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天怡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用水泥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9861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水泥输送装置,包括车箱,所述车箱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车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侧表面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轮子、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的外侧表面通过第一T形圆柱转动连接有下推杆,所述下推杆的外侧表面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有上推杆,所述上推杆通过第二T形圆柱转动连接在第二转盘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二转盘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连接管口的内侧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片,该建筑施工用水泥输送装置,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时间,可减缓手臂疲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水泥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用水泥输送装置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水泥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地施工时,需要用到水泥,工地施工时大多都是通过搅拌机将水泥搅拌后,通过小车将水泥输送到施工现场,可是在炎热的夏季,由于太阳暴晒,水泥输送需要一段距离,通过太阳的照射会导致小车内的水泥上表面脱水固化,输送到施工现场时,还需要工作人员在次进行搅拌,这样会减慢施工速度,还有现有的小车在推动时,都是通过手臂直接推动,会造成手臂快速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水泥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水泥输送装置,包括车箱,所述车箱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车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侧表面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轮子、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的外侧表面通过第一T形圆柱转动连接有下推杆,所述下推杆的外侧表面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有上推杆,所述上推杆通过第二T形圆柱转动连接在第二转盘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二转盘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侧表面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车箱的内侧表面,所述转杆的外侧表面设有连接管口,所述连接管口的内侧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片。优选的,所述把手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外侧表面滑动连接有套管,套管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前端外侧表面覆有软层。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后端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板,所述U形板的内侧表面通过滑孔滑动连接有双头卡块,双头卡块的后端外侧表面滑动连接有弹簧,双头卡块的外侧表面通过卡槽卡在套管和支撑杆的内侧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施工用水泥输送装置,推动时通过轮子转动,可带动第一转盘转动,带动下推杆和上推杆联动,带动第二转盘转动,可带动转杆转动,通过搅拌杆和搅拌片可在输送过程中一直进行搅拌,不需要在到达施工现场后再次进行搅拌,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时间,通过在推动时,将支撑架卡在肩膀上,这样在推动时多一份支撑力,可减缓手臂疲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车箱与轮子连接关系侧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图。图中:1车箱、2把手、3支撑块、4第一转轴、5转动杆、6轮子、7第一转盘、8第一T形圆柱、9下推杆、10螺栓、11螺母、12上推杆、13第二T形圆柱、14第二转盘、15转杆、16第二转轴、17连接管口、18搅拌杆、19搅拌片、20支撑杆、21套管、22支撑架、23软层、24U形板、25滑孔、26双头卡块、27弹簧、28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水泥输送装置,包括车箱1,车箱1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车箱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3,支撑块3的内侧表面通过第一转轴4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转动杆5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轮子6、第一转盘7,第一转盘7的外侧表面通过第一T形圆柱8转动连接有下推杆9,下推杆9的外侧表面通过螺栓10、螺母11固定连接有上推杆12,上推杆12通过第二T形圆柱13转动连接在第二转盘14的外侧表面,第二转盘14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杆15,转杆15的外侧表面通过第二转轴16转动连接在车箱1的内侧表面;转杆15的外侧表面设有连接管口17,连接管口17的内侧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搅拌杆18,搅拌杆18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片19,这是为了在使用时,通过轮子6转动,可带动转动杆5和第一转盘7转动,这时通过第一T形圆柱8和第二T形圆柱13可带动下推杆9和上推杆12联动,形成连杆机构,可带动第二转盘14和转杆15转动,在转杆15转动时,通过搅拌杆18和搅拌片19在输送过程中一直进行搅拌,这样水泥表面不会受太阳照射影响固化,不需要到达施工现场后再次搅拌,提高了施工效率,减省时间,方便使用。把手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支撑杆20的外侧表面滑动连接有套管21,套管21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2,支撑架22的前端外侧表面覆有软层23,软层23为海绵,这样可提高肩膀舒适度,套管21的后端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板24,U形板24的内侧表面通过滑孔25滑动连接有双头卡块26,双头卡块26的后端外侧表面滑动连接有弹簧27,双头卡块26的外侧表面通过卡槽28卡在套管21和支撑杆20的内侧表面,这是为了在推动时,通过将肩膀卡进支撑架22内后,再用手抓住把手2,这样在推动时使肩膀也可用到力,还可进行支撑,减少手臂疲劳,通过拉动双头卡块26脱离卡槽28后,可向下滑动套管21,再次通过弹簧27弹起卡在支撑杆20下端内的卡槽28中,可进行调节高度,适用不用身高的人。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在使用时,通过轮子6转动,可带动转动杆5和第一转盘7转动,这时通过第一T形圆柱8和第二T形圆柱13可带动下推杆9和上推杆12联动,形成四连杆机构,可带动第二转盘14和转杆15转动,在转杆15转动时,通过搅拌杆18和搅拌片19在输送过程中一直进行搅拌,这样水泥表面不会受太阳照射影响固化,不需要到达施工现场后再次搅拌,提高了施工效率,减省时间,方便使用;在推动时,通过将肩膀卡进支撑架22内后,再用手抓住把手2,这样在推动时使肩膀也可用到力,还可进行支撑,减少手臂疲劳,通过拉动双头卡块26脱离卡槽28后,可向下滑动套管21,再次通过弹簧27弹起卡在支撑杆20下端内的卡槽28中,可进行调节高度,适用不用身高的人。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水泥输送装置,包括车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箱(1)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所述车箱(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的内侧表面通过第一转轴(4)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n所述转动杆(5)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轮子(6)、第一转盘(7),所述第一转盘(7)的外侧表面通过第一T形圆柱(8)转动连接有下推杆(9),所述下推杆(9)的外侧表面通过螺栓(10)、螺母(11)固定连接有上推杆(12);/n所述上推杆(12)通过第二T形圆柱(13)转动连接在第二转盘(14)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二转盘(14)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杆(15),所述转杆(15)的外侧表面通过第二转轴(16)转动连接在车箱(1)的内侧表面,所述转杆(15)的外侧表面设有连接管口(17),所述连接管口(17)的内侧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搅拌杆(18),所述搅拌杆(18)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片(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水泥输送装置,包括车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箱(1)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所述车箱(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的内侧表面通过第一转轴(4)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
所述转动杆(5)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轮子(6)、第一转盘(7),所述第一转盘(7)的外侧表面通过第一T形圆柱(8)转动连接有下推杆(9),所述下推杆(9)的外侧表面通过螺栓(10)、螺母(11)固定连接有上推杆(12);
所述上推杆(12)通过第二T形圆柱(13)转动连接在第二转盘(14)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二转盘(14)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杆(15),所述转杆(15)的外侧表面通过第二转轴(16)转动连接在车箱(1)的内侧表面,所述转杆(15)的外侧表面设有连接管口(17),所述连接管口(17)的内侧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搅拌杆(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德兼李明超彭光张振波袁元季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杨天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