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缠绕可旋转切开刀,包括外鞘管,外鞘管的后端通过鲁尔接头组合件与芯杆的前端相连;芯杆上可滑动地安装有滑动把手,该滑动把手上设置有电极,该电极的下端与设于芯杆通道内的电极座螺纹连接;切丝的一端固定在外鞘管的前端上,芯杆的前端形成有U形结构,该U形结构内可转动地安装有转轮;转轮上穿设有能随转轮旋转且能前后滑动的拍扁导管,该拍扁导管的前端可前后滑动地伸入鲁尔接头组合件内,拍扁导管的后端可前后滑动地伸入芯杆的通道内;切丝的另一端穿过拍扁导管后与可转动地设于电极座上的切丝固定件固连,其中拍扁导管与切丝固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旋转达到理想的插管角度,而且能够防缠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缠绕可旋转切开刀
本技术涉及一种切开刀,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缠绕可旋转切开刀。
技术介绍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指将十二指肠镜经口插入至患者的十二指肠的降段,然后寻找胆管和胰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的乳头,插管后注入造影剂,便能够得到胆管或胰管的形态学资料的检查治疗方法。由于ERCP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在短短几十年中ERCP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已经成为当今胰胆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乳头切开刀(以下简称切开刀)是ERCP手术中必备的手术器械,在ERCP手术过程中,切开刀的主要作用是胰胆管插管和乳头括约肌的切开。在ERCP手术过程中,医生首先要用切开刀进行插管,插管的过程直接影响ERCP手术的成败,因此切开刀的插管便利性至关重要(国际通认的最优刀头指向为出内镜钳道后在11点钟方向)。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厂家生产的切开刀其插管性能主要是靠生产时对切开刀刀头进行预定型,在定型后用一个钢丝芯轴保持其形状。但是由于芯轴形状的不规则性和其本身也容易变形的特性,芯轴很难能让切开刀的头部指向保持很高的一致性,加上灭菌、运输过程等影响,普通的切开刀经常会出现刀头指向不好的问题,造成插管困难甚至是完全无法插管。为了解决切开刀插管便利性问题,市场上已经陆续出现了一些可旋转调节刀头指向的切开刀,如南京微创、波士顿科技和安杰思的乳头切开刀。但是这些厂家生产的可旋转切开刀均是通过旋转手柄芯轴来控制刀头方向,使用过程均需要双手操作,其中南微微创和波士顿科技生产的可旋转切开刀还无法防止绕线(即高频电发生器与切开刀电极相连接的接线插头),其在需要调节刀头时必须先将连接插头拔掉。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缠绕可旋转切开刀,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连接方便,不仅能够旋转达到理想的插管角度,而且能够防缠绕。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防缠绕可旋转切开刀,包括切丝、外鞘管、滑动把手和芯杆,所述的外鞘管的后端通过鲁尔接头组合件与芯杆的前端相连,芯杆的后端卡接有把手;所述的芯杆上可滑动地安装有滑动把手,该滑动把手上形成有电极安装腔;所述的电极安装腔内设置有电极,该电极的上端自电极安装腔伸出,电极的下端与设于芯杆通道内的电极座螺纹连接;所述的切丝的一端固定在外鞘管的前端上,所述的芯杆的前端形成有U形结构,该U形结构内可转动地安装有转轮;所述的转轮上穿设有能随转轮旋转且能前后滑动的拍扁导管,该拍扁导管的前端可前后滑动地伸入鲁尔接头组合件内,拍扁导管的后端可前后滑动地伸入芯杆的通道内;所述的切丝的另一端穿过拍扁导管后与可转动地设于电极座上的切丝固定件固连,其中拍扁导管与切丝固连。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转轮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一个矩形通孔,该矩形通孔横截面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拍扁导管横截面的长度和宽度,且拍扁导管横截面的长度大于矩形通孔横截面的宽度;所述的转轮的外圆面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凸起。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极座上过盈压接有一个与切丝固定件垂直设置的连接块,该连接块的上端面与电极座的压接面齐平,连接块的下端面压在切丝固定件上,且切丝固定件可在电极座上形成的切丝固定件安装通道内转动。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芯杆的通道内设置有一个用以防止滑动把手拉动切丝过度的限位块。