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远新专利>正文

用于煤矿运输车的残渣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0012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煤矿运输车的残渣清理装置,其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包括运输车本体以及安装在运输车本体上的车厢,所述车厢上安装有残渣清理机构,所述残渣清理机构包括两个同步电机,两个所述同步电机分别安装在车厢上靠近其一端的前侧顶部与后侧顶部,所述车厢上靠近其一端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轴承座,所述车厢上远离第一轴承座的另一端顶部安装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相对面的轴心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同步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清理机构较多的占用车厢内空间并且结构复杂、运行繁琐,会给安装和维修拆卸带来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煤矿运输车的残渣清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煤矿开采
,具体为一种用于煤矿运输车的残渣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在煤炭的开采中,一般工作人员会通过煤矿运输车来运输开采的煤炭。煤矿运输车在倾倒煤矿之后,车厢内还会积留有少量残渣,这些残渣日久会结团附着在车厢上,所以需要通过清理机构对其进行清理。如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1821426833.4公开了一种自动清理的环卫垃圾车车厢,包括:车厢、滑动座、与滑动座铰接的连接杆、安装于车厢上部的第一气缸、铰接在连接杆上的推动杆、第二气缸以及安装在连接杆上的推斗;其中,所述滑动座与车厢内顶滑动配合,滑动座侧面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且第一气缸位于滑动座和车头之间,所述连接杆一端铰接至滑动座上,另一端连接至推斗上部,以使得推斗与车厢圆弧形的底部接触,所述第二气缸亦安装于车厢内顶,且第二气缸输出端与推动杆一端铰接后,推动杆远离第二气缸的端部能与连接杆上部铰接,以当第一气缸工作时能推动滑动座沿着车厢尾部和车头方向移动,且在第二气缸工作时能将推斗内的淤泥清理出车厢。该自动清理的环卫垃圾车车厢的清理机构同样适用于煤矿运输车。但是该自动清理的环卫垃圾车车厢还存在下述缺陷:①整个清理机构占用较大的车厢顶部空间,压榨了车厢本身能够容纳煤矿的空间;②清理机构的结构复杂,运行繁琐,无论是安装还是后期维修拆卸的时候都不方便,使用的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煤矿运输车的残渣清理装置,具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清理机构较多的占用车厢内空间并且结构复杂、运行繁琐,会给安装和维修拆卸带来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煤矿运输车的残渣清理装置,包括运输车本体以及安装在运输车本体上的车厢,所述车厢上安装有残渣清理机构。优选的,所述残渣清理机构包括两个同步电机,两个所述同步电机分别安装在车厢上靠近其一端的前侧顶部与后侧顶部,所述车厢上靠近其一端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轴承座,所述车厢上远离第一轴承座的另一端顶部安装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相对面的轴心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同步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安装,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侧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侧铲块,所述固定板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底铲块。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移动块连接处的内侧角上固定连接有加强筋。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呈U型设置。优选的,所述底铲块呈楔形设置,所述侧铲块呈楔形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残渣清理机构,在清理残渣时,通过同步电机驱动螺纹杆顺转时,移动块由于与螺纹杆的螺纹连接作用,逐渐往第二轴承座的方向移动,移动块带动固定板移动,固定板通过两侧的侧铲块将车厢侧壁的残渣刮下来,固定板底部的底铲块将车厢底壁的残渣刮下来,最终在固定板的推动作用下将残渣推出,反之在同步电机驱动螺纹杆逆转时,固定板逐渐往第一轴承座的方向移动,直到固定板最终移动到车厢上远离车厢挡板的一侧,此时整个残渣清理机构也不会占用较大的车厢内空间,并且整个残渣清理机构的结构简单,便于拆装,驱动源位于车厢顶部,为前期安装以及后期维修拆卸的时候都提供了便利,使用的效果较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料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车厢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沿图2中A-A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沿图2中B-B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卸料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运输车本体、2-车厢、3-残渣清理机构、4-同步电机、5-第一轴承座、6-第二轴承座、7-螺纹杆、8-联轴器、9-移动块、10-固定板、11-侧铲块、12-底铲块、13-加强筋、14-旋转座、15-气缸、16-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煤矿运输车的残渣清理装置,包括运输车本体1以及安装在运输车本体1上的车厢2,具体地,车厢2通过旋转座14旋转连接在车厢2上,并且运输车本体1与车厢2之间旋转连接有气缸15,通过气缸15带动车厢2掀起,将车厢2中的大部分煤矿排出,由于气缸15、车厢2与旋转座14的配合属于本领域所述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常识,所以对于气缸15运行原理等不再进一步赘述,车厢2上安装有残渣清理机构3,通过残渣清理机构3将积留在车厢2中的少部分残渣进行清理。残渣清理机构3包括两个同步电机4,两个同步电机4分别安装在车厢2上靠近其一端的前侧顶部与后侧顶部,两个同步电机4均与运输车本体1内的控制系统连接,司机在驾驶室内就可远程控制同步电机4的启停,车厢2上靠近其一端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轴承座5,车厢2上远离第一轴承座5的另一端顶部安装有第二轴承座6,第一轴承座5与第二轴承座6相对面的轴心安装有螺纹杆7,螺纹杆7的一端与同步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8安装,螺纹杆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9,移动块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两侧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侧铲块11,侧铲块11呈楔形设置,楔形侧铲块11的工作端方便将车厢2两侧壁的残渣更好的铲起,固定板10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底铲块12,底铲块12呈楔形设置,楔形底铲块12的工作端方便将车厢2底壁的残渣更好的铲起,在清理残渣时,通过同步电机4驱动螺纹杆7顺转时,移动块9由于与螺纹杆7的螺纹连接作用,逐渐往第二轴承座6的方向移动,移动块9带动固定板10移动,固定板10通过两侧的侧铲块11将车厢2侧壁的残渣刮下来,固定板10底部的底铲块12将车厢2底壁的残渣刮下来,最终在固定板10的推动作用下将残渣推出,反之在同步电机4驱动螺纹杆7逆转时,固定板10逐渐往第一轴承座5的方向移动,直到固定板10最终移动到车厢2上远离车厢2挡板16的一侧,此时整个残渣清理机构3也不会占用较大的车厢2内空间。进一步地,为提高移动块9安装的强度,所以在固定板10与移动块9连接处的内侧角上还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3。进一步地,固定板10呈U型设置,一方面节省固定板10制造时的材料,另一方面车厢2内的大部分煤矿已经随气缸15顶升的过程中排出了,只有积留在车厢2底壁和侧壁的少部分残渣,也就说固定板10的中部开设的U型槽也不会造成残渣在刮的时候漏掉到固定板10的后面。工作原理:该用于煤矿运输车的残渣清理装置使用时,首先启动气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煤矿运输车的残渣清理装置,包括运输车本体(1)以及安装在运输车本体(1)上的车厢(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2)上安装有残渣清理机构(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煤矿运输车的残渣清理装置,包括运输车本体(1)以及安装在运输车本体(1)上的车厢(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2)上安装有残渣清理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煤矿运输车的残渣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残渣清理机构(3)包括两个同步电机(4),两个所述同步电机(4)分别安装在车厢(2)上靠近其一端的前侧顶部与后侧顶部,所述车厢(2)上靠近其一端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轴承座(5),所述车厢(2)上远离第一轴承座(5)的另一端顶部安装有第二轴承座(6),所述第一轴承座(5)与第二轴承座(6)相对面的轴心安装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一端与同步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8)安装,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远新齐永新朱兆增于松涛崔志雨田刚孟庆媛刘利勇刘晓宇吴绍贵
申请(专利权)人:郑远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