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前测量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8766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31
一种产前测量尺,有效的解决了产前测量时手动测量结果不准的问题;包括矩形盒,矩形盒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上下方向的测量筒,两个测量筒的摆动方向相反,矩形盒下端设有平板,平板前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盘,转盘前端面上设有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第一刻度,转盘外缘面上设有上端贯穿矩形盒的绳子,右侧的测量筒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前后轴向的滑轮,绳子与两个滑轮外缘面接触且其自由端与左侧的测量筒上端固定连接,矩形盒前侧滑动连接有贯穿其上下两侧壁的量杆,量杆下侧滑动连接有量尺,量杆上端设有下端面可与绳子接触的挡块;结果相对用手测量更为准确,有利于生产的顺利进行,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A prenatal measuring ru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前测量尺
本技术涉及产科器械
,特别是一种产前测量尺。
技术介绍
产前检查是指为妊娠期妇女提供一系列的医疗和护理建议措施,目的是通过孕妇和胎儿的监护及早预防和并发症,减少其不良影响,在此期间提供正确的检查手段和医学建议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目前在临床上,产妇在生产之前,都是靠手指感觉测量,测量结果比较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产前测量尺,有效的解决了产前测量时手动测量结果不准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矩形盒,矩形盒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上下方向的测量筒,两个测量筒的摆动方向相反,矩形盒下端设有平板,平板前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盘,转盘前端面上设有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第一刻度,转盘外缘面上设有上端贯穿矩形盒的绳子,右侧的测量筒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前后轴向的滑轮,绳子与两个滑轮外缘面接触且其自由端与左侧的测量筒上端固定连接,矩形盒前侧滑动连接有贯穿其上下两侧壁的量杆,量杆下侧滑动连接有量尺,量杆上端设有下端面可与绳子接触的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绳子与转盘,使产妇宫口的大小通过转盘上的第一刻度展示出来,设有的量杆和量尺,可直接测量出新生儿头部到产妇坐骨棘的距离,结果相对用手测量更为准确,而且测量简单,可快速了解产妇目前所在的产程,有利于生产的顺利进行,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剖切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的局部剖切左视轴测图。图5是本技术的左视轴测图。图6是本技术的全剖左视轴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6给出,包括矩形盒1,矩形盒1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上下方向的测量筒2,两个测量筒2的摆动方向相反,矩形盒1下端设有平板3,平板3前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盘4,转盘4前端面上设有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第一刻度5,转盘4外缘面上设有上端贯穿矩形盒1的绳子6,右侧的测量筒2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前后轴向的滑轮7,绳子6与两个滑轮7外缘面接触且其自由端与左侧的测量筒2上端固定连接,矩形盒1前侧滑动连接有贯穿其上下两侧壁的量杆8,量杆8下侧滑动连接有量尺9,量杆8上端设有下端面可与绳子6接触的挡块10。为了使两个测量筒2的摆动方向相反,所述的两个测量筒2内分别设有位于其对应侧铰接点正前方且前后轴向的第一齿轮11,两个第一齿轮11啮合在一起,矩形盒1内转动连接有与右侧的第一齿轮11啮合的第二齿轮12,矩形盒1后侧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与第二齿轮12啮合的齿条13。为了便于医护人员得出测量结果,所述的平板3前端面的上侧设有倒L形且指向转盘4轴心的箭头14,量尺9前端面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均布的第二刻度15。为了可对量尺9和转盘4进行固定,所述的量尺9与箭头14下侧分别螺纹连接有前后轴向的固定螺栓16,量尺9上的固定螺栓16可与量杆8前端面接触,箭头14上的固定螺栓16可与转盘4前端面接触。为了防止量杆8滑入矩形盒1内,所述的量杆8下端设有推板17。为了防止绳子6与转盘4分离,所述的转盘4上端设有连接块18,绳子6自由端与连接块18固定连接。