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尤盛专利>正文

一种采用内胀封堵法的多道封堵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842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内胀封堵法的多道封堵组,包括底座和加工件主体,所述加工件主体通过夹具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该采用内胀封堵法的多道封堵组,设置第一气缸动作,同时第三气缸也动作将第三密封圈和第一密封圈退至腔体内,第二气缸动作将第二密封圈封堵在所需封堵的位置,使用时,将密封圈活动套接在三个气压缸中的气压杆上,当密封圈被推至加工工件主体1上的密封圈指定位置的内壁处,密封圈外表面在推力作用下与工件的内壁发生一定的挤压粘接,此时气缸的气压杆退出时,不会将密封圈带出,从而使得采用内胀封堵法的多道封堵组具有同时利用内胀实现同一位置不同端面的封堵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内胀封堵法的多道封堵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内胀封堵法的多道封堵组,尤其涉及封堵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发动机试漏工位采用的封堵方式是平面封堵,针对加工面,这种封堵方式经济适用,且封堵效果好。但是,在针对水管、油管管口等管状结构的封堵中,这种方式封堵效果非常差,容易泄漏;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首先,由于水管、油管一般为钣金/冲压件,管口位置偏差较大,所以在封堵的时候容易造成对其一侧过度挤压,对另一/其它侧封堵不到位,还留有间隙。其次,水管、油管一般为钣金/冲压件,所以管口部分刚性较差,如果使用气缸或者油缸顶住管口,施加在管口的较大的压力容易造成管路变形,甚至使产品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采用内胀封堵法的多道封堵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内胀封堵法的多道封堵组,包括底座和加工件主体,所述加工件主体通过夹具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一端分别活动套接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所述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分别驱动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进入加工件主体内的台阶面一、台阶面二和台阶面三后退出。优选地,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角导轨安装板,所述第一气缸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平移安装板,所述平移安装板的左侧壁滑动连接有角导轨安装板的右端。优选地,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前限位板,所述前限位板的右侧壁滑动连接有角导轨安装板的左端,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有固定条。优选地,所述固定条位于第二气缸的两侧,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座,所述滑块座的右侧壁滑动连接有推动板。优选地,所述推动板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缸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气缸连接头,所述第二气缸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气缸连接板。优选地,所述第二气缸的右侧壁固定连有连接螺柱,所述第三气缸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大孔堵头。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双堵杆,两个所述双堵杆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内涨拉杆。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该采用内胀封堵法的多道封堵组,设置第一气缸动作,同时第三气缸也动作将第三密封圈和第一密封圈退至腔体内,第二气缸动作将第二密封圈封堵在所需封堵的位置,使用时,将密封圈活动套接在三个气压缸中的气压杆上,当密封圈被推至加工工件主体上的密封圈指定位置的内壁处,密封圈外表面在推力作用下与工件的内壁发生一定的挤压粘接,此时气缸的气压杆退出时,不会将密封圈带出,从而使得采用内胀封堵法的多道封堵组具有同时利用内胀实现同一位置不同端面的封堵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如图:1、底座;2、第一密封圈;3、第一气缸;4、第二气缸;5、第二密封圈;6、第三气缸;7、第三密封圈;8、角导轨安装板;9、平移安装板;10、前限位板;11、固定条;12、滑块座;13、推动板;14、气缸连接头;15、气缸连接板;16、连接螺柱;17、大孔堵头;18、双堵杆;19、内涨拉杆;20、加工件主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采用内胀封堵法的多道封堵组,包括底座1和加工件主体20,加工件主体20通过夹具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底座1的上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3、第二气缸4和第三气缸6,第一气缸3、第二气缸4和第三气缸6的活塞杆一端分别活动套接有,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5和第三密封圈7,第一气缸3、第二气缸4和第三气缸6的活塞杆分别驱动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5和第三密封圈7进入加工件主体20内的台阶面一、台阶面二和台阶面三后退出。进一步地,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角导轨安装板8,第一气缸3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平移安装板9,平移安装板9的左侧壁滑动连接有角导轨安装板8的右端。进一步地,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前限位板10,前限位板10的右侧壁滑动连接有角导轨安装板8的左端,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有固定条11。进一步地,固定条11位于第二气缸4的两侧,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座12,滑块座12的右侧壁滑动连接有推动板13。进一步地,推动板13与底座1固定连接,第三气缸6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气缸连接头14,第二气缸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气缸连接板15。进一步地,第二气缸4的右侧壁固定连有连接螺柱16,第三气缸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大孔堵头17。进一步地,底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双堵杆18,两个双堵杆18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内涨拉杆19。工作原理:首先,加工件主体1被夹具固定住不动,第一气缸3活塞杆伸出靠近加工件主体1的台阶面一,将第一密封圈2送入到位,其次,第二气缸4活塞杆伸出靠近加工件主体1台阶面二,将第二密封圈5送入到位,最后,第三气缸6活塞杆伸出靠近台阶面三,将第三密封圈7送入到位,依次按顺序进行。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内胀封堵法的多道封堵组,包括底座(1)和加工件主体(2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件主体(20)通过夹具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3)、第二气缸(4)和第三气缸(6),所述第一气缸(3)、第二气缸(4)和第三气缸(6)的活塞杆一端分别活动套接有,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5)和第三密封圈(7),所述所述第一气缸(3)、第二气缸(4)和第三气缸(6)的活塞杆分别驱动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5)和第三密封圈(7)进入加工件主体(20)内的台阶面一、台阶面二和台阶面三后退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内胀封堵法的多道封堵组,包括底座(1)和加工件主体(2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件主体(20)通过夹具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3)、第二气缸(4)和第三气缸(6),所述第一气缸(3)、第二气缸(4)和第三气缸(6)的活塞杆一端分别活动套接有,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5)和第三密封圈(7),所述所述第一气缸(3)、第二气缸(4)和第三气缸(6)的活塞杆分别驱动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5)和第三密封圈(7)进入加工件主体(20)内的台阶面一、台阶面二和台阶面三后退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内胀封堵法的多道封堵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角导轨安装板(8),所述第一气缸(3)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平移安装板(9),所述平移安装板(9)的左侧壁滑动连接有角导轨安装板(8)的右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内胀封堵法的多道封堵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前限位板(10),所述前限位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盛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尤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