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环境勘探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850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环境勘探小车,涉及智能小车领域,包括有车身、独立悬挂结构、车轮和机械爪结构,所述车身的底端两侧设置有若干个独立悬挂结构,所述车轮安装在所述独立悬挂的底端,所述机械爪结构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所述独立悬挂结构包括支架板、悬挂条、电机支架、第一电机和减震器,所述支架板固接所述车身底端,所述支架板上铰接悬挂条,所述悬挂条的一端铰接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固接第一电机,所述减震器的运动端与支架板铰接,所述减震器的底座与悬挂条的一端铰接,所述减震器上套设有弹簧,所述车轮固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解决了定点勘探的数据获取范围较小、人为勘探耗费人力物力,甚至对人员有安全风险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环境勘探小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小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环境勘探小车。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对环境认识的深入,环境是资源的观点,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空气、水、土壤、矿产资源等,都是社会的自然财富和发展生产的物质基础,构成了生产力的要素。然而人类在向自然索取自己所需的一切时也在破坏着环境,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地球环境的恶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不堪重负的自然环境也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抗议着,这就是环境灾害,例如沙尘暴、热浪、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有良好生态环境,就没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没有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就没有人民全面小康与现代化。环保已经成为今天我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决定性的基础。通过对环境进行勘探的方式,获取环境的重要数据,从而进行有效的治理保护,现有的对环境勘探方式包括设定定点的环境监测设施,或是人为操作仪器进行实地勘探,其中定点监测,其获得数据范围较小,人为勘探,耗费人力物力,甚至对人员有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环境勘探小车,解决了定点勘探的数据获取范围较小、人为勘探耗费人力物力,甚至对人员有安全风险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环境勘探小车,包括有车身、独立悬挂结构、车轮和机械爪结构,所述车身的底端两侧设置有若干个独立悬挂结构,所述车轮安装在所述独立悬挂的底端,所述机械爪结构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所述独立悬挂结构包括支架板、悬挂条、电机支架、第一电机和减震器,所述支架板固接所述车身底端,所述支架板上铰接悬挂条,所述悬挂条的一端铰接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固接第一电机,所述减震器的运动端与支架板铰接,所述减震器的底座与悬挂条的一端铰接,所述减震器上套设有弹簧,所述车轮固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机械爪结构包括U形支架、舵机、第二电机、第一板、第一杆、第二杆、第一钩杆、第二钩杆和铰接连杆,所述舵机安装在所述U形支架中,三个所述舵机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板固接所述舵机的输出端,所述底板的底端铰接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的一端和第二杆的一端分别设置为齿轮形,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啮合,所述第一板上固接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所述第一杆的齿轮形端,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一钩杆,所述第二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二钩杆,所述第一钩杆和第二钩杆分别与所述第一板通过铰接连杆铰接。进一步,所述车轮包括轮圈、外环、内环、划水板、连杆和第一电动缸,所述轮圈固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内环固接轮圈圆心处,所述外环设置在所述轮圈的圆弧边处,所述内环和外环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内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外环固接,所述连杆上固接划水板、所述第一电动缸固接所述轮圈的圆弧边上,所述第一电动缸的输出端固接所述外环。进一步,所述轮圈内固接有若干个固接条,若干个所述固接条间隔均匀,所述轮圈的外侧设置有扇形板,若干个所述扇形板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划水板与所述间隙滑动配合。进一步,所述车身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接U形支架的底端。进一步,所述车身的一侧设置有储存仓,所述储存仓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车身滑动配合,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所述盖板。进一步,所述独立悬挂结构的数量为六个,所述车身两侧对称设置所述独立悬挂结构。进一步,所述车身还设置有顶杆结构,所述顶杆结构包括第二电动缸、第三电动缸、斜杆,所述斜杆与所述车身铰接,所述车身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电动缸,所述第二电动缸的输出端铰接所述斜杆,所述斜杆上固接第三电动缸。进一步,所述车身上还设置有摄像头。进一步,所述车身的材质为铝合金。进一步,所述车身上设置有环形气囊,所述环形气囊连接有若干个触发器。