为了使转盘4可以自动复位,所述的转盘4后端同轴设有扭簧19,扭簧19自由端与平板3固定连接。为了防止量杆8对胎儿造成伤害,所述的量杆8上端设有弧形软垫20。为了便于拉动齿条13,所述的齿条13下端贯穿矩形盒1且设有拉手21。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向后拉动推板17,推板17带动量杆8在矩形盒1内向下滑动,直到挡块10的下端面与绳子6接触,停止拉动推板17,将本装置中的测量筒2朝前插入产妇产道内,使两个测量筒2的前端处于产妇的宫口处,然后向后拉动拉手21,拉手21带动齿条13在矩形盒1内向下滑动,齿条13带动第二齿轮12逆时针转动,第二齿轮12带动右侧的第一齿轮11顺时针转动,右侧的第一齿轮11带动右侧的测量筒2向右摆动,同时右侧的第一齿轮11带动左侧的第一齿轮11逆时针转动,左侧的第一齿轮11带动左侧的测量筒2向左摆动,两个测量筒2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左侧的测量筒2带动绳子6上端向左移动,绳子6沿两个滑轮7的外缘面向上移动,绳子6下端通过连接块18带动转盘4逆时针转动,转盘4转动使扭簧19产生顺时针的扭转力,直到两个测量筒2的上端与产妇的宫口内侧面接触,此时保持拉手21静止,观察箭头14指向的第一刻度5,得出此刻产妇宫口的大小,然后松开拉手21,两个测量筒2合并在一起,向前深入产妇宫口内并向后拉动拉手21,使两个测量筒2的上端分别卡在其对应侧的坐骨棘处,并使挡块10的下端面与绳子6接触,向上滑动量尺9,使第二刻度15中的刻度线位于矩形盒1的下端面内,转动量尺9上的固定螺栓16将量尺9固定在量杆8的当前位置;缓慢向上推动推板17,推板17带动量杆8在矩形盒1内向上滑动,量杆8带动弧形软垫20向上移动,直到弧形软垫20与胎儿的头部接触,使推板17保持静止,观察此时第二刻度15中矩形盒1下端面处的读数,得出新生儿头部到产妇坐骨棘的距离,测量完成后,逆时针转动箭头14上的固定螺栓16,转盘4在扭簧19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转盘4通过连接块18带动绳子6向下移动,绳子6带动左侧的测量筒2向右摆动,左侧的测量筒2通过两个第一齿轮11带动右侧的测量筒2向左摆动,直到两个测量筒2并在一起,然后将本装置从产妇产道中拉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绳子与转盘,使产妇宫口的大小通过转盘上的第一刻度展示出来,设有的量杆和量尺,可直接测量出新生儿头部到产妇坐骨棘的距离,结果相对用手测量更为准确,而且测量简单,可快速了解产妇目前所在的产程,有利于生产的顺利进行,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前测量尺,包括矩形盒(1),其特征在于,矩形盒(1)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上下方向的测量筒(2),两个测量筒(2)的摆动方向相反,矩形盒(1)下端设有平板(3),平板(3)前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盘(4),转盘(4)前端面上设有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第一刻度(5),转盘(4)外缘面上设有上端贯穿矩形盒(1)的绳子(6),右侧的测量筒(2)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前后轴向的滑轮(7),绳子(6)与两个滑轮(7)外缘面接触且其自由端与左侧的测量筒(2)上端固定连接,矩形盒(1)前侧滑动连接有贯穿其上下两侧壁的量杆(8),量杆(8)下侧滑动连接有量尺(9),量杆(8)上端设有下端面可与绳子(6)接触的挡块(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前测量尺,包括矩形盒(1),其特征在于,矩形盒(1)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上下方向的测量筒(2),两个测量筒(2)的摆动方向相反,矩形盒(1)下端设有平板(3),平板(3)前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盘(4),转盘(4)前端面上设有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第一刻度(5),转盘(4)外缘面上设有上端贯穿矩形盒(1)的绳子(6),右侧的测量筒(2)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前后轴向的滑轮(7),绳子(6)与两个滑轮(7)外缘面接触且其自由端与左侧的测量筒(2)上端固定连接,矩形盒(1)前侧滑动连接有贯穿其上下两侧壁的量杆(8),量杆(8)下侧滑动连接有量尺(9),量杆(8)上端设有下端面可与绳子(6)接触的挡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前测量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测量筒(2)内分别设有位于其对应侧铰接点正前方且前后轴向的第一齿轮(11),两个第一齿轮(11)啮合在一起,矩形盒(1)内转动连接有与右侧的第一齿轮(11)啮合的第二齿轮(12),矩形盒(1)后侧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与第二齿轮(12)啮合的齿条(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前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板(3)前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