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减震耐磨轻质休闲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808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减震耐磨轻质休闲鞋。所述智能减震耐磨轻质休闲鞋包括鞋跟;鞋体,所述鞋体固定安装在所述鞋跟的顶部;缓震垫,所述缓震垫固定安装在所述鞋跟的底部;第一置物槽,所述第一置物槽开设在所述鞋跟的一侧;第二置物槽,所述第二置物槽开设在所述鞋跟的一侧;通线孔,所述通线孔开设在所述第一置物槽靠近所述第二置物槽的一侧内壁上;绕线柱,所述绕线柱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置物槽的内壁上;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置物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减震耐磨轻质休闲鞋具有使用性能较高、能根据鞋内温度进行智能散热、且散热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减震耐磨轻质休闲鞋
本技术涉及穿戴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减震耐磨轻质休闲鞋。
技术介绍
鞋子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大约在五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鞋子是人们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最早人们为了克服特殊情况,不让脚难受或者受伤,就专利技术了毛皮鞋子,其中休闲鞋便属于鞋类的一种,主要特色是以一种简单,舒适的设计理念,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穿着的需求。然而传统的智能减震耐磨轻质休闲鞋功能上较为单一,并不具备散热的功能,在人们日常的穿戴中,尤其是在夏天炎热的季节,鞋内温度过高,导致脚上出现较多汗液,汗液长时间在鞋内会产生较难闻的气体,使用性能较低。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智能减震耐磨轻质休闲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性能较高、能根据鞋内温度进行智能散热、且散热效果好的智能减震耐磨轻质休闲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智能减震耐磨轻质休闲鞋包括:鞋跟;鞋体,所述鞋体固定安装在所述鞋跟的顶部;缓震垫,所述缓震垫固定安装在所述鞋跟的底部;第一置物槽,所述第一置物槽开设在所述鞋跟的一侧;第二置物槽,所述第二置物槽开设在所述鞋跟的一侧;通线孔,所述通线孔开设在所述第一置物槽靠近所述第二置物槽的一侧内壁上;绕线柱,所述绕线柱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置物槽的内壁上;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置物槽内。优选的,所述鞋跟上开设有感应腔,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顶端延伸至所述感应腔内,所述感应腔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鞋体均相连通的进气孔,所述第二置物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散热风扇,所述第二置物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鞋体均相连通的第一通气孔,所述鞋跟的一侧开设有换气管道,所述第二置物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换气管道均相连通的第二通气孔。优选的,所述第二置物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蓄电池。优选的,所述鞋跟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框口,所述矩形框口与所述第一置物槽和第二置物槽均相适配,所述矩形框口上铰接有封门。优选的,所述缓震垫的材质为醋酸乙烯共聚物制成。优选的,所述第一置物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感应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温度传感器贯穿所述通孔。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智能减震耐磨轻质休闲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减震耐磨轻质休闲鞋,穿戴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对鞋内温度进行一个监测,当温度达到设定值后,散热风扇便开始运转,从而加快鞋内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散热效率,使用性能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智能减震耐磨轻质休闲鞋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图中标号:1、鞋跟,2、鞋体,3、缓震垫,4、第一置物槽,5、第二置物槽,6、通线孔,7、绕线柱,8、温度传感器,9、感应腔,10、进气孔,11、散热风扇,12、第一通气孔,13、换气通道,14、第二通气孔,15、蓄电池,16、封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智能减震耐磨轻质休闲鞋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智能减震耐磨轻质休闲鞋包括:鞋跟1;鞋体2,所述鞋体2固定安装在所述鞋跟1的顶部;缓震垫3,所述缓震垫3固定安装在所述鞋跟1的底部;第一置物槽4,所述第一置物槽4开设在所述鞋跟1的一侧;第二置物槽5,所述第二置物槽5开设在所述鞋跟1的一侧;通线孔6,所述通线孔6开设在所述第一置物槽4靠近所述第二置物槽5的一侧内壁上;绕线柱7,所述绕线柱7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置物槽4的内壁上;温度传感器8,所述温度传感器8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置物槽4内。