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肾病治疗的推拿按摩垫,安装层和海绵层之间均匀固定安装有弹簧,安装层的上表面均匀固定装配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上端贯穿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前端贯穿调节箱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连接柱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圆盘,调节箱的内腔后壁转动装配有转动柱,转动柱的前端贯穿调节箱,转动柱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一轴承的内环面均固定装配有驱动柱,驱动柱的内侧端套接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均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驱动柱的外壁均固定套接有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箱控制按摩垫本体对患者进行按摩,使得按摩垫能够辅助推拿,对肾病患者进行更全面的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肾病治疗的推拿按摩垫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辅助肾病治疗的推拿按摩垫。
技术介绍
理疗是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使之产生有利的反应,达到预期的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推拿是理疗的一种重要手段。推拿对肾病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在进行推拿时需要用到按摩垫,普通按摩垫仅仅隔离了患者和地面,给患者提供更舒适的体验,起到的按摩作用有限,不能辅助肾病患者的推拿治疗,为了解决上述文字,我们提出了一种辅助肾病治疗的推拿按摩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辅助肾病治疗的推拿按摩垫。一种辅助肾病治疗的推拿按摩垫,包括按摩垫本体,所述按摩垫本体的前表面固定装配有调节箱;所述按摩垫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按摩垫本体的空腔底面固定装配有安装层,所述按摩垫本体的空腔顶面固定装配有海绵层,所述安装层和海绵层之间均匀固定安装有弹簧,且弹簧纵向呈列分布,所述安装层的上表面均匀固定装配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纵向呈列分布,每列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贯穿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后端与按摩垫本体的空腔后壁转动装配,所述连接柱的前端贯穿按摩垫本体前壁和调节箱的后壁,且连接柱的前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连接柱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圆盘,且圆盘与连接柱偏心设置;所述调节箱的内腔后壁中部转动装配有转动柱,且转动柱的前端贯穿调节箱的前壁延伸至外部,所述转动柱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调节箱的内腔前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装配有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的内环面均固定装配有驱动柱,所述驱动柱的外侧端转动装配于同侧调节箱的内壁上,所述驱动柱的内侧端套接有第三锥齿轮,且两个第三锥齿轮以转动柱为轴心对称分布,两个所述第三锥齿轮均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两个所述驱动柱的外壁均固定套接有第四锥齿轮,且第四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所述连接柱的数量至少为四个,且连接柱以转动柱为轴心左右对称分布,每个所述连接柱上套接有至少六个支撑架。支撑架的前表面上端嵌入装配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环面固定装配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圆心与海绵层之间最短距离为L,所述圆盘与连接柱之间的偏心距离为A,满足2A>L。所述转动柱的前端横向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按摩垫本体和调节箱的下表面固定装配有橡胶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辅助肾病治疗的推拿按摩垫,本装置通过调节箱控制按摩垫本体对患者进行按摩,按摩均匀,操作简单,使得按摩垫能够辅助推拿,对肾病患者进行更全面的治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连接柱相关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调节箱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支撑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辅助肾病治疗的推拿按摩垫,包括按摩垫本体1,按摩垫本体1的前表面固定装配有调节箱2,通过调节箱2对按摩垫本体1进行控制。按摩垫本体1为软质材料制成,例如棉布或麻等,按摩垫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按摩垫本体1的空腔底面固定装配有安装层11,按摩垫本体1的空腔顶面固定装配有海绵层12,安装层11和海绵层12之间均匀固定安装有弹簧13,且弹簧13纵向呈列分布,安装层11的上表面均匀固定装配有支撑架14,且支撑架14纵向呈列分布,每列支撑架14的上端贯穿有连接柱15,连接柱15的后端与按摩垫本体1的空腔后壁转动装配,连接柱15的前端贯穿按摩垫本体1前壁和调节箱2的后壁,且连接柱15的前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16,连接柱15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圆盘17,且圆盘17与连接柱15偏心设置。