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抑制旋涡的连铸中间包塞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650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抑制旋涡的连铸中间包塞棒,包括塞棒主体、挡台和肋板,塞棒主体的下部设置有挡台和肋板,挡台的上端面和塞棒主体的中心线垂直,其侧面和竖直方向成一定的角度,且沿竖直方向均匀地设置有肋板,肋板与水平面垂直;在塞棒主体的外壁、相邻的挡台和相邻的肋板共同围成了具有一定体积的腔体,且腔体的数量有多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改变塞棒的下部结构,就可对汇流旋涡起到分隔、层层阻挡的作用,能有效抑制汇流旋涡、防止渣进入水口,还能有效减少中包钢水铸余量,提高金属收得率,减少铸余处理工作量,且具有制作容易,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抑制旋涡的连铸中间包塞棒
本技术涉及连铸中间包控流
,具体为一种可抑制旋涡的连铸中间包塞棒。
技术介绍
在连铸生产过程中,中间包是一种重要的冶金反应器,起着减压、稳流、净化、分流等冶金功能,且其功能不断得到开发,还包括加热和精炼功能。塞棒是连铸中间包冶金过程中重要的控流装置,用于控制中间包到结晶器的钢水流量和结晶器液面高度。中间包钢水存在一个流动现象,当液面低于某临界高度时会在中间包水口上方产生汇流旋涡。中间包钢水在开浇、连浇、拉速突然变化及浇铸末期时容易形成汇流旋涡。产生汇流旋涡时,会将液面的渣卷入钢液内部,造成金属相和液相的卷混,甚至卷入空气,都将增加钢液的二次氧化,降低钢液洁净度,恶化了铸坯质量。特别是浇铸末期,为了防止因形成汇流旋涡而卷渣,需在液面到达临界高度前停浇,造成中包铸余钢水量较大,降低了金属收得率,同时增加铸余块处理的工作量。专利号CN102825229A公开了一种防止中间包内产生旋涡的控流结构,其技术方案是塞棒下端呈倒圆锥形管状空心漏斗的中间空置部分将下面的浸入式水口出口罩住,阻止垂直方向的钢液被水口吸入,迫使钢液从水平方向进入水口,以达到抑制水口出口上方的汇流旋涡的目的。但实际操作要严格要求塞棒中心和水口中心的对中,以满足塞棒下端能与座砖凹槽实现良好的密封,存在一定难度;此外,虽然阻止了垂直方向的钢液被水口吸入,但是若汇流旋涡形成后卷入的渣也会被带入水口。专利号CN108907170A公开了一种在冶金过程中抑制水口处旋涡产生的方法,其方法是当冶金包浇注末期液面下降到接近产生汇流漩涡的临界高度时,通过旋转装置驱动冶金包内的塞棒朝向即将形成的漩涡的旋转方向的反向进行转动,以使流体运动的切向速度减弱。但需要在塞棒上部设置旋转装置,存在一定困难,且需要考虑合适的启动时机及设置合适的转速,控制要求较高。专利号CN108380862A公开了一种连铸防卷渣塞棒,其技术方案是借助连铸防卷渣塞棒的防卷渣功能段的独特形状,实现削弱甚至抵消中间包钢水汇流旋涡的产生、降低连铸卷渣风险的目的,但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可抑制汇流旋涡,防止渣进入水口的控流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容易、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用于抑制汇流旋涡、防止渣进入水口的连铸中间包塞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抑制旋涡的连铸中间包塞棒,包括塞棒主体、挡台和肋板,所述塞棒主体的下部设置有挡台和肋板,挡台的上端面和塞棒主体的中心线垂直,在挡台和塞棒主体的侧面和竖直方向成一定的角度,且沿竖直方向均匀地设置有肋板,肋板与水平面垂直;所述的塞棒主体的外壁、相邻的挡台和相邻的肋板共同围成了具有一定体积的腔体,且腔体的数量有多个。优选的,所述塞棒主体的直径与实际使用的连铸中间包塞棒主体的直径相同。优选的,所述挡台的数量为3-8个,且均匀设置在塞棒主体下部,相邻挡台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的间隔,且位于最上面的挡台的上端面距离塞棒主体头底部的距离为中间包工作液位高度的0.35-0.45倍;而位于最上面的挡台外沿的直径为塞棒主体的直径的1.4-1.6倍,从上到下,挡台外沿的直径依次增大,最下面的挡台的外沿直径和最上面挡台的外沿直径差为80-160mm。优选的,所述肋板的数量为3-8个,且肋板的一个外侧面和挡台外沿相切。优选的,所述塞棒主体设置在中间包内,塞棒主体的上端固定在横向的支撑臂上,支撑臂的另一端固定在升降装置上,升降装置固定于中间包的包体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可抑制旋涡的连铸中间包塞棒,只需对塞棒主体结构的下部进行改动,设置挡台和肋板,而不需要做其它的改造,因此制作容易,成本低廉,操作方便。