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切丝固定件与切丝之间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防缠绕可旋转切开刀,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由于转轮上穿设有能随转轮旋转且能前后滑动的拍扁导管,因此通过旋转转动带动拍扁导管旋转,由于切丝的另一端穿过拍扁导管后与可转动地设于电极座上的切丝固定件固连,其中拍扁导管与切丝固连,因此拍扁导管旋转带动切丝旋转,又由于切丝的一端固定在外鞘管的前端上,因此外鞘管的前端可以随着切丝转动而左右摆动,不仅能够旋转达到理想的插管角度,而且能够防缠绕;(2)本技术的一种防缠绕可旋转切开刀,其转轮的外圆面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凸起,起到增大摩擦的作用,方便转动转轮;(3)本技术的一种防缠绕可旋转切开刀,其电极座上过盈压接有一个与切丝固定件垂直设置的连接块,该连接块的上端面与电极座的压接面齐平,连接块的下端面压在切丝固定件上,且切丝固定件可在电极座上形成的切丝固定件安装通道内转动,能够保证电极和高频电发生器连接插头的导电稳定性;(4)本技术的一种防缠绕可旋转切开刀,其芯杆的通道内设置有一个用以防止滑动把手拉动切丝过度的限位块,避免在手术过程中造成误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防缠绕可旋转切开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防缠绕可旋转切开刀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防缠绕可旋转切开刀中转轮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防缠绕可旋转切开刀中电极座的剖视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切丝;2、外鞘管;3、滑动把手;3-1、电极安装腔;4、芯杆;4-1、限位块;5、鲁尔接头组合件;5-1、导丝导管;5-2、导丝腔鲁尔接头;5-3、注射鲁尔接头;5-4、导管防折弯部;5-5、固定把手;5-6、注射导管;6、把手;7、电极;8、电极座;8-1、切丝固定件安装通道;8-2、切丝安装通道;8-3、电极安装孔;8-4、连接块安装孔;9、转轮;9-1、矩形通孔;9-2、凸起;10、拍扁导管;11、切丝固定件;12、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防缠绕可旋转切开刀,包括切丝1、外鞘管2、滑动把手3和芯杆4,外鞘管2的后端通过鲁尔接头组合件5与芯杆4的前端相连,其中鲁尔接头组合件包含一个导丝导管5-1、导丝腔鲁尔接头5-2、注射鲁尔接头5-3、固定把手5-5、一个注射导管5-6和导管防折弯部5-4,其中导丝可通过导丝腔鲁尔接头5-2进入外鞘管2的导丝腔,注塑导管5-6插入外鞘管2的注射腔,其注塑导管5-6外径大于外鞘管2的注射腔内径,防止注射液体溢出,导管防折弯部5-4的内径大于外鞘管2的外径,可供外鞘管通过,导管防折弯部5-4可防止外鞘管2过渡折弯;接续,芯杆4的后端卡接有把手6;芯杆4上可滑动地安装有滑动把手3,芯杆4的通道内设置有一个用以防止滑动把手拉动切丝过度的限位块4-1,避免在手术过程中造成误切;该滑动把手3上形成有电极安装腔3-1;电极安装腔3-1内设置有电极7,该电极7的上端自电极安装腔3-1伸出,电极7的下端与设于芯杆4通道内的电极座8螺纹连接;其中参见图4所示电极座8上形成有用以安装切丝固定件11的切丝固定件安装通道8-1、设于切丝固定件安装通道前侧的切丝安装通道8-2、与切丝固定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缠绕可旋转切开刀,包括切丝(1)、外鞘管(2)、滑动把手(3)和芯杆(4),所述的外鞘管(2)的后端通过鲁尔接头组合件(5)与芯杆(4)的前端相连,芯杆(4)的后端卡接有把手(6);所述的芯杆(4)上可滑动地安装有滑动把手(3),该滑动把手(3)上形成有电极安装腔(3-1);所述的电极安装腔(3-1)内设置有电极(7),该电极(7)的上端自电极安装腔(3-1)伸出,电极(7)的下端与设于芯杆(4)通道内的电极座(8)螺纹连接;所述的切丝(1)的一端固定在外鞘管(2)的前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杆(4)的前端形成有U形结构,该U形结构内可转动地安装有转轮(9);所述的转轮(9)上穿设有能随转轮旋转且能前后滑动的拍扁导管(10),该拍扁导管(10)的前端可前后滑动地伸入鲁尔接头组合件(5)内,拍扁导管(10)的后端可前后滑动地伸入芯杆(4)的通道内;所述的切丝(1)的另一端穿过拍扁导管(10)后与可转动地设于电极座(8)上的切丝固定件(11)固连,其中拍扁导管(10)与切丝(1)固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缠绕可旋转切开刀,包括切丝(1)、外鞘管(2)、滑动把手(3)和芯杆(4),所述的外鞘管(2)的后端通过鲁尔接头组合件(5)与芯杆(4)的前端相连,芯杆(4)的后端卡接有把手(6);所述的芯杆(4)上可滑动地安装有滑动把手(3),该滑动把手(3)上形成有电极安装腔(3-1);所述的电极安装腔(3-1)内设置有电极(7),该电极(7)的上端自电极安装腔(3-1)伸出,电极(7)的下端与设于芯杆(4)通道内的电极座(8)螺纹连接;所述的切丝(1)的一端固定在外鞘管(2)的前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杆(4)的前端形成有U形结构,该U形结构内可转动地安装有转轮(9);所述的转轮(9)上穿设有能随转轮旋转且能前后滑动的拍扁导管(10),该拍扁导管(10)的前端可前后滑动地伸入鲁尔接头组合件(5)内,拍扁导管(10)的后端可前后滑动地伸入芯杆(4)的通道内;所述的切丝(1)的另一端穿过拍扁导管(10)后与可转动地设于电极座(8)上的切丝固定件(11)固连,其中拍扁导管(10)与切丝(1)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杰,高嵩,李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联星海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