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个性化自适应鼻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016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个性化自适应鼻固定器。所述自适应鼻固定器包括鼻内固定单元、鼻背固定单元和用于固定鼻内固定单元和鼻背固定单元的关联固定单元,所述关联固定单元可以是磁性材料或弹性固定夹,相对与常规固定更加稳固可靠;鼻内固定单元内设有通气管,保证患者正常呼吸,需要时,通气管接口可以连接供氧装置,实现供氧;鼻内固定基座上还设有气囊,通过调节气囊大小,使鼻内固定单元更加贴合患者鼻腔,既增加舒适度,也加强固定效果;在鼻内固定单元上和鼻背固定单元上设置的海绵或泡沫吸附层,可吸收、引流渗液并对可能存在的创伤处进行药物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个性化自适应鼻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个性化自适应鼻骨固定器。
技术介绍
鼻具有通气和美化面部外形功能,由支架结构和被覆软组织构成。支架结构由鼻骨、额骨鼻突、上颌骨额突和各种鼻部软骨构成,鼻骨向上与额骨鼻突相连接,两侧与上颌骨额突相连;鼻骨间的结合上端紧密,下端则稍微分开,结合线与前正中矢状线重合。鼻骨下端在眶下缘水平与下方的2块侧鼻软骨相连,侧鼻软骨向下与2块鼻翼软骨相连,二者间有一些较小的附软骨;鼻中隔软骨(1块)在前正中矢状位连接于鼻骨下端、筛骨垂直板、犁骨和梨状孔缘。鼻支架结构的完整是保持鼻外形(鼻背、鼻小柱、鼻翼、鼻尖和鼻孔)的基础。鼻支架断裂或术后都需要固定,这是恢复通气功能和正常鼻形态,甚至达到美鼻目的的基础:①、鼻支架(鼻骨和/或鼻部软骨)骨折断裂后,需要复位与固定;②、鼻部先天性畸形(如重度鞍鼻)、鼻骨或鼻部软骨骨折后错位愈合、对鼻形不满意者,需要对鼻部进行截骨、复位、修整与固定;③、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后,也须行鼻支架固定。在鼻支架术后恢复期内,需要对重塑的鼻支架妥善固定2-4周,既有利于其与周围不能移动部分在合适位置尽快牢固愈合,还能保护相对脆弱的受伤或手术后鼻支架部位,以及处理鼻腔内伤口产生的渗液。美观可靠的固定必须靠鼻背和两侧鼻腔间联动的妥善固定实现,如此,既可使鼻支架可移动部分固定成为整体,还可使该整体在合适位置固定于其周围不可移动部分,因此,鼻背和两侧鼻腔间的妥善固定对鼻支架固定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尚没有一种理想的固定工具或固定方法。传统的鼻支架固定方法如纱布填塞、胶布环绕固定等有众多缺点,包括①、大多固定不够稳妥,很难保证鼻骨和/或软骨持续处于理想位置,如胶布很难长时间贴附、纱布也不能有效塑形作用等;②、无法做到对相对脆弱的鼻部加以保护;③、无法妥善处理鼻腔内伤口的渗液等;④、面部较多的纱布、胶布影响美观,降低患者的依从性;⑤、填塞的纱布和棉球会导致患者呼吸不畅,导致痛苦,而且还容易从鼻腔掉出,特别是在打喷嚏时。因此传统方式既不利于恢复,还影响患者的容貌美和通气功能,且严重影响舒适度和依从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技术“一种鼻骨骨折或截骨术后辅助外固定装置”(CN206587084U)使用一对支撑板之间可拆卸地安装的塑形器,而技术“一种用于鼻骨断裂的固定装置”(CN207804452U)通过2个捏柄调整夹条以适合病人鼻骨的大小和角度并通过旋转螺帽保持连接板固定,从而保证夹条能够稳定的夹在患者的鼻子上,起固定作用,但均还须鼻腔内填塞的方式支撑固定,鼻腔内填塞和鼻背间缺乏联系,难以稳妥固定;技术“一种五官科用鼻骨固定夹”(CN208447885U)使用2个内鼻条与1个鼻梁固定板固定鼻骨,且在内鼻条中设置氧气通道,虽然解决了通气问题,但缺乏内鼻条与鼻梁固定板之间固定的力度调整,同样也没有解决鼻背和鼻腔间的联合固定问题;“鼻骨复位术后固定器”(CN205198227U)仅用鼻腔内塞子及其前端的固定杆与头部固定,缺乏鼻背固定,同样无法稳妥固定可移动的鼻骨骨折部分。总之,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包括:固定不稳固、通气困难、舒适感差、美观度不高、耐用时间短等。