2、本可抑制旋涡的连铸中间包塞棒,由于挡台和肋板的设置,对汇流旋涡具有分隔、阻挡的作用,能有效抑制汇流旋涡的形成。3、本可抑制旋涡的连铸中间包塞棒,从上到下挡台外沿直径依次增大的设置,以及塞棒主体的外壁、相邻的挡台和相邻的肋板共同围成的腔体结构,起到层层阻隔的作用,即使汇流旋涡引起卷渣,也将使渣进入腔体中,有效防止了渣进入水口,提高了结晶器钢液的洁净度。4、本可抑制旋涡的连铸中间包塞棒,由于能有效抑制汇流旋涡的形成,且防止渣进入水口,因此可以减少中包钢水铸余量,提高金属收得率,同时减少中包铸余块处理工作量;整个连铸中间包塞棒具有制作容易,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且能有效抑制汇流旋涡、防止渣进入水口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塞棒主体;2、挡台;3、肋板;4、支撑臂;5、中间包;6、升降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从图1-2可以看出,一种可抑制旋涡的连铸中间包塞棒,包括塞棒主体1、挡台2和肋板3,塞棒主体1的下部设置有挡台2和肋板3,挡台2的上端面和塞棒主体1的中心线垂直,在挡台2和塞棒主体1的侧面和竖直方向成一定的角度,且沿竖直方向均匀地设置有肋板3,肋板3与水平面垂直;塞棒主体1的外壁、相邻的挡台2和相邻的肋板3共同围成了具有一定体积的腔体,且腔体的数量有多个。在上述实施例中,塞棒主体1的直径与实际使用的连铸中间包塞棒主体1的直径相同。在上述实施例中,挡台2的数量为5个,且均匀设置在塞棒主体1下部,相邻挡台2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的间隔,且位于最上面的挡台2的上端面距离塞棒主体1头底部的距离为中间包工作液位高度的0.4倍;而位于最上面的挡台2外沿的直径为塞棒主体1的直径的1.5倍,从上到下,挡台2外沿的直径依次增大,最下面的挡台2的外沿直径和最上面挡台2的外沿直径差为120mm。在上述实施例中,肋板3的数量为4个,且肋板3的一个外侧面和挡台2外沿相切。从图3可以看出,在安装时将塞棒主体1设置在中间包5内,塞棒主体1的上端固定在横向的支撑臂4上,支撑臂4的另一端固定在升降装置6上,升降装置6固定于中间包5的包体外侧,用于控制塞棒主体1的高度,进而控制钢液流量和结晶器液面高度。工作原理:本可抑制旋涡的连铸中间包塞棒,由于下部设置有挡台2和肋板3,具有分隔、阻挡汇流旋涡的作用,在中间包5液位低于汇流旋涡临界高度时,能有效抑制汇流旋涡的形成;在挡台2和肋板3的共同作用下,即使汇流旋涡引起卷渣,渣也将会进入塞棒主体1的外壁、相邻的挡台2和相邻的肋板3共同围成的腔体中,且从上到下挡台2外沿的直径依次增大,伴随中间包5液位的不断降低,位于不同高度的腔体将容纳不同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抑制旋涡的连铸中间包塞棒,包括塞棒主体(1)、挡台(2)和肋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塞棒主体(1)的下部设置有挡台(2)和肋板(3),挡台(2)的上端面和塞棒主体(1)的中心线垂直,在挡台(2)和塞棒主体(1)的侧面和竖直方向成一定的角度,且沿竖直方向均匀地设置有肋板(3),肋板(3)与水平面垂直;所述的塞棒主体(1)的外壁、相邻的挡台(2)和相邻的肋板(3)共同围成了具有一定体积的腔体,且腔体的数量有多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抑制旋涡的连铸中间包塞棒,包括塞棒主体(1)、挡台(2)和肋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塞棒主体(1)的下部设置有挡台(2)和肋板(3),挡台(2)的上端面和塞棒主体(1)的中心线垂直,在挡台(2)和塞棒主体(1)的侧面和竖直方向成一定的角度,且沿竖直方向均匀地设置有肋板(3),肋板(3)与水平面垂直;所述的塞棒主体(1)的外壁、相邻的挡台(2)和相邻的肋板(3)共同围成了具有一定体积的腔体,且腔体的数量有多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抑制旋涡的连铸中间包塞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塞棒主体(1)的直径与实际使用的连铸中间包塞棒主体(1)的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抑制旋涡的连铸中间包塞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台(2)的数量为3-8个,且均匀设置在塞棒主体(1)下部,相邻挡台(2)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正昇张乔英杨克枝尹国才程锁平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