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的堵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8326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的堵漏装置,属于地铁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注浆管、容纳罐和过滤组件。支撑架用于与地下连续墙固定连接且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注浆管开设有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的第一外螺纹且用于与注浆泵连接。容纳罐与注浆管的另一端连接并连通,注浆管轴向移动时,容纳罐的开口端的端面能够密封压紧地下连续墙的漏水处。过滤组件设于容纳罐内,与容纳罐周向密封且固定连接,用于阻隔渗漏水中的泥沙,并用于注浆液通过后进入地下连续墙的漏水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的堵漏装置,能够避免现有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采用堵漏灵堵漏由于漏水孔内的水压较大导致的堵漏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的堵漏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铁施工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的堵漏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地铁建设发展迅速,随着地铁施工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地质情况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在灰岩地层中,因各种因素所导致的地下连续墙接缝处渗漏水层出不穷。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如果出现地下连续墙墙体产生涌水涌沙,将会严重危及基坑开挖安全。以往常将堵漏灵抹于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的墙面上进行堵漏。堵漏灵是由一种类似于水泥的混合物,在水的作用下,起到快速凝固的效果。由于要防止涌沙,所以采用堵漏灵进行堵漏时就没有疏导漏水孔内的水,如果漏水孔内的水的压力较大,往往过一段时间后又会重新在堵漏的地方产生渗漏,从而达不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的堵漏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采用堵漏灵堵漏由于漏水孔内的水压较大导致的堵漏效果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的堵漏装置,包括支撑架、注浆管、容纳罐和过滤组件。支撑架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地下连续墙垂直的第一螺纹孔,用于与地下连续墙固定连接。注浆管中部穿设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且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的第一外螺纹,且用于远离所述地下连续墙的一端用于与注浆泵连接。容纳罐与所述注浆管的另一端连接并连通,所述注浆管轴向移动时,所述容纳罐的开口端的端面能够密封压紧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漏水处。过滤组件设于所述容纳罐内,与所述容纳罐周向密封且固定连接,用于阻隔渗漏水中的泥沙,并用于注浆液通过后进入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漏水孔内。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中部用于设置所述第一螺纹孔,两端固设有用于贴合所述地下连续墙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借助膨胀螺栓与所述地下连续墙固定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固定板的中部为截面呈弧形的弧形部且开口端用于朝向地下连续墙,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加强板。加强板具有沿所述弧形部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连接部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弧形部的径向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弧形部的内表面以及所述第三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用于与所述地下连续墙平行且设有用于所述注浆管穿过的导向孔。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的堵漏装置还包括连接垫。连接垫与所述容纳罐的底端端面贴合固定连接,所述注浆管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垫且位于所述容纳罐内,所述注浆管与所述连接垫以及所述容纳罐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垫设有至少一根与所述注浆管平行的滑动轴,所述滑动轴的中部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部内,所述注浆管对应所述容纳罐的一端具有两个沿所述注浆管的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一限位部,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从两侧贴合所述容纳罐和所述连接垫,所述注浆管与所述连接垫以及所述容纳罐转动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块,第一过滤块与所述容纳罐周向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块能够阻隔渗漏水中的泥沙并用于注浆液通过后进入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漏水孔内。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过滤块开设有与所述注浆管同轴的注浆孔,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滑动管和第二过滤块。滑动管中部贴合滑动穿设于所述注浆管内,一端贴合滑动穿过所述注浆孔且开设有多个进水孔。第二过滤块设于所述滑动管内且与所述滑动管贴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块用于贴合所有的所述进水孔,所述第二过滤块用于阻隔渗漏水中的泥沙。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注浆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注浆孔内。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的堵漏装置还包括四通管和封闭机构。四通管其中一个分支与所述注浆管用于远离所述地下连续墙的一端同轴密封连接,所述滑动管滑动穿过所述四通管的两个分支,所述四通管的另外两个分支分别用于连接一个注浆泵。