因此,本技术重点解决现有鼻支架的妥善固定、通气、舒适和美观问题,提高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个性化自适应鼻固定器,所述自适应鼻固定器包括左鼻内固定单元1、右鼻内固定单元2、鼻背固定单元3以及用于固定左鼻内固定单元1、右鼻内固定单元2和鼻背固定单元3的关联固定单元;所述左鼻内固定单元1和右鼻内固定单元2分别为与人体左右鼻孔形状一致的棒状结构;所述左鼻内固定单元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包括固定基座一101、第一固定插孔一102和第二固定插孔一103,所述固定基座一101为横截面为弧形的板状结构,所述固定基座一101的弧形截面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插孔一102和第二固定插孔一103,所述第一固定插孔一102和第二固定插孔一103与固定基座一101一体连接,并向外凸起;所述右鼻内固定单元2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包括固定基座二201、第三固定插孔一202和第四固定插孔一203,所述固定基座二201为横截面为弧形的板状结构,所述固定基座二201的弧形截面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四固定插孔一203和第三固定插孔一202,所述第三固定插孔一202和第四固定插孔一203与固定基座二201一体连接,并向外凸起;所述鼻背固定单元3包括固定基板301、第一固定插孔二302、第二固定插孔二303、第三固定插孔二304和第四固定插孔二305,所述固定基板301为横截面为弧形的板状结构,所述固定基板301的外层左侧设有第一固定插孔二302和第二固定插孔二303,右侧设有第三固定插孔二304和第四固定插孔二305,所述第一固定插孔二302、第二固定插孔二303、第三固定插孔二304和第四固定插孔二305与固定基板301一体连接,并向外凸起;所述第一固定插孔二302与第一固定插孔一102对应设置,第二固定插孔二303与第二固定插孔一103对应设置,第三固定插孔二304与第三固定插孔一202对应设置,第四固定插孔二305与第四固定插孔一203对应设置;所述关联固定单元由磁性材料5或弹性固定夹4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所述磁性材料5可以为磁性固定棒或磁性固定片。优选地,所述固定基座一101、固定基座二201和固定基板301由热塑板制成。优选地,所述关联固定单元为磁极相反的一对磁性材料5,磁性材料5的对数与鼻背固定单元3上固定插孔的数量一致,每对磁性材料5分别对应插入第一固定插孔一102和第一固定插孔二302、第二固定插孔一103和第二固定插孔二303、第三固定插孔一202和第三固定插孔二304、第四固定插孔一203和第四固定插孔二305中,通过磁力吸引将左鼻内固定单元1、右鼻内固定单元2和鼻背固定单元3固定。优选地,所述关联固定单元为弹性固定夹4,所述弹性固定夹4为发卡结构或“U”型结构,数量与鼻背固定单元3上固定插孔的数量一致,所述弹性固定夹4由弹性材料弯折形成第一夹臂401和第二夹臂402,所述第一夹臂401和第二夹臂402弯折部分为弧度过渡,形成夹基403;每个弹性固定夹4的第一夹臂401和第二夹臂402分别对应插入第一固定插孔一102和第一固定插孔二302、第二固定插孔一103和第二固定插孔二303、第三固定插孔一202和第三固定插孔二304、第四固定插孔一203和第四固定插孔二305中,将左鼻内固定单元1、右鼻内固定单元2和鼻背固定单元3进行固定。优选地,所述鼻背固定单元3还包括吸附层三306,所述吸附层三306设置于固定基板301的内表面,所述吸附层三306为薄层海绵或泡沫,所述吸附层一方面可用于鼻腔内部创面给药,另一方面可以可吸收、引流渗液,有助于创面愈合。优选地,所述左鼻内固定单元1还包括气囊一104,所述气囊一104覆盖在固定基座一101的外表面,所述气囊一104靠近固定基座一101鼻孔端设有气囊阀一105;所述右鼻内固定单元2还包括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个性化自适应鼻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鼻固定器包括左鼻内固定单元(1)、右鼻内固定单元(2)、鼻背固定单元(3)以及用于固定左鼻内固定单元(1)、右鼻内固定单元(2)和鼻背固定单元(3)的关联固定单元;所述左鼻内固定单元(1)和右鼻内固定单元(2)分别为与人体左右鼻孔形状一致的棒状结构;所述左鼻内固定单元(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包括固定基座一(101)、第一固定插孔一(102)和第二固定插孔一(103),所述固定基座一(101)为横截面为弧形的板状结构,所述固定基座一(101)的弧形截面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插孔一(102)和第二固定插孔一(103),所述第一固定插孔一(102)和第二固定插孔一(103)与固定基座一(101)一体连接,并向外凸起;所述右鼻内固定单元(2)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包括固定基座二(201)、第三固定插孔一(202)和第四固定插孔一(203),所述固定基座二(201)为横截面为弧形的板状结构,所述固定基座二(201)的弧形截面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四固定插孔一(203)和第三固定插孔一(202),所述第三固定插孔一(202)和第四固定插孔一(203)与固定基座二(201)一体连接,并