(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环境勘探小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在车身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三个独立悬挂结构,在独立悬挂结构上安装车轮,通过单独的电机驱动,使得任何一个车轮受到路面冲击而跳动时不致影响另一个轮子的运作,其弹性较佳,可吸收路面震动,高速时行驶稳定,而且由于无连接轴,质量轻,减少了车身受到的冲击,并提高了车轮的地面附着力。解决了定点勘探的数据获取范围较小、人为勘探耗费人力物力,甚至对人员有安全风险的技术问题,实实现了小车勘探环境,为智能勘探小车提供机械结构。2、设置机械爪结构,通过舵机控制各活动关节的活动,再通过第二电机控制第一钩杆和第二钩杆的相对运动,实现抓取、移动和放置的功能;3、为了增强越野性能,在车身的两侧设置顶杆结构,通过第二电动缸调整斜杆的倾斜角,再通过第三电动缸控制顶起车身,从而提高本实施例的脱困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环境勘探小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环境勘探小车的独立悬挂结构和车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环境勘探小车机械爪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位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环境勘探小车的车身的结构示意图;图6位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环境勘探小车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智能环境勘探小车,解决了定点勘探的数据获取范围较小、人为勘探耗费人力物力,甚至对人员有安全风险的技术问题。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6所示,一种智能环境勘探小车,包括有车身1、独立悬挂结构、车轮和机械爪结构,所述车身1的底端两侧设置有若干个独立悬挂结构,所述车轮安装在所述独立悬挂的底端,所述机械爪结构安装在所述车身1上;所述独立悬挂结构包括支架板3、悬挂条4、电机支架5、第一电机6和减震器7,所述支架板3固接所述车身1底端,所述支架板3上铰接悬挂条4,所述悬挂条4的一端铰接电机支架5,所述电机支架5上固接第一电机6,所述减震器7的运动端与支架板3铰接,所述减震器7的底座与悬挂条4的一端铰接,所述减震器7上套设有弹簧8,所述车轮固接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质量轻,减少了车身1受到的冲击,并提高了车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环境勘探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车身、独立悬挂结构、车轮和机械爪结构,所述车身的底端两侧设置有若干个独立悬挂结构,所述车轮安装在所述独立悬挂的底端,所述机械爪结构安装在所述车身上;/n所述独立悬挂结构包括支架板、悬挂条、电机支架、第一电机和减震器,所述支架板固接所述车身底端,所述支架板上铰接悬挂条,所述悬挂条的一端铰接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固接第一电机,所述减震器的运动端与支架板铰接,所述减震器的底座与悬挂条的一端铰接,所述减震器上套设有弹簧,所述车轮固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n所述机械爪结构包括U形支架、舵机、第二电机、第一板、第一杆、第二杆、第一钩杆、第二钩杆和铰接连杆,所述舵机安装在所述U形支架中,三个所述舵机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板固接所述舵机的输出端,底板的底端铰接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的一端和第二杆的一端分别设置为齿轮形,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啮合,所述第一板上固接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所述第一杆的齿轮形端,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一钩杆,所述第二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二钩杆,所述第一钩杆和第二钩杆分别与所述第一板通过铰接连杆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环境勘探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车身、独立悬挂结构、车轮和机械爪结构,所述车身的底端两侧设置有若干个独立悬挂结构,所述车轮安装在所述独立悬挂的底端,所述机械爪结构安装在所述车身上;
所述独立悬挂结构包括支架板、悬挂条、电机支架、第一电机和减震器,所述支架板固接所述车身底端,所述支架板上铰接悬挂条,所述悬挂条的一端铰接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固接第一电机,所述减震器的运动端与支架板铰接,所述减震器的底座与悬挂条的一端铰接,所述减震器上套设有弹簧,所述车轮固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
所述机械爪结构包括U形支架、舵机、第二电机、第一板、第一杆、第二杆、第一钩杆、第二钩杆和铰接连杆,所述舵机安装在所述U形支架中,三个所述舵机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板固接所述舵机的输出端,底板的底端铰接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的一端和第二杆的一端分别设置为齿轮形,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啮合,所述第一板上固接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所述第一杆的齿轮形端,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一钩杆,所述第二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二钩杆,所述第一钩杆和第二钩杆分别与所述第一板通过铰接连杆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环境勘探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包括轮圈、外环、内环、划水板、连杆和第一电动缸,所述轮圈固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内环固接轮圈圆心处,所述外环设置在所述轮圈的圆弧边处,所述内环和外环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内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外环固接,所述连杆上固接划水板、所述第一电动缸固接所述轮圈的圆弧边上,所述第一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刚吴涛张邵志束勇何锦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