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钩尾框对孔翻转加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739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列车钩尾框对孔翻转加工工装,包括底板以及相对固定在底板左右两侧的立板,在两侧的立板之间设置有支架,该支架的左右两侧固定有转轴并通过该转轴与所述立板旋转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板的外侧面均穿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支架位置的锁止销,在所述支架的相应位置开设有与所述锁止销相配合的若干定位孔;在所述支架的左侧面分别固定有多个端面定位销与至少两个端面固定机构,在所述支架的底部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定位柱、纵向紧固机构与调节螺栓,在所述支架的中心开设有落料孔。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工件的定位更准确,加工质量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列车钩尾框对孔翻转加工工装
本技术涉及到火车尾框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列车钩尾框对孔翻转加工工装。
技术介绍
车钩缓冲装置是铁道车辆中具有使车辆与车辆(或机车)相互连接、牵引及缓和列车运行中的冲击力等作用的装置,由钩尾框、缓冲器、从板、钩尾销和车钩钩体等零部件组成。其中,钩尾框是车钩缓冲装置的重要部分,是安装从板、缓冲器并承受列车车辆牵引力的关键部件。由于钩尾框在结构上要求是U型框架结构,在生产时需要对尾框的两侧进行连接孔的加工,而两侧连接孔相对设置,因此传统技术中由人工将工件装夹固定,先将一侧的连接孔钻孔完成,然后由人工翻至另一侧,再进行钻孔加工,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很大,并有砸伤风险,易出现工伤事故;而且人工装夹与工件翻面后重新装夹花费时间较长,效率较低,且重复定位容易出现偏差,两个连接孔的同轴度不容易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列车钩尾框对孔翻转加工工装,该工装结构简单、定位准确、加工效率高,能够有效降低劳动强度、保证加工质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列车钩尾框对孔翻转加工工装,其关键在于:包括底板以及相对固定在底板左右两侧的立板,在两侧的立板之间设置有支架,该支架的左右两侧固定有转轴并通过该转轴与所述立板旋转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板的外侧面均穿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支架位置的锁止销,在所述支架的相应位置开设有与所述锁止销相配合的若干定位孔;在所述支架的左侧面分别固定有多个端面定位销与至少两个端面固定机构;在所述支架的底部从左至右还分别设置有定位柱、纵向紧固机构与调节螺栓,所述定位柱与调节螺栓相配合,以便于对工件进行定位;所述端面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座、液压装置、推拉杆与压板,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支架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安装固定所述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输出轴的自由端连接有连接块,该连接块与所述推拉杆的一端通过转轴枢接,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压板的中部相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还固定有T型连接座,该连接座的横向部分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的竖向端铰接有铰接件,且所述铰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拉杆的中部铰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与所述底板平行设置的横向板,在所述横向板的左右两端均垂直连接有竖向板,所述横向板与竖向板连接后的截面呈H型,在所述横向板的上表面设置所述定位柱、纵向紧固机构与调节螺栓。进一步的,在所述横向板的底部与竖向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加强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板为直角三角形板,该第一加强板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与所述横向板、纵向板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纵向紧固机构与所述端面固定机构的结构一致。进一步的,在所述立板的外侧面与所述底板之间还连接有第二加强板,且所述第二加强板分设于所述底板的前后两侧。本技术的显著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工件进行定位后机构控制液压装置驱动端面固定机构与纵向紧固机构对工件进行装夹固定,并结合翻转的方式实现了一次装夹可加工两个连接孔,避免了传统技术中由人工进行工件的装夹,以及一侧的连接孔加工后将工件翻至另一侧加工,不仅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安全性高;同时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工件的定位更准确,两个连接孔的同轴度得到了保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所述端面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列车钩尾框对孔翻转加工工装,包括底板1以及相对固定在底板1左右两侧的立板2,在两侧的立板2之间设置有支架3,该支架3的左右两侧固定有转轴4并通过该转轴4与所述立板2旋转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板2的外侧面均穿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支架3位置的锁止销5,在所述支架3的相应位置开设有与所述锁止销5相配合的若干定位孔,通过锁止销5与相应定位孔的配合,实现翻转前后支架3的位置锁定;在所述支架3的左侧面分别固定有多个端面定位销6与至少两个端面固定机构7,所述端面定位销6的轴心线与所述支架3的左侧面相垂直,所述端面固定机构7固定于所述端面定位销6的较上侧,通过对工件左侧内壁进行压紧固定,从而实现对工件左侧的固定;在所述支架3的底部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定位柱8、纵向紧固机构9与调节螺栓10,所述定位柱8与调节螺栓10相配合,以便于对工件进行定位,定位完成后即可通过纵向紧固机构9对工件的纵向进行固定;在所述支架3的中心开设有落料孔11,以便于对钻孔产生的废料进行排出,提高生产的便利性。