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烫空气炸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856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9
一种防烫空气炸锅,包括机体和炸篮,机体内开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隔离罩,隔离罩将容纳腔分隔成冷风腔和热风腔;机体内还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冷风腔并伸入至热风腔内,该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第一扇叶位于冷风腔中,第二扇叶位于热风腔中;热风腔中还设有电加热器;机体上设有出风口,出风口分别与冷风腔和热风腔连通;机体开设有进风口,机体内设有第一上风通道,炸篮内设有第二上风通道,第二上风通道分别与进风口和冷风腔连通,第一上风通道和第二上风通道相互配合并环绕设置在炸篮的外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冷风与热风在出风口出相遇中和,将降温后的风排出至空气炸锅外,避免了出风温度过高导致的烫伤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烫空气炸锅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烫空气炸锅。
技术介绍
空气炸锅,是使用高速空气循环技术,并且将快速循环热空气和内部螺旋形纹路的独特结合从而使烹饪效果达到油炸食物的效果和口感。通俗点说就是加热时候会在锅体内产生高温的热风而使食物表面形成酥脆的表层,锁住食材内部的水分,达到普通油炸食品又香又脆的口感。现有的空气炸锅存在的其中一个问题在于:机体需要将热气排出,现有的空气炸锅的出风口都只是单纯的与热风腔连通,热气直接从出风口排出,缺少有效的降温措施,直接导致靠近出风口出的温度超标,从而引发烫伤人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烫空气炸锅。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烫空气炸锅,包括机体和炸篮,所述的机体内开设有可容纳所述炸篮的容纳腔,所述的容纳腔内设有隔离罩,所述的隔离罩将容纳腔分隔成冷风腔和热风腔;所述的机体内还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的冷风腔并伸入至所述的热风腔内,该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所述的第一扇叶位于所述的冷风腔中,所述的第二扇叶位于所述的热风腔中;所述的热风腔中还设有电加热器;所述的机体上设有出风口,所述的出风口分别与所述的冷风腔和热风腔连通;所述机体的下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的机体内设有第一上风通道,所述的第一上风通道分别与所述的进风口和冷风腔连通,所述的炸篮内设有第二上风通道,所述的第二上风通道分别与所述的进风口和冷风腔连通,所述的第一上风通道和第二上风通道相互配合并环绕设置在炸篮的外围。进一步,还包括一出风套,所述的出风套由外至内倾斜向下设置在所述的出风口中。进一步,所述的电机设置在所述的冷风腔中。进一步,所述的电加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扇叶的下方。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均通过卡簧固定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进一步,所述的隔离罩上开设有将热风腔内的热风导入至出风口的热导风口,所述的出风套与所述隔离罩的顶端之间存在间隙从而形成用于将冷风腔内的冷风导入至出风口的冷导风口。进一步,所述的机体内设有一固定圈,所述的隔离罩固定在所述的固定圈上,且所述的固定圈位于第一上风通道的正上方,所述的固定圈上开设有导流孔,所述的第一上风通道通过导流孔与所述的冷风腔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冷风腔中第一扇叶和热风腔中第二扇叶的作用,使得冷风与热风在出风口出相遇中和,最终将降温后的风排出至空气炸锅外,从而避免了出风温度过高导致的烫伤危险;2、通过第一上风通道和第二上风通道的配合,使得从进风口进入的冷风能够环绕在炸篮的外围,能够有效地将炸篮外壁上的热量传导至上升的空气中,从而降低炸篮外表面的温度,消除烫伤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固定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5,一种防烫空气炸锅,包括机体1和炸篮2,所述的机体1内开设有可容纳所述炸篮2的容纳腔,所述的容纳腔内设有隔离罩3,所述的隔离罩3将容纳腔分隔成冷风腔4和热风腔5;所述的机体1内还设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的冷风腔4并伸入至所述的热风腔5内,该电机6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扇叶7和第二扇叶8,所述的第一扇叶7位于所述的冷风腔4中,所述的第二扇叶8位于所述的热风腔5中;所述的热风腔5中还设有电加热器9;所述的机体1上设有出风口11,所述的出风口11分别与所述的冷风腔4和热风腔5连通;所述机体的下端开设有进风口15,所述的机体1内设有第一上风通道16,所述的第一上风通道16分别与所述的进风口15和冷风腔4连通,所述的炸篮2内设有第二上风通道17,所述的第二上风通道17分别与所述的进风口15和冷风腔4连通,所述的第一上风通道16和第二上风通道17相互配合并环绕设置在炸篮2的外围。