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扩张导管医疗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3618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非自然腔道医疗器械,公开了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医疗器械,包括:注液口、连接件、外管、球囊和内管,连接件与外管的一端相连接,球囊与外管的另一端相连接,注液口与外管相连接,且在连接件的同一端,形成一个岔口,使得液体可以通过注液口,被注射到外管内,球囊中包含内管,内管被外管包含在其中,在球囊中靠近内管的头部还设置一第一显影环,第一显影环被设置为可以在超声环境下清晰成像,内管的头部还设置一显影增强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在内管头部设置显影环和显影增强部件,在超声下清晰地监控导管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球囊扩张导管医疗器械
本技术涉及非自然腔道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近30年来,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开放性外科手术向微创转变。肾结石治疗方法有很多种,2cm以下结石主要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ESWL)治疗。对2cm以上,特别是鹿角形、铸形结石等复杂肾结石多采用PCNL。经皮肾镜碎石术已成为肾结石治疗的基石。众所周知,该项技术最为关键的一步是皮肾通道的建立。建立皮肾通道重要的两步是定位穿刺和扩张,为此国内外学者都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和经验。目前国内常用逐级扩张器来扩张工作通道,手术医师扩张时进入的力量和稳定性要求很高,否则容易导致穿透肾盂盏系统,导致尿液外渗及眼中出血。另外,反复多次的扩张也较为繁琐。球囊扩张器属于一次扩张技术,它不像逐级扩张器产生对肾实质的剪切力,而是一种放射状侧向压力,通道周围受力均匀,使经皮肾镜通道各部位均匀且钝性受力,能减少出血,并且可以建立直径较大的经皮肾镜通道。它避免了反复多次扩张,减少肾造瘘通道扩张时的反复损伤。球囊扩张操作比较简单,易于掌握,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与逐级扩张器比较,球囊扩张器引起的肾出血和输血率均较低,由于它是标准普通通道扩张,通道直径交大,出血少,事业清楚,所以碎石取石更高效,有效提高清石率。现有技术中,用于定位穿刺位置的手段最常用的是X光,X光在对比剂的衬托下,通过透视可以清楚地显示导管、导丝以及扩张器在肾盂的位置,有效避免导丝外逸、通道扩张过深或过浅,以及假道形成等意外情况的发生。但是,X光是投影现象,立体空间图像变成二位平面图像,使得图像重叠,很难准确判断穿刺点和通道路径。同时,它也不能观察穿刺桐庐邻近组织器官及肾实质血管分布情况。另外,由于在国内的手术量远远大于国外医生,使用X光定位意味着国内的医生需要承受远大于国外医生的电离辐射暴露。直接影响医生的生命健康。同时,X光设备价格昂贵,使用不方便,有些规模较小的医院不具备在肾结石手术室中配备X光机的条件。相比之下,超声是一种安全、简便、无辐射的定位方法。它能即时提供穿刺通道的径路三维显像,显示肾实质厚度,肾盏与结石位置,还可以了解穿刺径路周围器官。彩色超声还能辨识肾实质血管,在穿刺时即可避开。但是,现有技术的球囊形导管中,其内管上是光滑的,对超声反射效果并不好,使用超声并不能获得良好的定位效果。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在超声下可视性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对医护人员没有危害的球囊扩张导管医疗器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医疗器械,使得医护人员在大量的肾结石微创手术中避免过度暴露在电离辐射下,或在没有条件配备X光设备的手术室中,精确定位穿刺过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医疗器械,包括:注液口、连接件、外管、球囊和内管,其特征在于,连接件与外管的一端相连接,球囊与外管的另一端相连接,注液口与外管相连接,且在连接件的同一端,形成一个岔口,使得液体可以通过注液口,被注射到外管内,球囊中包含内管,内管被外管包含在其中,在球囊中靠近内管的头部还设置一第一显影环,第一显影环被设置为可以在超声环境下清晰成像,内管的头部还设置一显影增强端部。本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将本技术提供的球囊导管应用于肾结石微创手术中时,不仅可以使用常规的X光定位穿刺位置,还通过在内管头部设置显影环和显影增强部件,在超声下清晰地监控导管的位置。一方面将手术量巨大的国内医生从高剂量的电离辐射中解救出来,另一方面使得没有条件配备X光设备的小型医院、诊所提供手术便利。另外,第一显影环经过刻痕处理形成粗糙表面,使得整个导管对超声波的散射、反射能力在第一显影环附近发生显著的变化,即可以使用超声波对导管的穿刺过程精确定位。