本实施例中,所述落料孔11由左侧的矩形部分于右侧的圆形部分构成,从而更好地与工件以及其连接孔相适应,提高落料效果。优选的,所述支架3包括与所述底板1平行设置的横向板31,在所述横向板31的左右两端均垂直连接有竖向板32,所述横向板31与竖向板32连接后的截面呈H型,在所述横向板31的上表面设置所述定位柱8、纵向紧固机构9与调节螺栓10,在所述横向板31的底部与竖向板32之间连接有第一加强板33。采用上述结构的支架3,以有效地对工件提供支撑,并适应工件的翻转钻孔加工,从而确保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本例中,所述第一加强板33为直角三角形板,该第一加强板33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与所述横向板31、纵向板32相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端面固定机构7与所述纵向紧固机构9的结构一致,唯一不同的是所述纵向紧固机构9的液压装置嵌设于支架3的横向板31内。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端面固定机构7包括安装座71、液压装置72、推拉杆73与压板74,所述安装座71与所述支架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座71上安装固定所述液压装置72,所述液压装置72输出轴的自由端连接有连接块75,该连接块75与所述推拉杆73的一端通过转轴枢接,所述推拉杆73的另一端与所述压板74的中部相连接,在所述安装座71上还固定有T型连接座76,该连接座76的横向部分与所述安装座7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76的竖向端铰接有铰接件77,且所述铰接件77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拉杆73的中部铰接,也即是通过液压装置72的输出轴伸缩,即可带动所述推拉杆73运动,由于推拉杆73、压板74、连接座76、铰接件77连接构成了一个联动结构,当液压装置72的输出轴伸出时,可使得压板74与工件的左侧内壁贴合,将工件夹紧;当液压装置72的输出轴回缩时,压板74将工件的内壁松开。本例中,所述安装座71包括第一安装板以及垂直连接于该第一安装板上的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其中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左侧边缘齐平,所述液压装置72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之间,在所述第三安装板的右侧与第一安装板之间形成台阶,所述连接座76固定于该台阶上,且其右端伸出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右侧边缘,T型连接座76的横向部分与所述第三安装板的右侧面相连接,所述T型连接座76的竖向部分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相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立板2与底板1之间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列车钩尾框对孔翻转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以及相对固定在底板左右两侧的立板,在两侧的立板之间设置有支架,该支架的左右两侧固定有转轴并通过该转轴与所述立板旋转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板的外侧面均穿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支架位置的锁止销,在所述支架的相应位置开设有与所述锁止销相配合的若干定位孔;/n在所述支架的左侧面分别固定有多个端面定位销与至少两个端面固定机构;在所述支架的底部从左至右还分别设置有定位柱、纵向紧固机构与调节螺栓,所述定位柱与调节螺栓相配合,以便于对工件进行定位;/n所述端面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座、液压装置、推拉杆与压板,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支架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安装固定所述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输出轴的自由端连接有连接块,该连接块与所述推拉杆的一端通过转轴枢接,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压板的中部相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还固定有T型连接座,该连接座的横向部分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的竖向端铰接有铰接件,且所述铰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拉杆的中部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钩尾框对孔翻转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以及相对固定在底板左右两侧的立板,在两侧的立板之间设置有支架,该支架的左右两侧固定有转轴并通过该转轴与所述立板旋转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板的外侧面均穿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支架位置的锁止销,在所述支架的相应位置开设有与所述锁止销相配合的若干定位孔;
在所述支架的左侧面分别固定有多个端面定位销与至少两个端面固定机构;在所述支架的底部从左至右还分别设置有定位柱、纵向紧固机构与调节螺栓,所述定位柱与调节螺栓相配合,以便于对工件进行定位;
所述端面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座、液压装置、推拉杆与压板,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支架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安装固定所述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输出轴的自由端连接有连接块,该连接块与所述推拉杆的一端通过转轴枢接,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压板的中部相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还固定有T型连接座,该连接座的横向部分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的竖向端铰接有铰接件,且所述铰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拉杆的中部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奇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大足区通达铁路车辆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