封闭机构为两个,所述滑动管滑出所述四通管时,两个所述封闭机构能够分别封闭所述四通管用于穿设所述滑动管的两个分支。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封闭机构包括密封筒、密封塞和驱动柱。密封筒与对应的所述四通管的分支垂直且中部与对应的所述四通管的分支连通,所述密封筒的一个端盖开设有与其同轴的第二螺纹孔。密封塞滑动设于所述密封筒内,所述密封塞通过滑动开闭对应的所述四通管的分支。驱动柱中部穿设于所述第二螺纹孔内且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的第二外螺纹,所述驱动柱位于所述密封筒内的一端与所述密封塞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的堵漏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的堵漏装置,将过滤组件对准地下连续墙的渗漏水处并将支撑架固定于地下连续墙上,转动注浆管,使容纳罐的开口端密封压紧地下连续墙的漏水处,过滤组件阻隔掉渗漏水中的泥沙,渗漏水通过注浆管流出,这样既能防止涌沙,又能降低漏水孔内的水的压力,最后注浆泵向注浆管内注浆,注浆液通过过滤组件进入地下连续墙的漏水孔内,等注浆液凝固后便能够实现封堵漏水口,凝固后的注浆液与渗漏孔周向接触且向渗漏孔深处延伸,所以凝固后的注浆液与墙体的附着力要大于涂抹于墙体上的堵漏灵与墙体的附着力,也就是说凝固后的注浆液抵抗水压的能力更强,而且本装置能够降低漏水孔内的水的压力,所以能够避免现有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采用堵漏灵堵漏由于漏水孔内的水压较大导致的堵漏效果较差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的堵漏装置的轴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的堵漏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局部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的堵漏装置中的封闭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11、固定板;111、弧形部;112、第一连接部;12、加强板;121、第二连接部;122、第三连接部;2、注浆管;21、第一限位部;22、第一把手;3、容纳罐;31、折边;4、过滤组件;41、第一过滤块;411、注浆孔;42、滑动管;421、进水孔;43、第二过滤块;5、膨胀螺栓;6、连接垫;61、滑动轴;611、第二限位部;7、四通管;8、阀门;9、封闭机构;91、密封筒;92、密封塞;93、驱动柱;931、第二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的堵漏装置进行说明。所述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的堵漏装置,包括支撑架1、注浆管2、容纳罐3和过滤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的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架,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地下连续墙垂直的第一螺纹孔,用于与地下连续墙固定连接;/n注浆管,中部穿设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且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的第一外螺纹,且用于远离所述地下连续墙的一端用于与注浆泵连接;以及/n容纳罐,与所述注浆管的另一端连接并连通,所述注浆管轴向移动时,所述容纳罐的开口端的端面能够密封压紧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漏水处;以及/n过滤组件,设于所述容纳罐内,与所述容纳罐周向密封且固定连接,用于阻隔渗漏水中的泥沙,并用于注浆液通过后进入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漏水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的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地下连续墙垂直的第一螺纹孔,用于与地下连续墙固定连接;
注浆管,中部穿设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且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的第一外螺纹,且用于远离所述地下连续墙的一端用于与注浆泵连接;以及
容纳罐,与所述注浆管的另一端连接并连通,所述注浆管轴向移动时,所述容纳罐的开口端的端面能够密封压紧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漏水处;以及
过滤组件,设于所述容纳罐内,与所述容纳罐周向密封且固定连接,用于阻隔渗漏水中的泥沙,并用于注浆液通过后进入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漏水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的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
固定板,中部用于设置所述第一螺纹孔,两端固设有用于贴合所述地下连续墙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借助膨胀螺栓与所述地下连续墙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的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中部为截面呈弧形的弧形部且开口端用于朝向地下连续墙,所述支撑架还包括:
加强板,具有沿所述弧形部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连接部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弧形部的径向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弧形部的内表面以及所述第三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用于与所述地下连续墙平行且设有用于所述注浆管穿过的导向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的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的堵漏装置还包括:
连接垫,与所述容纳罐的底端端面贴合固定连接,所述注浆管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垫且位于所述容纳罐内,所述注浆管与所述连接垫以及所述容纳罐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的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垫设有至少一根与所述注浆管平行的滑动轴,所述滑动轴的中部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部内,所述注浆管对应所述容纳罐的一端具有两个沿所述注浆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志华赵先锋张世红齐春杰梁鲜明史佳朋康剑楠蔡红彪代刘洋宋黎明袁传峰杜迪泰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工程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