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车骨架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83 阅读:3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娃娃车骨架接头,该接头为四通接头可供底部骨架、前骨架、上骨架插接组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体成型的接头具有较佳的强度,且不易使插接组装于接头内部的底部骨架、前骨架及上骨架等产生不当的松脱现象。(*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娃娃车骨架接头。一般的娃娃车的上骨架中央下方悬挂有数个玩具,以该玩具供婴儿暂时游戏玩乐时使用,故其极受大众消费者的欢迎。但是一般传统式的娃娃车骨架结构(如图3中所示),主要是由底部骨架70、前骨架71、上骨架72和后骨架73及两组接头74、75等所组成,该底部骨架70的底部是可放置在地面上,且底部骨架70的两侧分别朝上方形成倾斜杆,而在底部骨架70的倾斜杆后方可供插接组装后骨架73,在一组相对的接头74之间插接组装一前骨架71,且接头74与底部骨架70的倾斜杆之间具有一呈开口状的C型承接套夹76,以该C型承接套夹76夹置在底部骨架70的倾斜杆上定位,另有一组接头75,于相对接头75之间插接组装有一上骨架72,而上骨架72与底部骨架70的倾斜杆的组装处具有一相同于前述的C型承接套夹77,当C型承接套夹77夹置于底部骨架70的倾斜杆上定位后,组成一完整的娃娃车骨架结构,然而,上述构造却具有如下的缺点(1).因各接头74、75是以夹置的方式与底部骨架70的倾斜杆结合,当婴儿的重量压在各个接头74、75上时,极易因各接头74、75的强度不佳,而产生变形。(2).因各接头74、75与底部骨架70的倾斜杆的相接处是以各个C型承接套夹76、77夹掣支撑,故极易使各C型承接套夹76、77产生不当松脱现象。因此,上述传统式娃娃车骨架接头的实用性并不佳,实有加以改良的必要。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娃娃车骨架接头,它具有较佳的强度,且不易使插接组装于接头内部的底部骨架、前骨架及上骨架等产生不当的松脱现象。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娃娃车骨架接头包括底部骨架、接头、前骨架、后骨架、椅布、上骨架等所组成,底部骨架的两侧各朝后上方形成倾斜杆,倾斜杆的后方组装有后骨架,在前骨架及后骨架的顶部组装有椅布,其中,该接头为一具有四个插孔的四通接头,在接头的前方至后方形成一组贯通的插孔,在接头的前上方与后部上方分别形成一插孔,而底部骨架的倾斜杆是可贯穿插接在接头由前方至后方的插孔中,并使倾斜杆的端部外露出接头外;在接头的前上方与后部上方分别形成的插孔,可供分别插接组装前骨架与上骨架。因此,由於本技术具有特殊的设计,故在使用实施上至少具有如下的优点(1).本技术的接头20是以塑料一体成型,可具有较佳的强度,且不易产生变形。(2).本技术的接头20在组装底部骨架10及前骨架30、上骨架60后,可使底部骨架10、前骨架30、上骨架60确实地位于接头20的内部,而可防止底部骨架10、前骨架30、上骨架60与接头20间产生不当的松脱现象。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接头与底部骨架、前骨架、上骨架组合时的立体分解放大图。图3是为传统娃娃车骨架接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本技术为一种娃娃车骨架接头(如图1所示),此图中可看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该娃娃车主要是由底部骨架10、接头20、前骨架30、后骨架40、椅布50及上骨架60等组成;该底部骨架10,是可置放在地面上,且底部骨架10由其前方朝后上方形成一倾斜杆11;该接头20,为一具有四个插孔的四通接头的型态,在接头20的前方至后方形成一组贯通的插孔21,且在接头20的前上方与后部上方分别形成一插孔22、23(如图2中所示),而底部骨架10的倾斜杆11是可贯穿插接在接头20由前方至后方的插孔21中,并使倾斜杆11的端部外露出接头20的外部;该前骨架30,是略呈U形,且前骨架30的两端部分别可插接在接头20前上方的插孔22内;该后骨架40,亦呈U形,且底部骨架10的倾斜杆11两端部可分别插接在后骨架40的内部;该椅布50,是可套置在后骨架40及前骨架30上,而椅布50的底部前方设有一拉链51,当拉链51拉合时以椅布50组装在后骨架40及前骨架30;该上骨架60,是呈U形,且上骨架60的两端部可分别插接组装在接头20后部上方的插孔23内,且上骨架60的中央下方具有数个可供婴儿玩耍的玩具61。利用上述结构的组合而使用时,当婴儿躺在椅布50上时,可利用底部骨架10的倾斜杆11所产生的弹力,而产生持续地上下振动以供婴儿入睡,或是可供婴儿在椅布50上短暂地玩耍上骨架60中央下方的玩具61,以使婴儿可得到短暂的安静。权利要求1·一种娃娃车骨架接头,包括底部骨架、接头、前骨架、后骨架、椅布、上骨架等所组成,底部骨架的两侧各朝后上方形成倾斜杆,倾斜杆的后方组装有后骨架,在前骨架及后骨架的顶部组装有椅布,其特征在于该接头为一具有四个插孔的四通接头,在接头的前方至后方形成一组贯通的插孔,在接头的前上方与后部上方分别形成一插孔,而底部骨架的倾斜杆是可贯穿插接在接头由前方至后方的插孔中,并使倾斜杆的端部外露出接头外;在接头的前上方与后部上方分别形成的插孔,可供分别插接组装前骨架与上骨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娃娃车骨架接头,该接头为四通接头可供底部骨架、前骨架、上骨架插接组装,本技术的一体成型的接头具有较佳的强度,且不易使插接组装于接头内部的底部骨架、前骨架及上骨架等产生不当的松脱现象。文档编号A47D13/00GK2237988SQ95226959公开日1996年10月23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6日专利技术者郑昆铭 申请人:瑞吉力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娃娃车骨架接头,包括底部骨架、接头、前骨架、后骨架、椅布、上骨架等所组成,底部骨架的两侧各朝后上方形成倾斜杆,倾斜杆的后方组装有后骨架,在前骨架及后骨架的顶部组装有椅布,其特征在于:该接头为一具有四个插孔的四通接头,在接头的前方至后 方形成一组贯通的插孔,在接头的前上方与后部上方分别形成一插孔,而底部骨架的倾斜杆是可贯穿插接在接头由前方至后方的插孔中,并使倾斜杆的端部外露出接头外;在接头的前上方与后部上方分别形成的插孔,可供分别插接组装前骨架与上骨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昆铭
申请(专利权)人:瑞吉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