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公路系统的光伏墙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08318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用于公路系统的光伏墙,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基座、第一透明隔离屏障、太阳能发电板及第二透明隔离屏障,所述混凝土基座、第一透明隔离屏障、太阳能发电板和第二透明隔离屏障之间通过纵向梁和横向支架互相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透明隔离屏障和第二透明隔离屏障起到区域隔离和防撞作用,太阳能发电板通过太阳能发电实现安装路段的摄像、警示等公共设施清洁能源的供电,选用吸声系数较高的材质制作,垂直安装,顶部选用弧形结构与吸声帽,增加光伏墙的等效高度与降噪效果;朝向公路内侧的表面涂覆亲水或憎水型防尘自清洁镀膜液,配合垂直安装角度,灰尘难在墙体表面积存,实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公路系统的光伏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墙,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公路系统的光伏墙。
技术介绍
噪声污染是目前公共交通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交通噪声不仅对周围人群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还干扰到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交通噪声甚至影响到沿线经济发展。因此,城市交通噪声治理与防控技术的应用显得越发重要,尤其是对处于城市内部公路附近的居民、医院、学校等噪声敏感区域,降噪防干扰治理显得尤为重要及紧迫。目前,隔声墙应用已近成熟且种类较多,按照结构类型可分为单侧直板式、双侧直板式、遮檐式和全封闭式;按照制作材料可分为金属隔声墙、混凝土隔声墙和玻璃钢隔声墙等。隔声墙成为缓解城市内交通噪声污染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途径,但同时也存在一定负面影响,如:封闭混凝土隔声墙可造成驾驶者视觉疲劳和心里压抑,玻璃钢透明隔声墙会造成目眩和反光现象并且需要大量清洁维护,金属隔声墙则因制作粗糙、简单而影响到城市景观建设等等。因此,特别需要一种用于公路系统的光伏墙,以解决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公路系统的光伏墙,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在实现对公路交通隔离、弱化噪声等基本功能的同时,还具备太阳能发电和自清洁的优势,具备较高经济效益同时美化城市景观。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公路系统的光伏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基座、第一透明隔离屏障、太阳能发电板及第二透明隔离屏障,所述混凝土基座、第一透明隔离屏障、太阳能发电板和第二透明隔离屏障之间通过纵向梁和横向支架互相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纵向梁通过H型钢座板和铆钉与所述混凝土基座互相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明隔离屏障为高分子聚碳酸酯板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发电板为双玻光伏组件,所述太阳能发电板的表面设置有高透光率钢化玻璃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明隔离屏障为弧形的高分子聚碳酸酯板材,所述第二透明隔离屏障的顶端设置有吸声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纵向梁为H型中空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支架为H型中空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基座的外侧设置有盖板防护层。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公路系统的光伏墙,与现有技术相比,由混凝土基座、第一透明隔离屏障、太阳能发电板及第二透明隔离屏障构成整个光伏墙的结构,第一透明隔离屏障和第二透明隔离屏障起到区域隔离和防撞作用,太阳能发电板通过太阳能发电实现安装路段的摄像、警示等公共设施清洁能源的供电,选用吸声系数较高的材质制作,垂直安装,顶部选用弧形结构与吸声帽,增加光伏墙的等效高度与降噪效果;朝向公路内侧的表面涂覆亲水或憎水型防尘自清洁镀膜液,配合垂直安装角度,灰尘难在墙体表面积存,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公路系统的光伏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公路系统的光伏墙的侧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根据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公路系统的光伏墙,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基座1、第一透明隔离屏障2、太阳能发电板3及第二透明隔离屏障4,混凝土基座1、第一透明隔离屏障2、太阳能发电板3和第二透明隔离屏障4之间通过纵向梁5和横向支架6互相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纵向梁5通过H型钢座板7和铆钉10与混凝土基座1互相固定连接。