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93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纺布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顶部开设有通口,所述袋体的表面有外到内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和第三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的内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橡胶复合纤维层、芳纶纤维层、聚丙烯纤维层、玄武岩纤维层、铝箔层、柔性气凝胶纤维层、有机氟树脂纤维层以及尼龙纤维层。该无纺布袋,通过橡胶复合纤维层、芳纶纤维层、聚丙烯纤维层、玄武岩纤维层、铝箔层、柔性气凝胶纤维层、有机氟树脂纤维层以及尼龙纤维层的配合使用,使得本装置具有良好的防划和防水的功能,从而降低了本装置在使用时,被划伤和被水浸湿的概率,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纺布袋
本技术涉及无纺布
,具体为一种无纺布袋。
技术介绍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它不是由一根一根的纱线交织、编结在一起的,而是将纤维直接通过物理的方法粘合在一起的,所以,当你拿到你衣服里的粘称时,就会发现,是抽不出一根根的线头的。非织造布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并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率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以及原料来源多等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无纺布袋。然而,现有无纺布袋的防护性较差,从而导致无纺布袋在使用者时容易被划破,或者在下雨天时,袋子很容易因雨水浸湿而损坏袋子内的物品,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无纺布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纺布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无纺布袋的防护性较差,从而导致无纺布袋在使用者时容易被划破,或者在下雨天时,袋子很容易因雨水浸湿而损坏袋子内的物品,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顶部开设有通口,所述袋体的表面有外到内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和第三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的内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橡胶复合纤维层、芳纶纤维层、聚丙烯纤维层、玄武岩纤维层、铝箔层、柔性气凝胶纤维层、有机氟树脂纤维层以及尼龙纤维层,所述第一防护层内腔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橡胶复合纤维层粘接,所述橡胶复合纤维层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芳纶纤维层粘接,所述芳纶纤维层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聚丙烯纤维层粘接,所述聚丙烯纤维层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玄武岩纤维层粘接,所述玄武岩纤维层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铝箔层粘接,所述铝箔层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柔性气凝胶纤维层粘接,所述柔性气凝胶纤维层通过粘合剂与有机氟树脂纤维层粘接,所述有机氟树脂纤维层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尼龙纤维层粘接,所述尼龙纤维层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第一防护层粘接。所述第二防护层的内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碳纤维层、玻璃纤维层、保温棉纤维层以及酚醛树脂发泡材料层,所述第二防护层内腔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碳纤维层粘接,所述碳纤维层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玻璃纤维层粘接,所述玻璃纤维层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保温棉纤维层粘接,所述保温棉纤维层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酚醛树脂发泡材料层粘接,所述酚醛树脂发泡材料层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第二防护层粘接。优选的,所述袋体前后表面顶部的靠两侧位置均设置有粘接块,所述粘接块通过粘合剂与袋体粘接。优选的,两个粘接块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提把手,所述提把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袋体前后表面的靠中间位置均设置有商标贴,所述商标贴通过粘合剂与袋体粘接。优选的,所述第三防护层的内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防静电纤维层、阻燃布和氯纶纤维层,所述第三防护层内腔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防静电纤维层粘接,所述防静电纤维层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阻燃布粘接。优选的,所述阻燃布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氯纶纤维层粘接,所述氯纶纤维层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第三防护层粘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无纺布袋,通过橡胶复合纤维层、芳纶纤维层、聚丙烯纤维层、玄武岩纤维层、铝箔层、柔性气凝胶纤维层、有机氟树脂纤维层以及尼龙纤维层的配合使用,使得本装置具有良好的防划和防水的功能,从而降低了本装置在使用时,被划伤和被水浸湿的概率,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通口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防护层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防护层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第三防护层的剖视图。图中:1、袋体;2、第一防护层;3、第二防护层;4、第三防护层;5、橡胶复合纤维层;6、芳纶纤维层;7、聚丙烯纤维层;8、玄武岩纤维层;9、铝箔层;10、柔性气凝胶纤维层;11、有机氟树脂纤维层;12、尼龙纤维层;13、通口;14、碳纤维层;15、玻璃纤维层;16、保温棉纤维层;17、酚醛树脂发泡材料层;18、粘接块;19、提把手;20、商标贴;21、防静电纤维层;22、阻燃布;23、氯纶纤维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袋,包括袋体1,袋体1的顶部开设有通口13,袋体1的表面有外到内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层2、第二防护层3和第三防护层4,第一防护层2的内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橡胶复合纤维层5、芳纶纤维层6、聚丙烯纤维层7、玄武岩纤维层8、铝箔层9、柔性气凝胶纤维层10、有机氟树脂纤维层11以及尼龙纤维层12,第一防护层2内腔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橡胶复合纤维层5粘接,橡胶复合纤维层5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芳纶纤维层6粘接,芳纶纤维层6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聚丙烯纤维层7粘接,聚丙烯纤维层7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玄武岩纤维层8粘接,玄武岩纤维层8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铝箔层9粘接,铝箔层9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柔性气凝胶纤维层10粘接,柔性气凝胶纤维层10通过粘合剂与有机氟树脂纤维层11粘接,有机氟树脂纤维层11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尼龙纤维层12粘接,尼龙纤维层12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第一防护层2粘接。