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骨架的护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8042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带有骨架的护腕,属于护腕领域,用于腕部关节防护,其包括带有魔术贴的布料层,布料层内设置有由上橡胶条、下橡胶条、上骨架、下骨架、铰接轴构成的骨架框架,其中上橡胶条、下橡胶条分布于布料层的上边沿和下边沿,所述上橡胶条在其长度方向分布于若干上骨架,下橡胶条在其长度方向上分布有若干下骨架,上骨架与下骨架的端部通过铰接轴铰接,铰接轴的长度不大于上骨架、下骨架的横截面直径,所述上骨架与下骨架的横截面为圆形且上骨架与下骨架的横截面直径相同。鉴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能够对需要一定固定而又损伤不重患者手腕关节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骨架的护腕
本申请属于护腕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骨架的护腕。
技术介绍
人们的日常活动中,手腕经常出现酸痛,为了对手腕进行有效的防护需要在手腕关节的位置处佩戴护腕。但是现有的护腕多采用弹性透气型布料制成,或者在上述布料的夹层中填充有海绵等材质。对于损伤较大的手腕关节,一般采用牢固性较高的硬性材料制成护腕,其与弹性透气型布料形成明显的固定性提升。但是,对于手腕需要一定固定而又损伤不重的患者,上述两种护腕提供的支撑性、灵活性均存在一定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需要一定固定而又损伤不重患者手腕关节进行保护的带有骨架的护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带有骨架的护腕,包括透气弹性布料制成的布料层,布料层的两翼缝制有魔术贴,布料层通过魔术贴的连接固定于手腕部,所述布料层内设置有上橡胶条、下橡胶条,上橡胶条、下橡胶条分布于布料层的上边沿和下边沿,所述上橡胶条在其长度方向分布于若干上骨架,下橡胶条在其长度方向上分布有若干下骨架,上骨架与下骨架的端部通过铰接轴铰接,铰接轴的长度不大于上骨架、下骨架的横截面直径,所述上骨架与下骨架的横截面为圆形且上骨架与下骨架的横截面直径相同。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上骨架与下骨架均包括骨架杆体,骨架杆体的上端部加工有柱形空腔,骨架杆体的下端部加工有铰接板,铰接板上加工有铰接孔;所述柱形空腔内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中心轴线处固定有球头连接杆,球头连接杆穿过柱形空腔端部的盖体后与连接球头连接;在限位板与盖体之间的球头连接杆上套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盖体和限位板接触。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盖体与骨架杆体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上骨架、下骨架内的连接球头分别位于上橡胶条、下橡胶条内,在上橡胶条、下橡胶条对应连接球头的位置处加工有球形空腔,球形空腔的直径大于连接球头的直径但球形空腔与外界连通的孔道直径小于连接球头的直径。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限位板与柱形空腔的底端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隙,空隙的高度大于球头连接杆露出盖体的长度。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布料层在相邻的上骨架之间、相邻的下骨架的空隙之间缝制构成容纳上骨架、下骨架的区域,并且在区域内填充有海绵或棉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在弹性透气布料夹层内设置骨架结构,通过骨架结构的置入为患者手腕关节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而且还能够允许患者手腕进行适量的活动,避免传统布料制成的手腕护腕无法提供足够制成,而硬性材料制成的护腕灵活性欠缺的问题,提高患者使用感受和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中内置的骨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中上骨架或下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中球形空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橡胶条;2、上骨架;3、铰接轴;4、下骨架;5、下橡胶条;6、连接球头;7、球头连接杆;8、盖体;9、骨架杆体;10、弹簧;11、限位板;12、柱形空腔;13、铰接板;14、球形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段落可能涉及的方位名词,包括但不限位“上、下、左、右、前、后”等,其所依据的方位均为对应说明书附图中所展示的视觉方位,其不应当也不该被视为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或技术方案的限定,其目的仅为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带有骨架的护腕,包括采用透气性能好弹性佳的布料制成的布料层,在布料层制成的护腕本体的两翼缝制有魔术贴(子母粘),魔术贴能够在布料层绕手腕部缠绕后对连接部位进行有效固定。