另外,刻痕处理为在第一显影环上蚀刻环形横刻线,有效增强显影效果。另外,刻痕处理为在第一显影环上蚀刻圆形点坑状刻痕,有效增强显影效果。另外,刻痕处理为在第一显影环上蚀刻菱形点坑状刻痕,有效增强显影效果。另外,刻痕处理为在第一显影环上蚀刻环形凹槽,有效增强显影效果。另外,显影增强端部由高分子和金属粉混合制成,进一步增强显影效果。另外,显影增强端部为高分子管,进一步增强显影效果。另外,高分子管的里层或外层设置一金属环,金属环的表面被处理为粗糙表面,使得整个导管对超声波的散射、反射能力在金属环附近发生显著的变化,进一步增强显影效果。另外,在球囊中远离内管的头部设置一第二显影环,第二显影环的表面被处理为粗糙表面,使得整个导管对超声波的散射、反射能力在第二显影环附近发生显著的变化,进一步增强显影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球囊扩张导管医疗器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球囊扩张导管医疗器械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各处结构或功能相似的组件以相似数字标号表示。附图所示的每一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本技术并没有限定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为了使图示更清晰,附图中有些地方适当夸大了部件的厚度。第一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医疗器械。图1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球囊扩张导管医疗器械的结构示意图,该球囊扩张导管医疗器械包括:球囊1、内管2、外管3、注液口4、连接件5。其中外管3的一端连接有球囊1,球囊1内部包含内管2,内管2同时被外管3包含在其中。外管3的另一端与连接件5相连。注液口4也与外管3相连,且与连接件5处于同一侧。注液口4与外管形成一个岔口,使得液体药物可以通过注液口4被注射入外管3中。在一个例子中,内管2由尼龙材料制成。进一步地,球囊1中设置有第一显影环6,具体地,第一显影环6设置于内管2内靠近内管2头部的位置,该第一显影环6的表面经过打磨处理成粗糙表面,使得整个导管对超声波的散射、反射能力在第一显影环6附近发生显著的变化,即可以使用超声波对导管的穿刺过程精确定位。具体地说,第一显影环6为金属材料,粗糙表面打磨方式具体为刻痕处理,例如为:在第一显影环上蚀刻环形横刻线、或在第一显影环上蚀刻圆形点坑状刻痕、在第一显影环上蚀刻菱形点坑状刻痕、在第一显影环上蚀刻菱形环形凹槽。进一步地,内管2的头部还设置有显影增强端部7,在一个例子中,该显影增强端部7由高分子和金属粉混合制成,金属粉可采用金属钨粉,能实现更好的显影增强效果。在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医疗器械,包括注液口、连接件、外管、球囊和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外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球囊与所述外管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注液口与所述外管相连接,且在所述连接件的同一端,形成一个岔口,使得液体可以通过注液口,被注射到外管内,所述球囊中包含所述内管,所述内管被所述外管包含在其中,在所述球囊中靠近所述内管的头部还设置一第一显影环,所述第一显影环被设置为可以在超声环境下清晰成像,所述球囊外的内管的头部还设置一显影增强端部,/n所述显影增强端部为高分子管,所述高分子管的里层设置一金属环,所述金属环的表面被处理为粗糙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医疗器械,包括注液口、连接件、外管、球囊和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外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球囊与所述外管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注液口与所述外管相连接,且在所述连接件的同一端,形成一个岔口,使得液体可以通过注液口,被注射到外管内,所述球囊中包含所述内管,所述内管被所述外管包含在其中,在所述球囊中靠近所述内管的头部还设置一第一显影环,所述第一显影环被设置为可以在超声环境下清晰成像,所述球囊外的内管的头部还设置一显影增强端部,
所述显影增强端部为高分子管,所述高分子管的里层设置一金属环,所述金属环的表面被处理为粗糙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扩张导管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影环经过刻痕处理形成粗糙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季名飞丁晔磊王德胜严航郑忠伟钱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英诺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