混凝土基座1作为光伏墙的基础层,用于纵向梁5的固定支撑,也起到交通防撞护栏的作用。混凝土基座1和纵向梁5之间通过预埋H型钢座板7和铆钉10连接,混凝土基座1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5。因公路屏障建设需满足行业技术规范要求,混凝土基座1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低于50年。混凝土基座1的高度设计在80-100cm,按照一定距离间隔设置伸缩缝且预埋排水管路,排水采用外侧排水出口以达到排水不冲洗路面造成损坏。混凝土基座1的表面设置有盖板防护层8可以起到对混凝土基座1的防腐蚀、防撞等保护措施。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明隔离屏障2安装于混凝土基座1与太阳能发电板3之间,主要用于隔声、防污染和防异物飞溅撞击损害。第一透明隔离屏障2的材质采用高分子聚碳酸酯板材,具有高吸声系数、良好的透光性、抗冲击性和耐紫外线辐射能力。第一透明隔离屏障2安装高度较低,可缓解驾驶人员视觉疲劳。第一透明隔离屏障2设计为60-80cm高度。第一透明隔离屏障2通过硅胶密封固定于纵向梁5和横向支架6的H型槽内,为保证使用耐久性可同时在四边或四角位置增加外部固定结构,如固定角铁。在本实施例中,太阳能发电板3安装于第一透明隔离屏障2和第二透明隔离屏障4之间。太阳能发电板3采用可集成于建筑的双玻光伏组件,寿命达25年以上。太阳能发电板3的表面设置有高透光率钢化玻璃层,太阳能发电板3的厚度6mm以上,采用侧安装接线盒,节省安装线缆。太阳能发电板3采用双玻光伏组件构成,双玻光伏组件采用单串数排布且为无边框封装方式,接线盒采用在两侧对头出线,相邻两块光伏组件正、负极连接不需外加线缆,一个组串内光伏组件仅通过接线盒连接线可完成连接,节省系统线缆。连接线是固定于纵向梁5的H槽内并通过硅胶密封,横向支架6的H槽内采用相同密封方式对光伏组件起辅助固定支撑作用。太阳能发电板3的高度为100cm左右,其内封装的太阳能电池串的串间距离在5cm以上,增加了整个墙体的透光效果和可视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明隔离屏障4带有弧度异形设计,以提高光伏强的等效高度,同时提升整体设计结构美感。第二透明隔离屏障4的材质与第一透明隔离屏障2的材质相同,第二透明隔离屏障4的顶端设置有吸声帽9,提高降噪效果并增加设计美观性。第二透明隔离屏障4采用异形高分子PC板材制作,第二透明隔离屏障4采用弧形设计,用于顶层可提高光伏墙整体等效高度,扩大隔离噪声范围。第二透明隔离屏障4的顶部安装吸声帽9,本专利技术中吸声帽不仅限于图示板状设计,还可以结合第二透明隔离屏障4采用柱体状、圆锥状和球体等多个形状,满足建设美观需求,但基本标准可达到降噪系数NRC到0.85。在本实施例中,纵向梁5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公路系统的光伏墙的固定、安装和支撑,纵向梁5选用热轧或高频焊接H型钢,便于光伏墙的管路、线路以及连接件的遮挡和防护。纵向梁5采用高于Q235B的钢材,在较为寒冷的地区钢牌号做相应提高。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支架6用于光伏墙各层结构分层,横向支架6也采用H型中空结构用于对太阳能发电板3的固定,对管路、线路以及连接件的遮挡与防护。因太阳能发电板3的单层玻璃厚度在5mm以上,自重较大,横向支架6也采用H型结构,配合纵向梁5的H型结构对太阳能发电板3长短边固定,以保证安装可靠性。以上显示和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公路系统的光伏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基座、第一透明隔离屏障、太阳能发电板及第二透明隔离屏障,所述混凝土基座、第一透明隔离屏障、太阳能发电板和第二透明隔离屏障之间通过纵向梁和横向支架互相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公路系统的光伏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基座、第一透明隔离屏障、太阳能发电板及第二透明隔离屏障,所述混凝土基座、第一透明隔离屏障、太阳能发电板和第二透明隔离屏障之间通过纵向梁和横向支架互相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公路系统的光伏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梁通过H型钢座板和铆钉与所述混凝土基座互相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公路系统的光伏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隔离屏障为高分子聚碳酸酯板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公路系统的光伏墙,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纯涛左燕徐斌王锐严华宋志成张春梅周西勇刘瑜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投集团西安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黄河水电西宁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