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快速合模螺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885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快速合模螺栓,其包括合模螺杆,所述合模螺杆沿着轴向依次设置有弹簧、弹簧衬套、底座、螺母底座和螺母,所述模螺杆设有弹簧垫片,所述底座与所述螺母底座之间设有定位引导结构,所述定位引导结构包括圆台结构凸块及圆台结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结构的优化,使得整体结构紧凑,通过设置弹簧衬套和底座的配合作用于合模螺杆的上,保证合模螺杆的垂直稳定性,合模螺杆不会因合模过程中的夹碰而产生轴向偏移或晃动,降低合模失误率,通过设置圆台结构通孔与圆台结构凸块提供定位引导,使得底座与螺母底座同一中心轴线上,保证合模时上模具与下模具的轴向定位准确,提高合模过程的紧密和精准度,提高产品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快速合模螺栓
本技术涉及滚塑模具加工的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快速合模螺栓。
技术介绍
滚塑成型是一种利用旋转的模具进行加工的塑料加工方式,其加工过程是,将塑料粉末或浆料投入模具,闭合后的模具在设备上进行旋转或摇摆,同时通过明火或热风对模具外部进行加热,塑料粉末或浆料在受热的状态下在模内内部翻转、流动,温度达到软化点后逐步涂布到模具内表面,熔融并凝结,将模具放于自然环境下或通过水、雾、风等介质进行冷却后拆模取出制品。现有的滚塑成型多为通过上模具及下模具进行合模后,然后进行成型过程加工,但滚塑成型过程中需要进行旋转或者移动,为保证上模具及下模具的连接稳定及产品成型质量,通常采用螺栓与螺母将上模具及下模具锁紧在一起,但该方式的螺栓与螺母多为直接焊接到上模具及下模具外侧,当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磨损,需要将其强制拆卸更换,拆卸更换时间长,拆卸更换安装劳动强度大,无法进行快速拆卸及安装更换;当进行分模时需要人工将螺栓拉起,人工劳动强度较大,且模具成型后存在余温,余温可能对拆卸螺栓的人员造成伤害,螺栓与螺母焊接到上模具及下模具,由于螺栓与螺母焊接部分为实心,无法位置或角度的微调,可能导致螺栓与螺母不在同一轴线上,且螺栓与螺母之间无定位结构,当其中一个合模螺杆因晃动或轴向定位不准确时,就会导致整排合模不紧密,影响合模精准度,影响产品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项技术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快速合模螺栓。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快速合模螺栓,所述新型快速合模螺栓包括合模螺杆、弹簧、弹簧衬套、底座、螺母及螺母底座,所述合模螺杆沿着轴向依次设置弹簧、弹簧衬套、底座、螺母底座和螺母,所述合模螺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设有弹簧垫片,所述弹簧衬套还设有卡环,所述底座与所述螺母底座之间设有定位引导结构,所述螺母底座设有螺母放置凹槽,所述螺母设置所述螺母放置凹槽内,所述螺母底座还设有卡环一,所述卡环一将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螺母底座下方。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及所述螺母底座均设有合模螺杆穿过通孔,所述定位引导结构包括圆台结构凸块及与圆台结构凸块相配合圆台结构通孔,所述圆台结构通孔设置在所述底座内,所述圆台结构凸块设置在所述螺母底座上。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外侧还设有环形凸块,所述螺母底座外侧还是设有环形凸块一,所述环形凸块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块一设有环形凹槽一,所述环形凹槽与环形凹槽一镜像相对设置。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通孔底部内侧倒有圆弧面,所述螺母底座上与圆台结构凸块之间设有限位台阶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进行结构的优化,使得新型快速合模螺栓整体结构紧凑,通过设置弹簧衬套和底座的配合作用于合模螺杆的杆体上,以保证合模螺杆的垂直稳定性,合模螺杆不会因合模过程中的夹碰而产生轴向偏移或晃动,大大降低了合模失误率,且通过弹簧进行合模螺栓脱离螺母后的自动弹起,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效率,且防止人员被烫伤的情况出现,更好的保护人身安全;通过设置定位引导结构提高合模定位精度及紧密度,通过设置圆弧面提供第一次定位引导,并结合圆台结构通孔与圆台结构凸块提供第二次定位引导,使得底座与螺母底座贴合后,使两者在同一中心轴线上,从而保证合模时上模具与下模具的轴向定位准确,提高自动化生产时合模过程的紧密和精准度,提高产品成型质量。通过设置环形凹槽及环形凹槽一用于进行底座及螺母底座的位置微调,方便调整;所述合模螺杆、弹簧、螺母通过卡环、卡环一固定在弹簧衬套、螺母底座,便于合模螺杆、弹簧、螺母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磨损后的快速拆卸及更换安装,提高效率。