所述鞋跟1上开设有感应腔9,所述温度传感器8的顶端延伸至所述感应腔9内,所述感应腔9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鞋体2均相连通的进气孔10,所述第二置物槽5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散热风扇11,所述第二置物槽5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鞋体2均相连通的第一通气孔12,所述鞋跟1的一侧开设有换气管道13,所述第二置物槽5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换气管道13均相连通的第二通气孔14。所述第二置物槽5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5。所述鞋跟1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框口,所述矩形框口与所述第一置物槽4和第二置物槽5均相适配,所述矩形框口上铰接有封门16。所述缓震垫3的材质为醋酸乙烯共聚物制成。所述第一置物槽4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感应腔9相连通的通孔,所述温度传感器8贯穿所述通孔。本技术提供的智能减震耐磨轻质休闲鞋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一置物槽4内还设置有PLC模块,且温度传感器8、PLC模块和散热风扇11均与蓄电池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并形成闭合回路;在人们的穿戴过程中,鞋内温度逐渐增高,但由于鞋子的本身散热性能较差的原因,鞋内温度难以下降,此时鞋内温度的热气流便会通过进气孔10进入感应腔9内,然后温度传感器8进行接触感应,当温度达到设定值后,便会形成电信号并传递给散热风扇11,然后散热风扇11便会开始运转,并通过第一通气孔12往鞋内吹气,从而加快鞋内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散热效率,方便了人们的正常使用,且设置的温度传感器8能够根据鞋内够实时检测鞋内温度,能够适当的使散热风扇11运转,提高了蓄电池15的使用时长,使用性能大大提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减震耐磨轻质休闲鞋也可以不包括温度传感器8和PLC模块,仅需满足,不妨碍所述智能减震耐磨轻质休闲鞋所组成的其他元件,对鞋体2内的温度可以进行快速散热效果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减震耐磨轻质休闲鞋也可以包括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或功能模块,以替换所述的温度传感器8和PLC模块,并实现上述模块的同样功能。仅需满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或功能模块,不妨碍所述智能减震耐磨轻质休闲鞋所组成的其他元件,对鞋体2内的温度可以进行快速散热效果即可。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智能减震耐磨轻质休闲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减震耐磨轻质休闲鞋,穿戴过程中,温度传感器8对鞋内温度进行一个监测,当温度达到设定值后,散热风扇11便开始运转,从而加快鞋内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散热效率,使用性能大大提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减震耐磨轻质休闲鞋,其特征在于,包括:/n鞋跟;/n鞋体,所述鞋体固定安装在所述鞋跟的顶部;/n缓震垫,所述缓震垫固定安装在所述鞋跟的底部;/n第一置物槽,所述第一置物槽开设在所述鞋跟的一侧;/n第二置物槽,所述第二置物槽开设在所述鞋跟的一侧;/n通线孔,所述通线孔开设在所述第一置物槽靠近所述第二置物槽的一侧内壁上;/n绕线柱,所述绕线柱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置物槽的内壁上;/n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置物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减震耐磨轻质休闲鞋,其特征在于,包括:
鞋跟;
鞋体,所述鞋体固定安装在所述鞋跟的顶部;
缓震垫,所述缓震垫固定安装在所述鞋跟的底部;
第一置物槽,所述第一置物槽开设在所述鞋跟的一侧;
第二置物槽,所述第二置物槽开设在所述鞋跟的一侧;
通线孔,所述通线孔开设在所述第一置物槽靠近所述第二置物槽的一侧内壁上;
绕线柱,所述绕线柱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置物槽的内壁上;
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置物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减震耐磨轻质休闲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跟上开设有感应腔,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顶端延伸至所述感应腔内,所述感应腔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鞋体均相连通的进气孔,所述第二置物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散热风扇,所述第二置物槽的顶部内壁上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威麦云健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