根据热气上升冷气下沉的原理,为了更高效地将空气炸锅内的热气排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出风套12,所述的出风套12由外至内倾斜向下设置在所述的出风口11中。采用本实施的结构,可高效地将热流从空气炸锅内部导出至外面。由于冷风腔4中的温度大大低于热风腔5中的温度,因此为了电机6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中稳定运行,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的电机6设置在所述的冷风腔4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加热器9设置在所述第二扇叶8的下方。通过第二扇叶8和电加热器9的位置关系,可提升空气炸锅内热风对流效果,从而获得更快的加热效率和更好的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扇叶7和第二扇叶8均通过卡簧10固定在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上。采用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方式,结构简单,可靠性好,安装方便,且成本较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隔离罩3上开设有将热风腔5内的热风导入至出风口11的热导风口13,所述的出风套12与所述隔离罩3的顶端之间存在间隙从而形成用于将冷风腔4内的冷风导入至出风口11的冷导风口14。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可以消除冷热风乱窜回流的情况,有效地将热风排出,确保该空气炸锅稳定的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机体内设有一固定圈18,所述的隔离罩固定在所述的固定圈18上,且所述的固定圈18位于第一上风通道16的正上方,所述的固定圈18上开设有导流孔19,所述的第一上风通道16通过导流孔19与所述的冷风腔4连通。通过固定圈18的设置,能够起到固定隔离罩3的作用。同时,利用固定圈18上开设的导流孔19,能够对进入至冷风腔4中的气流实现导流作用,防止乱流产生,从而更高效的将气流从出风口11排出,提高整体的通过率,从而提高散热效率。本技术在工作时,与现有的空气炸锅一样,电机6启动带动第一扇叶7和第二扇叶8转动。第一扇叶7转动将冷空气从进风口15吸入,冷空气沿着第一上风通道18和第二上风通道19进入至冷风腔4中,并最终流动至所述的出风口11处。第二扇叶8将风吹过电加热器9后变成热风,热风吹向炸篮2中的食物,通过热风带走食物中的水分并对食物进行加热,从而达到类似煎炸的烹饪效果,热风最终在回流至热风腔5上部并流动至出风口11处。在出风口11处冷风与热风相遇中和并使得热风得到降温的效果,最终将降温后的风排出至空气炸锅外,从而避免了出风温度过高导致的烫伤危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烫空气炸锅,包括机体和炸篮,所述的机体内开设有可容纳所述炸篮的容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纳腔内设有隔离罩,所述的隔离罩将容纳腔分隔成冷风腔和热风腔;/n所述的机体内还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的冷风腔并伸入至所述的热风腔内,该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所述的第一扇叶位于所述的冷风腔中,所述的第二扇叶位于所述的热风腔中;/n所述的热风腔中还设有电加热器;/n所述的机体上设有出风口,所述的出风口分别与所述的冷风腔和热风腔连通;/n所述机体的下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的机体内设有第一上风通道,所述的第一上风通道分别与所述的进风口和冷风腔连通, 所述的炸篮内设有第二上风通道,所述的第二上风通道分别与所述的进风口和冷风腔连通,所述的第一上风通道和第二上风通道相互配合并环绕设置在炸篮的外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烫空气炸锅,包括机体和炸篮,所述的机体内开设有可容纳所述炸篮的容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纳腔内设有隔离罩,所述的隔离罩将容纳腔分隔成冷风腔和热风腔;
所述的机体内还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的冷风腔并伸入至所述的热风腔内,该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所述的第一扇叶位于所述的冷风腔中,所述的第二扇叶位于所述的热风腔中;
所述的热风腔中还设有电加热器;
所述的机体上设有出风口,所述的出风口分别与所述的冷风腔和热风腔连通;
所述机体的下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的机体内设有第一上风通道,所述的第一上风通道分别与所述的进风口和冷风腔连通,所述的炸篮内设有第二上风通道,所述的第二上风通道分别与所述的进风口和冷风腔连通,所述的第一上风通道和第二上风通道相互配合并环绕设置在炸篮的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出风套,所述的出风套由外至内倾斜向下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一洲胡杰孙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曼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