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新型快速合模螺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新型快速合模螺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新型快速合模螺栓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底座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的螺母底座结构示意图。图中:1.新型快速合模螺栓,2.合模螺杆,3.弹簧,4.弹簧衬套,5.底座,6.螺母,7.螺母底座,8.定位引导结构,9.通孔,20.弹簧垫片,40.卡环,50.环形凸块,70.螺母放置凹槽,71.环形凸块一,80.圆台结构凸块,81.圆台结构通孔,90.圆弧面,500.环形凹槽,700.卡环一,710.环形凹槽一,800.台阶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体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参见附图1~图5,一种新型快速合模螺栓1包括合模螺杆2、弹簧3、弹簧衬套4、底座5、螺母6及螺母底座7,所述合模螺杆2沿着轴向依次设置弹簧3、弹簧衬套4、底座5、螺母底座7和螺母6,所述合模螺杆2包括杆体,所述杆体设有弹簧垫片20,所述弹簧垫片20设置在所述杆体上,所述弹簧垫片20将弹簧3限制在弹簧衬套4内,所述弹簧衬套4还设有卡环40,所述卡环40便于合模螺杆2及弹簧3长时间使用后的快速拆卸更换,所述底座5与所述螺母底座7之间设有定位引导结构8,所述螺母底座7设有螺母放置凹槽70,所述螺母6设置所述螺母放置凹槽70内,所述螺母底座7还设有卡环一700,所述卡环一700将所述螺母6固定在所述螺母底座7下方,所述卡环一700便于磨损后的螺母6的快速拆卸更换。所述底座5及所述螺母底座7均设有合模螺杆2穿过通孔9,所述定位引导结构8包括圆台结构凸块80及与圆台结构凸块80相配合圆台结构通孔81,所述圆台结构通孔81设置在所述底座5内,所述圆台结构通孔的横切面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圆台结构凸块80设置在所述螺母底座7上,所述定位引导结构8便于底座5余螺母底座7的定位连接,从而保证合模时上模具与下模具的轴向定位准确,提高自动化生产时合模过程的紧密和精准度。所述底座5外侧还设有环形凸块50,所述螺母底座7外侧还是设有环形凸块一71,所述环形凸块50设有环形凹槽500,所述环形凸块一71设有环形凹槽一710,所述环形凹槽500与环形凹槽一710镜像相对设置,所述环形凹槽500与所述环形凹槽一710分别用于进行底座5、螺母底座7的角度及位置的微调,从而保证合模过程的紧密及准确,且保证合模过程的顺畅。所述底座5通孔9底部内侧倒有圆弧面90,所述圆弧面90用于起第一次引导定位作用,所述螺母底座7上与圆台结构凸块80之间设有限位台阶段800,所述台阶段800起限位作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底座安装到模具的上模的外侧面上,将螺母底座安装到下模的外侧面,弹簧将合模螺杆复位,上模缓慢接触下模时,底座的圆弧面接触到螺母底座的圆台结构凸块进行初次定位引导,然后圆台结构通孔缓慢地与圆台结构凸块的外侧面贴合定位连接,最好底座的圆弧面底部与所述螺母底座的限位台阶面贴合,底座与螺母底座贴合连接,将合模螺杆下按并与螺母锁紧,合模完成,模具内产品成型后,扭转合模螺杆,弹簧复位带动合模螺杆自动向上弹起,将上模与下模分开,进行下个产品的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快速合模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快速合模螺栓包括合模螺杆、弹簧、弹簧衬套、底座、螺母及螺母底座,所述合模螺杆沿着轴向依次设置弹簧、弹簧衬套、底座、螺母底座和螺母,所述合模螺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设有弹簧垫片,所述弹簧衬套还设有卡环,所述底座与所述螺母底座之间设有定位引导结构,所述螺母底座设有螺母放置凹槽,所述螺母设置所述螺母放置凹槽内,所述螺母底座还设有卡环一,所述卡环一将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螺母底座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快速合模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快速合模螺栓包括合模螺杆、弹簧、弹簧衬套、底座、螺母及螺母底座,所述合模螺杆沿着轴向依次设置弹簧、弹簧衬套、底座、螺母底座和螺母,所述合模螺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设有弹簧垫片,所述弹簧衬套还设有卡环,所述底座与所述螺母底座之间设有定位引导结构,所述螺母底座设有螺母放置凹槽,所述螺母设置所述螺母放置凹槽内,所述螺母底座还设有卡环一,所述卡环一将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螺母底座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快速合模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及所述螺母底座均设有合模螺杆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永兴姚建成黄声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久地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