112)设有第二孔(122);/n所述镜杆(2)上对应所述第一孔(112)设有贯穿所述镜杆(2)的第三孔(21);/n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一孔(112)、所述第三孔(21)和所述第二孔(122),将所述镜杆(2)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111)和所述第二凹槽(121)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商用车后视镜基板与镜杆的安装结构,所述商用车后视镜基板与镜杆的安装结构包括基板(1)、镜杆(2)和至少一个紧固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1)安装在镜壳内且平行于设置在所述镜壳上的镜片,所述基板(1)包括基板压盖(11)和基板本体(12);
所述基板压盖(11)垂直于所述镜片的侧面设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凹槽(111)内设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基板压盖(11)的第一孔(112);
所述基板本体(12)垂直于所述镜片的侧面对应所述第一凹槽(111)设有第二凹槽(121),所述第二凹槽(121)内对应所述第一孔(112)设有第二孔(122);
所述镜杆(2)上对应所述第一孔(112)设有贯穿所述镜杆(2)的第三孔(21);
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一孔(112)、所述第三孔(21)和所述第二孔(122),将所述镜杆(2)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111)和所述第二凹槽(12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后视镜基板与镜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本体(12)通过所述紧固件螺纹连接的方式或者胶接的方式或者卡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镜壳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后视镜基板与镜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11)和所述第二凹槽(121)全包覆或者半包覆所述镜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磊刘水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光华荣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