第二防护层3的内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碳纤维层14、玻璃纤维层15、保温棉纤维层16以及酚醛树脂发泡材料层17,第二防护层3内腔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碳纤维层14粘接,碳纤维层14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玻璃纤维层15粘接,玻璃纤维层15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保温棉纤维层16粘接,保温棉纤维层16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酚醛树脂发泡材料层17粘接,酚醛树脂发泡材料层17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第二防护层3粘接。本技术中:袋体1前后表面顶部的靠两侧位置均设置有粘接块18,粘接块18通过粘合剂与袋体1粘接;通过粘接块18的设置,用来固定提把手19。本技术中:两个粘接块18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提把手19,提把手19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通过提把手19的设置,方便使用者携带本装置。本技术中:袋体1前后表面的靠中间位置均设置有商标贴20,商标贴20通过粘合剂与袋体1粘接;通过商标贴20的设置,可以为商家进行宣传。本技术中:第三防护层4的内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防静电纤维层21、阻燃布22和氯纶纤维层23,第三防护层4内腔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防静电纤维层21粘接,防静电纤维层21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阻燃布22粘接;通过防静电纤维层21和阻燃布22的设置,使得本装置具有良好的防静电和阻燃的功能。本技术中:阻燃布22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氯纶纤维层23粘接,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纺布袋,包括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的顶部开设有通口(13),所述袋体(1)的表面有外到内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层(2)、第二防护层(3)和第三防护层(4),所述第一防护层(2)的内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橡胶复合纤维层(5)、芳纶纤维层(6)、聚丙烯纤维层(7)、玄武岩纤维层(8)、铝箔层(9)、柔性气凝胶纤维层(10)、有机氟树脂纤维层(11)以及尼龙纤维层(12),所述第一防护层(2)内腔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橡胶复合纤维层(5)粘接,所述橡胶复合纤维层(5)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芳纶纤维层(6)粘接,所述芳纶纤维层(6)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聚丙烯纤维层(7)粘接,所述聚丙烯纤维层(7)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玄武岩纤维层(8)粘接,所述玄武岩纤维层(8)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铝箔层(9)粘接,所述铝箔层(9)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柔性气凝胶纤维层(10)粘接,所述柔性气凝胶纤维层(10)通过粘合剂与有机氟树脂纤维层(11)粘接,所述有机氟树脂纤维层(11)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尼龙纤维层(12)粘接,所述尼龙纤维层(12)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第一防护层(2)粘接;/n所述第二防护层(3)的内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碳纤维层(14)、玻璃纤维层(15)、保温棉纤维层(16)以及酚醛树脂发泡材料层(17),所述第二防护层(3)内腔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碳纤维层(14)粘接,所述碳纤维层(14)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玻璃纤维层(15)粘接,所述玻璃纤维层(15)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保温棉纤维层(16)粘接,所述保温棉纤维层(16)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酚醛树脂发泡材料层(17)粘接,所述酚醛树脂发泡材料层(17)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第二防护层(3)粘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纺布袋,包括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的顶部开设有通口(13),所述袋体(1)的表面有外到内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层(2)、第二防护层(3)和第三防护层(4),所述第一防护层(2)的内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橡胶复合纤维层(5)、芳纶纤维层(6)、聚丙烯纤维层(7)、玄武岩纤维层(8)、铝箔层(9)、柔性气凝胶纤维层(10)、有机氟树脂纤维层(11)以及尼龙纤维层(12),所述第一防护层(2)内腔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橡胶复合纤维层(5)粘接,所述橡胶复合纤维层(5)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芳纶纤维层(6)粘接,所述芳纶纤维层(6)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聚丙烯纤维层(7)粘接,所述聚丙烯纤维层(7)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玄武岩纤维层(8)粘接,所述玄武岩纤维层(8)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铝箔层(9)粘接,所述铝箔层(9)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柔性气凝胶纤维层(10)粘接,所述柔性气凝胶纤维层(10)通过粘合剂与有机氟树脂纤维层(11)粘接,所述有机氟树脂纤维层(11)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尼龙纤维层(12)粘接,所述尼龙纤维层(12)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第一防护层(2)粘接;
所述第二防护层(3)的内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碳纤维层(14)、玻璃纤维层(15)、保温棉纤维层(16)以及酚醛树脂发泡材料层(17),所述第二防护层(3)内腔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碳纤维层(14)粘接,所述碳纤维层(14)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玻璃纤维层(15)粘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双同
申请(专利权)人:苍南县鼎顺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