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建筑平面图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841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视化建筑平面图识别装置,属于建筑平面图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底座;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旋转台;以及连接于所述旋转台上、用于对建筑模型进行承载的承载台,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旋转台进行旋转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旋转台的底部、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底座底部的旋转杆;以及安装于所述底座内、以驱动所述旋转杆进行旋转的驱动组件,所述承载台与所述旋转台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承载台进行固定连接的连接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对建筑模型进行旋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化建筑平面图识别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平面图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视化建筑平面图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模型是以微缩实体的方式来表示建筑艺术的、无论是单体的造型、还是群体的组合都是如实地表达建筑思想的构造,将建筑师的意图转化成具体的形象,同时建筑模型具有立体感强、形象直观、制作简便以及经济实用等特点。现有的建筑模型一般是由塑胶或泡沫等材料堆制拼装而成的,是对楼盘、公园以及道路建设等大型建筑进行可视化的三维模型,建筑模型通常是固定放置在支撑台上,多用于在展厅进行展览,让识图能力或者空间思维能力较差的人可以更形象直观地对该建筑进行了解,同时该建筑模型也达到一定宣传和观赏性的效果。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建筑模型一般是静止不动地放置在支撑台上,不能给设计者以外的人带来更多的动态了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视化建筑平面图识别装置,具有对建筑模型进行旋转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视化建筑平面图识别装置,包括:底座;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旋转台;以及连接于所述旋转台上、用于对建筑模型进行承载的承载台,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旋转台进行旋转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旋转台的底部、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底座底部的旋转杆;以及安装于所述底座内、以驱动所述旋转杆进行旋转的驱动组件,所述承载台与所述旋转台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承载台进行固定连接的连接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旋转机构与连接相互配合的结构,当需要对建筑模型进行旋转时,先利用连接组件将承载台固定连接在旋转台上,从而使得建筑模型稳固安装在承载台上,然后旋转机构上的驱动组件驱动旋转杆进行转动,旋转杆则带动旋转台和承载台进行转动,进而可以实现对承载台上的建筑模型进行旋转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内的固定架;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的减速机;键连接于所述减速机驱动端的第一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安装于所述旋转杆背离所述旋转台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建筑模型进行旋转时,先启动固定块上的减速机,减速机则驱动第一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齿轮则带动第二齿轮进行转动,然后第二齿轮带动旋转杆进行转动,旋转杆则带动旋转台和承载台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可以对承载台上的建筑模型进行旋转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连接于所述承载台四周侧面上的固定块;开设于所述固定块内的腔体;伸缩安装于所述腔体内的连接件;以及与所述连接件相卡接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安装于所述旋转台的四周侧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块上的连接件与连接块相互配合连接的结构,可以使得承载台固定连接在旋转台上,从而可以使得建筑模型稳固安装在承载台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呈对称设置于所述腔体内的推杆;与所述推杆相连接的卡杆;以及连接于所述卡杆之间的伸缩弹簧,所述卡杆伸出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与所述连接块相卡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推杆、卡杆以及伸缩弹簧相互配合的结构,当需要对承载台与连接块相互固定连接时,同时挤压固定块两端的推杆,推杆沿腔体内进行收缩,推杆上的卡杆则相互靠近、以对伸缩弹簧进行挤压,然后将相互靠近的卡杆底部插入到旋转台上的连接块内,从而使得固定块与连接块相互固定抵接,进而可以实现对承载台固定连接在旋转台上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台的底部还连接有多个固定凸块,所述旋转台的承载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凸块相配合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凸块与凹槽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可以使得承载台更加稳固地放置旋转台上,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承载台上的建筑模型出现晃动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底部侧面上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通过转杆铰接有万向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杆以及万向轮的连接结构,不但可以便于底座进行移动,而且可以在不需要使用万向轮时,将万向轮通过转杆向上摆动放置,从而可以避免万向轮接触地面、以造成稳定性降低的问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外侧上安装有用于显示建筑模型相关视频图像资料以及图纸数据的显示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显示器,可以让设计者以外的人员可以更加清楚直观地对该建筑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能达到一定宣传和观赏性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台上还设置有透明外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透明外壳,可以对承载台上的建筑模型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以防止建筑模型遭到破坏的情况。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旋转机构与连接相互配合的结构,当需要对建筑模型进行旋转时,先利用连接组件将承载台固定连接在旋转台上,从而使得建筑模型稳固安装在承载台上,然后旋转机构上的驱动组件驱动旋转杆进行转动,旋转杆则带动旋转台和承载台进行转动,进而可以实现对承载台上的建筑模型进行旋转的效果;2.通过设置固定凸块与凹槽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可以使得承载台更加稳固地放置旋转台上,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承载台上的建筑模型出现晃动的情况;3.通过设置支杆以及万向轮的连接结构,不但可以便于底座进行移动,而且可以在不需要使用万向轮时,将万向轮通过转杆向上摆动放置,从而可以避免万向轮接触地面、以造成稳定性降低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可视化建筑平面图识别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旋转台和承载台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1、支杆;111、转杆;112、万向轮;12、显示器;2、旋转台;21、连接块;22、凹槽;3、承载台;31、固定块;311、腔体;312、推杆;313、卡杆;314、伸缩弹簧;32、固定凸块;33、透明外壳;4、旋转杆;41、第二齿轮;5、固定架;6、减速机;7、第一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可视化建筑平面图识别装置,包括:底座1;转动连接在该底座1上的旋转台2;以及连接在该旋转台2上、用于对建筑模型进行承载的承载台3,通过利用塑胶或泡沫等材料拼装而成的建筑模型,可以让识图能力或者空间思维能力较差的人员也能形象直观地对该真实的建筑进行一定的了解。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该底座1的外侧上安装有一台显示器12,该显示器12为平板电脑,且该显示器12用于播放建筑模型相关视频图像资料以及图纸数据,只需要事先将建筑模型相关的视频图像内容以及图纸数据内容等资料,利用U盘或者网络传输等方式将该些相关资料内容传输到该显示器12内,然后直接打开显示屏即可播放出建筑模型的相关资料,这样不但可以让设计者以外的人员可以更加清楚直观地对该建筑进行全面的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视化建筑平面图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上的旋转台(2);以及连接于所述旋转台(2)上、用于对建筑模型进行承载的承载台(3),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旋转台(2)进行旋转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旋转台(2)的底部、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底座(1)底部的旋转杆(4);以及安装于所述底座(1)内、以驱动所述旋转杆(4)进行旋转的驱动组件,所述承载台(3)与所述旋转台(2)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承载台(3)进行固定连接的连接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化建筑平面图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上的旋转台(2);以及连接于所述旋转台(2)上、用于对建筑模型进行承载的承载台(3),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旋转台(2)进行旋转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旋转台(2)的底部、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底座(1)底部的旋转杆(4);以及安装于所述底座(1)内、以驱动所述旋转杆(4)进行旋转的驱动组件,所述承载台(3)与所述旋转台(2)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承载台(3)进行固定连接的连接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建筑平面图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1)内的固定架(5);安装于所述固定架(5)上的减速机(6);键连接于所述减速机(6)驱动端的第一齿轮(7);以及与所述第一齿轮(7)相啮合的第二齿轮(41),所述第二齿轮(41)安装于所述旋转杆(4)背离所述旋转台(2)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建筑平面图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连接于所述承载台(3)四周侧面上的固定块(31);开设于所述固定块(31)内的腔体(311);伸缩安装于所述腔体(311)内的连接件;以及与所述连接件相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隆华刘禄张汉伟陈喜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康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