向外凸起;所述鼻背固定单元(3)包括固定基板(301)、第一固定插孔二(302)、第二固定插孔二(303)、第三固定插孔二(304)和第四固定插孔二(305),所述固定基板(301)为横截面为弧形的板状结构,所述固定基板(301)的外层左侧设有第一固定插孔二(302)和第二固定插孔二(303),右侧设有第三固定插孔二(304)和第四固定插孔二(305),所述第一固定插孔二(302)、第二固定插孔二(303)、第三固定插孔二(304)和第四固定插孔二(305)与固定基板(301)外层一体连接,并向外凸起;所述第一固定插孔二(302)与第一固定插孔一(102)对应设置,第二固定插孔二(303)与第二固定插孔一(103)对应设置,第三固定插孔二(304)与第三固定插孔一(202)对应设置,第四固定插孔二(305)与第四固定插孔一(203)对应设置;所述关联固定单元由磁性材料(5)或弹性固定夹(4)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所述磁性材料(5)可以为磁性固定棒或磁性固定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个性化自适应鼻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鼻固定器包括左鼻内固定单元(1)、右鼻内固定单元(2)、鼻背固定单元(3)以及用于固定左鼻内固定单元(1)、右鼻内固定单元(2)和鼻背固定单元(3)的关联固定单元;所述左鼻内固定单元(1)和右鼻内固定单元(2)分别为与人体左右鼻孔形状一致的棒状结构;所述左鼻内固定单元(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包括固定基座一(101)、第一固定插孔一(102)和第二固定插孔一(103),所述固定基座一(101)为横截面为弧形的板状结构,所述固定基座一(101)的弧形截面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插孔一(102)和第二固定插孔一(103),所述第一固定插孔一(102)和第二固定插孔一(103)与固定基座一(101)一体连接,并向外凸起;所述右鼻内固定单元(2)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包括固定基座二(201)、第三固定插孔一(202)和第四固定插孔一(203),所述固定基座二(201)为横截面为弧形的板状结构,所述固定基座二(201)的弧形截面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四固定插孔一(203)和第三固定插孔一(202),所述第三固定插孔一(202)和第四固定插孔一(203)与固定基座二(201)一体连接,并向外凸起;所述鼻背固定单元(3)包括固定基板(301)、第一固定插孔二(302)、第二固定插孔二(303)、第三固定插孔二(304)和第四固定插孔二(305),所述固定基板(301)为横截面为弧形的板状结构,所述固定基板(301)的外层左侧设有第一固定插孔二(302)和第二固定插孔二(303),右侧设有第三固定插孔二(304)和第四固定插孔二(305),所述第一固定插孔二(302)、第二固定插孔二(303)、第三固定插孔二(304)和第四固定插孔二(305)与固定基板(301)外层一体连接,并向外凸起;所述第一固定插孔二(302)与第一固定插孔一(102)对应设置,第二固定插孔二(303)与第二固定插孔一(103)对应设置,第三固定插孔二(304)与第三固定插孔一(202)对应设置,第四固定插孔二(305)与第四固定插孔一(203)对应设置;所述关联固定单元由磁性材料(5)或弹性固定夹(4)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所述磁性材料(5)可以为磁性固定棒或磁性固定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鼻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一(101)、固定基座二(201)和固定基板(301)由热塑板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鼻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固定单元为磁极相反的一对磁性材料(5),磁性材料(5)的对数与鼻背固定单元(3)上固定插孔的数量一致,每对磁性材料(5)分别对应插入第一固定插孔一(102)和第一固定插孔二(302)、第二固定插孔一(103)和第二固定插孔二(303)、第三固定插孔一(202)和第三固定插孔二(304)、第四固定插孔一(203)和第四固定插孔二(305)中,通过磁力吸引将左鼻内固定单元(1)、右鼻内固定单元(2)和鼻背固定单元(3)固定。


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选奋田家乐秦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