成列的支撑架14分布在成列的弹簧13间隙中,弹簧13用于支撑安装层11和海绵层12,使得按摩垫本体1内部空腔本撑起,弹簧13的刚度较大,满足支撑患者身体的需要,通过把手27驱动连接柱15转动,使得连接柱15可以在支撑架14内转动,连接柱15带动圆盘17转动,圆盘17与连接柱15偏心,当连接柱15转动后圆盘17进行偏心转动。调节箱2的内腔后壁中部转动装配有转动柱21,且转动柱21的前端贯穿调节箱2的前壁延伸至外部,转动柱21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轮22,调节箱2的内腔前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装配有第一轴承23,两个第一轴承23的内环面均固定装配有驱动柱24,驱动柱24的外侧端转动装配于同侧调节箱2的内壁上,驱动柱24的内侧端套接有第三锥齿轮25,且两个第三锥齿轮25以转动柱21为轴心对称分布,两个第三锥齿轮25均与第二锥齿轮22相啮合,两个驱动柱24的外壁均固定套接有第四锥齿轮26,且第四锥齿轮26与第一锥齿轮16相啮合。转动柱21后端与调节箱2的内腔后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驱动柱24的外侧端通过轴承与调节箱2的内壁转动连接,转动把手27,把手27带动转动柱21转动,转动柱21通过第二锥齿轮22和第三锥齿轮25带动两侧的驱动柱24转动,驱动柱24通过第四锥齿轮26和第一锥齿轮16带动连接柱15转动。连接柱15的数量至少为四个,且连接柱15以转动柱21为轴心左右对称分布,每个连接柱15上套接有至少六个支撑架14。按摩垫本体1内部均匀分布的连接柱15,更好的起到按摩作用,对患者按摩的更加均匀。支撑架14的前表面上端嵌入装配有第二轴承141,第二轴承141的内环面固定装配有连接柱15,保证连接柱15可以在支撑架14内部更流畅的转动,同时避免连接柱15前后移动。连接柱15的圆心与海绵层12之间最短距离为L,圆盘17与连接柱15之间的偏心距离为A,满足2A>L。这么设置,保证连接柱15带动圆盘17偏心转动后,圆盘17会挤压海绵层12,海绵层12被挤压形变后向上顶起按摩垫本体1的上表面,利用凸起的按摩垫本体1的上表面对其上的患者进行按摩。转动柱21的前端横向固定安装有把手27,把手27方便对转动柱21的转动,更好的控制调节箱2。按摩垫本体1和调节箱2的下表面固定装配有橡胶垫3,橡胶垫3使得按摩垫本体1和调节箱2与地面隔离开来,在地面上使用时,可以避免地面潮气对患者健康造成影响。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过程:使用本装置时,转动把手27,把手27带动转动柱21转动,转动柱21通过第二锥齿轮22和第三锥齿轮25带动两侧的驱动柱24转动,驱动柱24通过第四锥齿轮26和第一锥齿轮16带动连接柱15转动,得连接柱15可以在支撑架14内转动,连接柱15带动圆盘17转动,圆盘17与连接柱15偏心,当连接柱15转动后圆盘17进行偏心转动,圆盘17会挤压海绵层12,海绵层12被挤压形变后向上顶起按摩垫本体1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肾病治疗的推拿按摩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垫本体(1),所述按摩垫本体(1)的前表面固定装配有调节箱(2);/n所述按摩垫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按摩垫本体(1)的空腔底面固定装配有安装层(11),所述按摩垫本体(1)的空腔顶面固定装配有海绵层(12),所述安装层(11)和海绵层(12)之间均匀固定安装有弹簧(13),且弹簧(13)纵向呈列分布,所述安装层(11)的上表面均匀固定装配有支撑架(14),且支撑架(14)纵向呈列分布,每列所述支撑架(14)的上端贯穿有连接柱(15),所述连接柱(15)的后端与按摩垫本体(1)的空腔后壁转动装配,所述连接柱(15)的前端贯穿按摩垫本体(1)前壁和调节箱(2)的后壁,且连接柱(15)的前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16),所述连接柱(15)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圆盘(17),且圆盘(17)与连接柱(15)偏心设置;/n所述调节箱(2)的内腔后壁中部转动装配有转动柱(21),且转动柱(21)的前端贯穿调节箱(2)的前壁延伸至外部,所述转动柱(21)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轮(22),所述调节箱(2)的内腔前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装配有第一轴承(23),两个所述第一轴承(23)的内环面均固定装配有驱动柱(24),所述驱动柱(24)的外侧端转动装配于同侧调节箱(2)的内壁上,所述驱动柱(24)的内侧端套接有第三锥齿轮(25),且两个第三锥齿轮(25)以转动柱(21)为轴心对称分布,两个所述第三锥齿轮(25)均与第二锥齿轮(22)相啮合,两个所述驱动柱(24)的外壁均固定套接有第四锥齿轮(26),且第四锥齿轮(26)与第一锥齿轮(16)相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肾病治疗的推拿按摩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垫本体(1),所述按摩垫本体(1)的前表面固定装配有调节箱(2);
所述按摩垫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按摩垫本体(1)的空腔底面固定装配有安装层(11),所述按摩垫本体(1)的空腔顶面固定装配有海绵层(12),所述安装层(11)和海绵层(12)之间均匀固定安装有弹簧(13),且弹簧(13)纵向呈列分布,所述安装层(11)的上表面均匀固定装配有支撑架(14),且支撑架(14)纵向呈列分布,每列所述支撑架(14)的上端贯穿有连接柱(15),所述连接柱(15)的后端与按摩垫本体(1)的空腔后壁转动装配,所述连接柱(15)的前端贯穿按摩垫本体(1)前壁和调节箱(2)的后壁,且连接柱(15)的前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16),所述连接柱(15)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圆盘(17),且圆盘(17)与连接柱(15)偏心设置;
所述调节箱(2)的内腔后壁中部转动装配有转动柱(21),且转动柱(21)的前端贯穿调节箱(2)的前壁延伸至外部,所述转动柱(21)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轮(22),所述调节箱(2)的内腔前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装配有第一轴承(23),两个所述第一轴承(23)的内环面均固定装配有驱动柱(24),所述驱动柱(24)的外侧端转动装配于同侧调节箱(2)的内壁上,所述驱动柱(24)的内侧端套接有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萍,张瑜,贾红彦,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