在本申请中,所述布料层的夹层空间内安装有如图1所示的骨架结构,该骨架结构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橡胶条,分别为上橡胶条1、下橡胶条5。上橡胶条1与下橡胶条5的横截面优先选择矩形结构,但是矩形截面的棱角处均需要进行圆角处理。圆角处理能够有效避免橡胶条与布料之间的摩擦,减轻两者的损耗。在本申请中,所述的上橡胶条1、下橡胶条5上均加工有直径大于连接球头6的球形空腔14,球形空腔14沿着上橡胶条1、下橡胶条5的长度方向均布。球形空腔14位于上橡胶条1、下橡胶条5的内部,且球形空腔14还能够穿过对应的橡胶条表面与外界连通。球形空腔14穿过橡胶条与外界连通的孔道直径应当小于连接球头6的直径。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其能够允许连接球头6利用橡胶材质的形变插入至球形空腔14中,并且在球形空腔14中进行一定角度的小范围转动或摆动,从而为骨架结构提供一定的灵活性。在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球头6位于球头连接杆7的顶部,并且与球头连接杆7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在球头连接杆7的底端焊接有与之垂直的限位板11。限位板11为圆形板体,球头连接杆7的中心轴线与限位板11的中心轴线重合。连接球头6的动作能够带动球头连接杆7的动作,使得球头连接杆7带动限位板11在柱形空腔12的内部上下运动。而限位板11的上下运动又能够在弹簧10的作用下提供一定阻尼和复位作用,从而使得骨架的摆动更加舒适和稳定。在本申请中,上述段落已经说明限位板11位于骨架杆体9内的柱形空腔12中。如图2所示,柱形空腔12位于骨架杆体9的上端且沿着骨架杆体9的长度方向向下延伸一定深度。柱形空腔12的深度不应大于1/2骨架杆体9的高度,以保证骨架杆体9自身强度,为支撑腕部关节提供支撑。在本申请中,所述的柱形空腔12的顶端焊接有中部带有通孔的盖体8。盖体8的中央通孔处允许球头连接杆7穿过并伸入至柱形空腔12中。待弹簧10套入盖体8下端的球头连接杆7后,将限位板11与球头连接杆7焊接并放入柱形空腔12后,盖体8与柱形空腔12的顶端焊接固定。如图2所示,焊接固定盖体8后,在正常状态下限位板11的下表面与柱形空腔12的底端面之间留有足够的距离,该距离应当大于球头连接杆7露出盖体8上部的距离。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避免球头连接杆7与连接球头6连接位置处断裂后,球头连接杆7会掉落于骨架杆体9内而非刺穿布料层,对人体造成损伤。在本申请中,所述布料层在相邻的上骨架2之间、相邻的下骨架4的空隙之间缝制以构成容纳上骨架2、下骨架4的区域,并且在区域内填充有海绵或棉花。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为佩戴护腕的患者提供足够舒适的佩戴效果,填充的海绵或棉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骨架与人体的硬接触。但是,在缝制的容纳骨架的布料层区域内所填充的海绵或棉花不应当影响骨架铰接处的正常运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骨架的护腕,包括透气弹性布料制成的布料层,布料层的两翼缝制有魔术贴,布料层通过魔术贴的连接固定于手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层内设置有上橡胶条(1)、下橡胶条(5),上橡胶条(1)、下橡胶条(5)分布于布料层的上边沿和下边沿,所述上橡胶条(1)在其长度方向分布于若干上骨架(2),下橡胶条(5)在其长度方向上分布有若干下骨架(4),上骨架(2)与下骨架(4)的端部通过铰接轴(3)铰接,铰接轴(3)的长度不大于上骨架(2)、下骨架(4)的横截面直径,所述上骨架(2)与下骨架(4)的横截面为圆形且上骨架(2)与下骨架(4)的横截面直径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骨架的护腕,包括透气弹性布料制成的布料层,布料层的两翼缝制有魔术贴,布料层通过魔术贴的连接固定于手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层内设置有上橡胶条(1)、下橡胶条(5),上橡胶条(1)、下橡胶条(5)分布于布料层的上边沿和下边沿,所述上橡胶条(1)在其长度方向分布于若干上骨架(2),下橡胶条(5)在其长度方向上分布有若干下骨架(4),上骨架(2)与下骨架(4)的端部通过铰接轴(3)铰接,铰接轴(3)的长度不大于上骨架(2)、下骨架(4)的横截面直径,所述上骨架(2)与下骨架(4)的横截面为圆形且上骨架(2)与下骨架(4)的横截面直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骨架的护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骨架(2)与下骨架(4)均包括骨架杆体(9),骨架杆体(9)的上端部加工有柱形空腔(12),骨架杆体(9)的下端部加工有铰接板(13),铰接板(13)上加工有铰接孔;所述柱形空腔(12)内安装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的中心轴线处固定有球头连接杆(7),球头连接杆(7)穿过柱形空腔(12)端部的盖体(8)后与连接球头(6)连接;在限位板(11)与盖体(8)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国春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吉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